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1 / 1)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流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1],眼界穷大千[2]。卞峰照城郭[3],震泽浮云天[4]。深沉既可喜,旷**亦所便[5]。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6],孤灯同夜禅[7]。

[注释]

[1]最高塔:飞英寺在湖州府署北,寺中有飞英塔,唐末所建。

[2]大千:佛家语,指大千世界。

[3]卞峰:即卞山,又称弁山,在浙江吴兴县西北。

[4]震泽:太湖。

[5]便(pián骈):适意。

[6]道人:指参寥,时与秦观同在湖州。

[7]夜禅:夜里参禅。

[点评]

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抵湖州任知州。此诗作于五月初五。前半写山寺周遭微雨中景色,深沉幽妍,用墨较多,写得真切自然。纪昀赞“微雨止还作”“四句神来”(《纪评苏诗》卷十八)。诗人自己也颇为得意。《东坡题跋》卷三《自记吴兴诗》中抄录了这四句后说:“非至吴越,不见此景也。”后半写登高塔远眺所见山城和太湖风光,旷**浩渺,着墨不多,令人心旷神怡。诗人寓目辄书,毫不着力,详略已各尽其致。“深沉”“旷**”,是湖州景色特征,是此诗风格,也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写照。“幽寻”二句再加衬托,更有幽致。结尾写自己追忆白日游历,清夜不眠与道潜孤灯夜禅,前后映照,更有余味。日本国赖山阳《东坡诗钞》卷一评:“清淡隽逸,五古最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