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1]牧荥阳日作。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2]。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3]。
[注释]
[1]萧侍郎:萧澣,文宗时曾任郑州刺史,于荥阳建夕阳楼。李商隐家居荥阳,深受知遇。后萧贬遂宁司马,诗人登夕阳楼感怀而作。
[2]重城:高城,夕阳楼其上。
[3]悠悠:漂泊不定而忧思感发。
[点评]
文宗大和七年(833)三月,萧澣贬郑州刺史。八年(834)十二月入为刑部侍郎。九年(835)七月,贬为遂州刺史,八月再贬遂州司马。《序》称“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则当作于大和七年(833)萧澣任郑州刺史时,而于太和九年(835)萧再贬遂州时补《序》,故云“今遂宁”。
花明柳暗,春光自好,而在失意人眼中,却是愁绪绕天。黄昏登夕阳楼,遥望远天,宇下苍茫,自有“身世悠悠”之感。而天际征鸿一点,更触动满腹愁思;因己而及于所知萧澣,被贬郑州,不亦似此孤鸿!冯浩云“自慨慨萧”,极是。《隋书·卢思道传》载:思道仕途蹭蹬,“迁武阳太守,非其好也”,因作《孤鸿赋》以**。《赋》有云:“忽值罗人设网,虞者悬机;永辞寥廓,蹈迹重围。始则窘束笼樊,忧惮刀俎,靡躯绝命,恨失其所……”三、四句暗用《孤鸿赋》典故,借孤鸿“恨失其所”以比己之失意、萧之迁落;“欲问”切萧,“不知”切己。无论萧、己,同是失意,此为心有所系,情有同构,故引发深切之共鸣。屈复解为“言萧公不能荐达”,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