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谪黄州[1]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2]。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3]。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4]。

[注释]

[1]时谪黄州:元丰六年(1083)六月,苏轼贬谪黄州时作。

[2]蕖(qú渠):芙蕖,荷花的别称。

[3]“杖藜”句:化用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四“杖藜徐步立芳洲”之句。杖藜,拄着藜杖。

[4]浮生:旧时认为人生飘忽不定,故称为浮生。

[点评]

词写黄州时的幽居生活。上片写景,景中含情;下片叙事、抒情、议论。作者随意点染江村景物并叙写闲步村外的感受,而其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旷放之情、超然之理已自然融入其中。开头两句写了七种景物,各个鲜明生动。“林”“山”“竹”“墙”的状态及其相互关系,分别以“断”“明”“隐”三字描绘,一幅有高低、疏密、隐显、明暗的山村远景宛然在目。次句由远而近,“蝉”“草”“池塘”分别用“乱”“衰”“小”形容,准确地捕捉住初夏雨后乡村景物的特征。这一联意象密集,可谓密不透风,词句极度浓缩。三、四句写白鸟翻空,芙蕖散香,推出了两个特写镜头,相互映照,有色有香有动态。“时时”“细细”两个叠字形容词,使景物动中显静,营造出清幽而有生气的意境氛围。这一联学杜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句法,写眼前所见,借鉴得妙。与前联相比,意象疏朗,句子舒张。由此可悟写景状物疏密相间之妙。下片在笔意流转的叙事中流露出徜徉山村的闲怡之趣,却又虚写一笔“昨夜雨”并用“殷勤”二字将夜雨拟人化,自然引出情理相生、理趣融入日常生活情事中的点睛之句“又得浮生一日凉”。《诗人玉屑》卷八引《庚溪诗话》《诚斋论夺胎换骨》条:“有用古人句律,而不用其句意者。……唐人云:‘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坡云:‘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此皆以故为新,夺胎换骨。”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云:“渊明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此词从陶诗中得来,逾觉清异。”这两则评语,又道出东坡此词善于融化前人诗词并进一步营构新境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