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1]。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于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2]。擘水取鲂鲤[3],易如拾诸涂。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4]。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5]。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6]。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7]。

[注释]

[1]左衽徒:指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装前襟向左掩。

[2]戚施:驼背人。侏儒:矮子。

[3]鲂:一种鱼,也叫三角鳊。

[4]芼(máo毛):指芼羹,以菜杂鱼肉之羹。

[5]獭(tǎ塔):水獭,生活于水边,捕鱼为食。狙(jū居):猕猴。

[6]算:计数的筹码,这里指计算车船数目以抽税。

[7]桑大夫:汉武帝时理财名臣桑弘羊。这里喻指推行新法善于征敛的官吏。

[点评]

元丰五年(1082)作于黄州。这首诗描写江淮农民不堪忍受封建地租的残酷剥削,纷纷逃到江上以捕鱼虾为生。他们住在木排上低狭简陋的竹屋里,吃的是青蔬杂鱼虾的菜羹,买不起盐来吃;又因为在竹屋里整天弯腰躬背,他们的子女不是驼子便是矮子。尽管像水獭和猕猴那样可怜地活着,他们仍然感到庆幸,避免了“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这一笔画龙点睛,强烈控诉了封建地租剥削的无孔不入。诗人选择和提炼出典型的细节,把这些“鱼蛮子”的悲惨生活境遇刻画得极其真切、生动,令人触目惊心。特别是诗的结尾,写鱼蛮子悲泣哀求作者不要把他们逃避租税的事告诉当政者,更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这一笔也是诗人对当时封建官吏借推行新法向百姓巧取豪夺的尖刻讽刺与愤怒抨击。全篇的思想主题与艺术构思,与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相似。《纪评苏诗》卷二一评:“读之宛然《秦中吟》也。”可见,此诗继承与发扬了白居易新乐府诗针砭黑暗现实的创作精神,使人想到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名篇《卖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