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2],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3],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4]。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5]!
[注释]
[1]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金山上,旧名泽心寺,又名龙游寺、江天寺,俗名金山寺。在宋时金山为屹立长江中之岛,后与陆地相连。
[2]中泠(líng凌):泉名,在金山西北。石盘陀:形容巨石回旋不平。
[3]魄:月缺时的有圆形轮廓而光线暗淡的部分。旧说每月初三以后,此部分逐渐明亮,谓之成魄。初生魄,即初三,苏轼来游正当十一月初三。
[4]“江心”四句:苏轼自注:“是夜所见如此。”炬火:这里指古人所谓“阴火”,即阴晦时浮现水面之火。木华《海赋》:“阴火潜然。”曹唐《南游》:“涨海潮生阴火灭,苍梧风暖瘴云开。”
[5]“我谢”二句:作者对江神的誓言。古人常指水为誓,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渡黄河时对子犯说:“所不与舅氏(子犯)同心者,有如白水。”《晋书·祖逖传》也记载,祖逖中流击楫指着大江发誓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点评]
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苏轼赴杭州途中,经金山寺访宝觉、圆通二僧,夜宿作此诗。诗中所抒思归之意,正是诗人因反对新法被人诬告请求外调、心情抑郁的反映,是苏轼七言古诗的代表作之一。诗对寺本身略而不写,而写登眺望远所见山水景色,将诚挚浓郁的乡情与迷惘抑郁的思绪融入景中。诗的首联,高屋建瓴,言简意赅,自然高妙,正如前人所评:“将万里程、半生事一笔道尽。”(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确是游金山寺发端,确是东坡游金山寺发端,他人抄袭不得。盖东坡家眉州近岷江,故曰‘江初发源’;金山在镇江,下此即海,故曰‘送江入海’。”(施补华《岘佣说诗》)以下写景各联,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想象有写实,笔法多变。比喻新颖贴切,色彩绚丽,境界壮美,又传达出空旷、幽静的氛围。将眼前所见写得奇幻诡丽,触引起惊惧、怅然、茫然心绪,并由此思及“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最后指江为誓,俟置得田后必归故乡。全篇将游寺观景与望乡归山挽合,寄慨深沉,想象奇特,兴象超妙,波澜阔大又章法严谨,是宋代山水游览诗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