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个人一本书(1 / 1)

孔子这一生 鲍鹏山 1584 字 3个月前

一个人——孔子

人们常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但是,不仅人人心中有一个“不同的孔子”,中华民族心目中还有一个“共同的孔子”。孔子不是简单的历史人物,孔子是中华民族道德信仰的文化核心,是全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是我们这个民族道德文化的根本依据。中华民族所崇尚并践行的仁、义、礼、智、信、忠、恕等,即源自孔子的思想。

我拜谒曲阜“三孔”后,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孔子,以他的力量提升了我们民族。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轴心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代,这个血与火的时代之所以被我们推崇,不是因为那些残忍嗜血的诸侯,而是因为以下一些在历史的星空中永恒的,熠熠闪耀的名字: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些人为什么会在那个时代出现?是什么力量催生了这些伟大的哲人?

当然,我们可以说,是政治、经济等等“物”的因素。

但是,“人”的因素我们不能抹杀。否则,我们的历史就不是人的历史,而是物质史了。

说到“人”的因素,有一个“人”就凸显出来。这个人就是孔子。

他说他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就是立志于终生追求学问和道义。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志于学”的人。

孔子之前,只有“学而优则仕”的人和“仕而优则学”的人。

他们确也偶或有些学问,甚至有大学问,比如老子、子产、晏婴。但是,他们终生的事业,并不在此。

“志于学”的孔子,又创办了“有教无类”的私学,培养更多的像他一样“志于学”的人,这是中华文明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所以,孔子之后,很多这样的人: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他们确也偶或做官。但是,他们终生“志于学”,以倡导思想学术为终生的事业。

有了这样的人,人类的人口结构就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人群中,出现了专门的关注形而上问题、关注彼岸、承担价值的人。

人类出现了质的飞跃——精神问题和道德问题开始成为人类的首要问题。并且,有了专门的精神家园打理者和看护者。

所以,孔子是中国文明史的分水岭,甚至是中华人类史的分水岭。

孔子去世后,“儒分为八”。不同利益诉求的人,对人生有不同感觉的人,开始了百家争鸣!

是的,没有孔子,就没有百家争鸣。

这样的人,无疑是伟大的,是神圣的,是不容亵渎的。

现在,有一种声音,以“还原孔子”为幌子,动辄声称“孔子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这是不对的。简单地说,普通人中,有几个终生“志于学”?孔子十五岁的境界,我们几人能达到?孔子“三十而立”,有多少人一辈子还没“立”起来?孔子“四十不惑”,有着超常的价值判断力,又有几人能拥有?孔子“五十知天命”,芸芸众生中,有几人意识到自己的天命并无怨无悔地履行它?生活中,几人能“耳顺”,几人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在追求真理和理想时,有几个普通人能够做到“知其不可而为之”?

被后世称为“文史之祖”的司马迁,当他面对孔子的时候,都不免战战兢兢。他说他对孔子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孔子是人,但是,孔子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早已“优入圣域”。

还有人说,孔子是个失败者。他当过官,且还很大,但是,后来丢了。他当大官的时候,俸禄也很高,不过后来也丢了。但是,这样就算失败吗?那茫茫人海,谁不是失败者?

孔子很讨厌那种患得患失的人:一门心思往上爬,爬上去以后,又忧心忡忡地怕掉下来。一开始忧患于不成功,成功后又忧患于不能保持成功。孔子说,人一旦到了这种境地,就完了。那才算失败呀!

而孔子呢?孔子是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

第一,他做人,很成功。

一句话,他由一个社会下层的普通人,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这是古往今来,独他一人达到的境界!

第二,他做事,很成功。

他做老师,很成功。古往今来,还有哪一位老师,像他那样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培养出那么多顶级的人才,在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还有哪一位老师,被学生看成父亲,死后学生为他服丧守墓三年,子贡更是守墓六年?

他做学者,很成功。他整理六经、传播文化,中国学术就是在他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就是以他为起点的。

他做政治家,很成功。他不仅在现实政治里大显身手,更重要的是,他的政治思想、政治理念、政治理想,成为“道统”,一直约束着、引领着后世的政治和政治家。他的“仁政”理念,他的一句“苛政猛于虎”,一直是后世反抗暴政、起诉暴政的力量依据。

他做思想家,很成功。中华民族的民族道德、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气质,就是孔子塑造出来的。以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保证了一个民族在两千多年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

一本书——《论语》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在中国古代,至少从汉代开始,这个民族的读书人没有不读《论语》的。《论语》关乎家国理想或理想的家国,关乎人格理想或理想的人格,甚至,它还是语言范本,关乎理想的文字。它获得国家意志的供奉,也获得民间道义的认同。一本一万多字的小书,在一代一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

要知道,从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角度来说,中国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国家幅员辽阔,中国曾经的版图比今天还大得多。幅员辽阔就包括两个意思,土地广阔和人口众多。那么,这么辽阔的土地上,在交通通信都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要把民众凝聚起来实际上非常困难。

第二,古代中国没有全民信仰的宗教。

交通不发达,信息不畅通,没有宗教,把幅员辽阔的人口凝聚成一个国家,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保持几千年的文明的延续,这几乎是一个奇迹。这个功劳要记在谁的身上?必须记在孔孟老庄这些文化先哲身上。

在漫长的古代,只要是在中国版图之内,不管是京城的孩子,还是偏远山区的孩子,不管是西北、东北的孩子,还是广东、海南的孩子学的都是《论语》。所有的孩子翻开课本,读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样的教育结果是什么?就是人们虽然相距遥远,但是心中有共同的一个人,这个共同的人是谁?是孔子。他是人们心目中共同的圣人。所以北京的孩子长大以后,贵州山区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的价值观是一样的,文化信仰是一样的,敬重的人物是一样的。所以一万多字的《论语》起到了凝聚民众的作用。

《论语》是指引人道德向上的书。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告诉人的是,人是有道德责任的,人不仅要自己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养成道德的人格,履行道德义务,人还负有建设道德社会的责任。按孔子的话说,这就是人的“天命”。认知并履行这样的天命,便是君子,否则,就是小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论语》是“人的觉醒”,是人作为一个“人”的觉醒,是人脱离动物,进入文明的标志。一句话,《论语》使“人”有了“终极关怀”。

《论语》所记,不仅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之言”,而且还是一群“大人之言”,在这部书中留下言论并足以砥砺后人的,还有曾子、颜子、闵子、子路、子贡、子张、子夏、子游、冉求……这些人天赋各异,各有偏至,各有不足和缺点,孔子也都一一指出过,但他们都从不求田问舍、从不患得患失、从不猥琐小气,都不失为“大人”。《论语》中有一则,孔子和几个弟子在一起,弟子们或訚訚如也,或侃侃如也,或行行如也,都很有气质,孔子很高兴。要知道,教育的目的就是“变化气质”,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变化气质”,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他的学生变化气质。而有一个人、有一本书能让一个民族变化气质。这个人,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种气质,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质。

一个人,是成功的人;一本书,是伟大的书;一个民族,是成功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