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1],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2],远烧入秋山[3]。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注释]
[1]留滞:停留。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这里似含有度日如年之感。
[2]微阳:这里指夕阳。
[3]远烧:指远在天边的火红的斜照或落霞。
[点评]
在走近马戴之前,笔者根本未曾料到,他在人们的心目中竟有这么重的分量。他的五律被认为超迈时人、深得此体之三昧,且“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两不相伤”(《唐才子传》卷七),甚至认为其诗歌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云:“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王维)也。”具体到这首《落日怅望》,沈德潜评为:“此诗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唐诗别裁》卷一二)
虽说沈氏对马诗称许有加,但毕竟语焉不详。如何解读这首诗,尚须别有才情和学养,请看——
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而不显得衰飒;所谓“格”,主要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可以说就是“情景分写”。情与景,是抒情诗的主要内涵;情景交融,是许多优秀诗作的重要艺术手段。然而此诗用情景分写之法,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
全篇是写“落日怅望”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指出:“诗有情有景,且以律诗浅言之,四句两联,必须情景互换,方不复沓。”他所说的“情景互换”,就是“情景分写”。当然,这种分写绝不是分割,而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诗的永不凋敝的美。马戴这一首望乡之曲就是这样,它的乐音越过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遥遥传来,至今仍然能挑响我们心中的弦索。
——李元洛(见《唐诗鉴赏辞典》第1254—12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