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先生乌角巾[2],园收芋栗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3]。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4]。
[注释]
[1]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杜甫于去年十二月入蜀至成都,时卜居浣花溪,营建草堂。南邻,草堂之邻。杜甫另有《过南邻朱山人水亭》,疑南邻即指朱山人。
[2]锦里:地名,在今成都市南,旧少城锦官之署。据《华阳国志》载,少城在大城西,即锦官城,简称锦城,或锦里。锦江濯锦其中则鲜明,故设锦官。杜甫草堂近锦里,故称南邻为“锦里先生”。乌角巾:黑色方巾。隐者、道士的冠饰。
[3]航:小舟。
[4]相送:有本作“相对”。
[点评]
前半写杜甫过访,锦里先生隐而居,种而食,然好客之心由人及鸟,故儿童“惯看宾客”,鸟雀“得食阶除”,至此,南邻之形象呼之欲出。后半写南邻相送,怡情悦性,一派天机。《网师园唐诗笺》评曰:“落笔似不经意,而拈来俱成眼前天趣,此诗之化境也,当从靖节脱胚。”末一句最有眼光,诗确有陶靖节渊明先生的田园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