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九)
隔户杨柳弱袅袅[2],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3],狂风挽断最长条。
[注释]
[1]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时在经营成都浣花草堂之次年,生活安逸,心情愉快。
[2]袅袅:鲍照《在江陵叹年伤老诗》:“袅袅柳垂道。”
[3]作意:称意,得意。杜甫有《花鸭》诗曰:“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点评]
此诗咏柳。以“腰”状柳,始于北周庾信,其《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诗曰:“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多。”老杜更翻进一层,称杨柳以“十五女儿腰”,于极直白、极大胆中开出生面。恰如明李东阳《麓堂诗话》所谓:“少陵《漫兴》诸绝句,有古竹枝词意,跌宕奇古,超出诗人蹊径。”惟古者之“柳腰”,重心在“柳”,今之“柳腰”,重心在“腰”,从以人状柳,到以柳状人,此又古今词义之一变也。其间最得老杜笔法之神髓的是苏东坡。他将以人状物之法发挥到极致,在明暗显隐之间,将浓墨重彩用于对喻体的描绘而寓主体于喻体之中。如写海棠花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寓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写柳叶之“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均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生花之笔、曲尽物态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