蜀锦地衣丝步障[1]。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2]。朱扉半掩人相望[3]。

旋暖熏炉温斗帐[4]。玉树琼枝[5],迤逦相偎傍[6]。酒力渐浓春思**。鸳鸯绣被翻红浪。

[注释]

[1]蜀锦:三国时成都出产的锦闻名天下,故以蜀锦代指锦帛。地衣:即地毯。步障:在路的两旁立竹以张帐幕,作为屏障,用来遮尘土,类似于屏风。

[2]玉砌:实指白石台阶。雕阑:即雕栏。

[3]朱扉:朱门。

[4]熏炉:香炉。斗帐:即帷帐。

[5]玉树:比喻才子。琼枝:比喻佳人。

[6]迤逦:曲折绵延之状。此处用以形容二人相依相偎之态。

[点评]

这首词在词意上固可谓是一典型的艳词,然而在词语上却仍出之以含蓄婉曲,倒也颇值得一读。上片写“寻访”。此佳人之所居,幽静而华贵,地衣乃名贵的蜀锦织成,步障也是丝绸所制。晋朝时,王恺与石崇斗富,王恺用紫丝做了个四十里长的步障,石崇则用锦帛做了个五十里的步障。于是步障的典故从此就与豪门贵族联系在一起了,这首词中的佳人虽然实际上很有可能即是一位歌伎而已,但词人向来喜欢以富丽的装饰衬托她们的高雅气质,上片中的“蜀锦”句、“玉砌”句皆是如此。词中的主人公穿过屈曲转折的长廊,在静静的夜里前来寻访自己的意中佳人。以下忽接以两个写景的句子,描写了一个略带凝固性的场景,画面感非常强烈。天外一钩新月,月光如水,照在玉砌雕栏之间,静悄悄的闺阁朱门半开半掩,门内佳人隐约间正隔帘相望。则寻访已有结果了。下片遂直接写两人的欢会。古代女子闺房中常置有香炉,既可营造幽香的气氛,又可熏暖被帐。以下就渐渐是传统上所谓的靡艳之句了,写帐中之温馨,才子佳人,相依相偎,酒力渐浓,春思**漾,锦被上所绣的鸳鸯成双成对,绣被之下的“鸳鸯”也被翻红浪,双宿双飞了。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词的意思非常简单,基本上是一个按时间顺序的发展过程。值得关注的是此词以一男子的口吻来写,此女子的风采本应通过他的视角来展现,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例如上片在对环境的层层铺垫渲染之后,这位女子的形象终于出现,但仍然是半遮半掩,一片朦胧,令人始终不识庐山真面目。下片全去写欢会之景,也不对她进行正面描写。而这正是词人的高明之处,上片没有一个字是写她的相貌,但她秀美明艳的形象却如现眼前;下片亦无一字写其举动,但其温存旖旎之神态却呼之欲出。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