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2],鼓角动江城[3]。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4]?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

[1]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岁末。这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维、保三州,时杜甫正为避成都徐知道叛乱而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

[2]雪岭:雪栏山,俗称宝鼎山。在松州境,即今四川松潘县东三十里。山上设有关隘,终年积雪。

[3]江城:指梓州,州滨涪江。

[4]请缨:汉终军典事。终军使南越时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见《汉书·终军传》)句谓朝廷没有挺身而出的人。

[点评]

杜甫作此诗时五十一岁。流离困顿,衣食难以为继,然仍是不肯忘君。“济时”二句,最可见出心志。仇兆鳌评曰:“此诗忧乱而作也。上四岁暮之景,下四岁暮之情。烟尘鼓角,蒙上用兵。当此流血不已,请缨无人,安忍惜死不救哉。故虽寂寞之中,而壮心忽觉惊起,可见公济时之念,至老犹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