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2]。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3]。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4]。褰衣竹风下[5],穆然中微凉[6]。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7]。鸣鸠得美荫[8],困立忘飞翔。黄鸟亦自喜[9],新音变圆吭。杖藜观物化[10],亦以观我生。万物各得时,我生日惶惶[11]。

[注释]

[1]西斋:诗人在密州的书斋。这首诗作于熙宁八年(1075)初夏,时诗人任密州知州。

[2]六尺床:化用白居易《小院酒醒》:“好是幽眠处,松阴六尺床。”

[3]危坐:端坐。

[4]“昏昏”二句:上句语本白居易《效陶潜体》:“且效醉昏昏。”踽踽(jǔ举):孤独貌。

[5]褰衣:撩起衣裳。

[6]穆然:默然,不知不觉。中(zhòng众)凉:犹言着凉。

[7]沃以光:丰硕光艳。

[8]鸣鸠:啼鸣的斑鸠。这句化用《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

[9]黄鸟:黄莺。

[10]藜:以藜茎制作的拐杖。物化:万物的变化。

[11]惶惶:同“遑遑”,仓促貌。这两句化用陶潜《归去来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点评]

这首诗描写西园初夏的景物和闲居生活,以自己“昏昏”“踽踽”“非醉”“非狂”的神情动态,透露了仕途失意的苦闷和独处的无奈。但整首诗的基调仍是开朗、乐观的。诗人以敏感的诗眼、诗心,观察、感悟大自然中景物的勃勃生机,也体察、思考社会人生。尽管感慨生不逢时、常年颠沛流离、不得安闲,却从自然万物各得其时、自得其乐中获得精神愉悦与解脱。状景绘声绘色,语言清新流畅,音韵铿锵,是一首既赏心悦目又发人深思的佳作。清代弘历《唐宋诗醇》评此诗:“目见耳闻,具有万物各得其所气象。昔人称渊明为古闲淡之宗,此则升堂入室矣。”纪昀也说:“善写夷旷之意,善用托染之笔;写物全是自写,音节字句亦皆一一入古。”(《纪评苏诗》卷一三)都是中肯的。“观我生”的“生”字用古韵,似是小疵,一本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