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2],受降城下月如霜[3]。
不知何处吹芦管[4],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1]受降城:对此城的所在地说法不一。一说指临近回乐烽的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一说唐太宗于贞元二十年(803)亲临灵州(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遂把灵州(治所在回乐县)呼作受降城。
[2]回乐烽:指回乐县的烽火台。烽:一作“峰”,疑误。李益另有《暮过回乐烽》诗云“烽火高飞百尺台”,故当作“烽”。
[3]城下:一作“城上”,又作“城外”。这里从《全唐诗》卷二八三作“城下”。
[4]芦管:一种截芦为之的乐器名,这里指笛。管:一作“笛”。
[点评]
关于此诗的作年主要有二说:一说作于建中元年(780),诗人入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节度使崔宁幕,随崔宁巡行朔野期间;一说作于贞元元年至六年(785—790),诗人在杜希全幕中之时。从受降城所在地来看,笔者拟从前说。
这首诗在当时就被谱入管弦,天下传唱。后世或视其为中唐绝句之“冠”,或誉其为“绝唱”(胡应麟和沈德潜有关语意)。李慈铭和施补华则分别推之为:“高格、高韵、高调”;“意态绝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也”。
首两句是写登城所见之夜间景象——烽火台前白沙似雪,受降城外月色如霜。在如此凄寒的边塞前线,久戍未归的“征人”,听到悲凉的笛声,有谁能不为之肝肠欲断?此诗不仅首二句喻切句工,末句的“尽望乡”,既把战士的乡情写得余音**漾又有照应首句的“回乐”之意,即以回归为“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