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影响力法则 衡量领导力的真正尺度是影响力(1 / 1)

领导者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总是拥有强大的气场吗?他们总是魅力超凡吗?他们总能留给别人深刻的印象吗?此外,你如何去衡量一个领导者的办事效力呢?如果让两个人肩并肩站在一起,你能够立刻就分辨出谁是更佳的领导者人选吗?在过去的数百年里,人们一直都被这些问题所困扰。

她是20世纪晚期最杰出的领袖之一,可是,她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无论如何都谈不上深刻。当大多数人想到特蕾莎修女时,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个柔弱、瘦小的女子,一个致力于服务“穷人中的穷人”的女子。如果仅从外表来看,她的形象就是如此,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一名伟大的领袖。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对别人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巨大影响。如果没有影响力,你永远也不可能去领导别人。

小身材,大影响

编辑《一条简单的道路》(The Simple Path)一书的过程中,宗教作家露辛达·瓦尔迪曾与特蕾莎修女共事,她是这样描述特蕾莎修女的:“一个典型的、精力充沛的创业者,她察觉到了某种需求并且为满足这种需求采取了必要的行动,她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一个组织,制定了组织的章程,并在世界各地设立了众多的分支机构。”

如果没有影响力,你永远也不可能去领导别人。

特蕾莎修女建立并领导的组织名为“仁爱传教修女会”。当天主教会的其他修道会日渐衰退时,“仁爱传教修女会”却发展迅速,在她有生之年就拥有了4000多名会员(这还不包括为数众多的志愿者)。在她的指引下,她的追随者服务的区域遍及五大洲的25个国家。仅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她就建立了一家孤儿院、一个麻风病患者疗养中心、一个收留临终患者和赤贫人群的收容所,以及一个为肺结核患者和精神病患者提供救助的家园。只有真正的领导者才能在组织建设方面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

特蕾莎修女的影响绝非仅仅局限于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来自各行各业、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对她心怀敬意,在她讲话的时候,人们都会洗耳恭听。曾担任过总统演讲撰稿人的作家佩吉·诺南描写过特蕾莎修女1994年在全美祈祷早餐会上发表演讲时的情形。下面的这段文字足以说明特蕾莎修女的影响力是多么巨大:

华盛顿的达官显贵当时都在场,此外还有几千名有过重生经历的基督教徒、东正教徒和犹太教徒。特蕾莎修女谈到了上帝、爱和家庭。她说我们必须相互关爱、彼此呵护。很多人都对她的话表示赞同。

但随着演讲的继续,她的话变得越来越尖锐了。她谈到了养老院里闷闷不乐的父母,说他们“非常伤心,因为自己被别人遗忘了”。她问大家:“我们是否心甘情愿地付出,为了跟我们的家人在一起,还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座的不少人是婴儿潮一代,他们开始坐不住了。特蕾莎修女还在继续往下说:“在我看来,破坏当前和平局势的最大因素就是堕胎。”随后她用毫不妥协的语气向大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当时现场一片寂静,大约两秒之后,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全场。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在鼓掌,总统和第一夫人(比尔·克林顿和希拉里·克林顿)、副总统及其夫人(戈尔夫妇)看上去都像是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坐像,一动不动。特蕾莎修女依然没有就此打住。当演讲结束的时候,她几乎把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得罪光了。

在当时,如果说出那些话的是另外一个人,不管是谁,听众肯定会表达出自己的敌意。他们会发出嘘声,会嘲讽打岔,甚至会变得怒不可遏,愤而离席。可演讲者是特蕾莎修女,她可能是当时全世界最受尊敬的人。所以每个人都得听她把话说完,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强烈反对她的观点。事实上,特蕾莎修女每次讲话的时候,人们都会认真聆听。为什么?因为她是一名真正的领导者,当一名真正的领导者发言时,人们就会洗耳恭听。领导力的本质恰恰就是影响力。

领导力不是……

人们经常对领导力产生误解。如果某人有个很响亮的头衔或者被任命担任某个领导职位,人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那个人就是领导者。有时候,事实倒也的确如此。不过,谈到领导力,头衔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

真正的领导地位是无法被授予、指派或委任的。因为真正的领导力来自一个人的影响力,而影响力是无法被委任的,必须靠自己去赢得。头衔能够带来的唯一东西就是一点点的时间——你可以利用这点时间去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但也可能在这段时间内让原有的影响力丧失殆尽。

有关领导力的五大误解

对于领导者和领导力,人们抱有很多错误的概念和观点,以下就是常见的五大误解:

1.管理者就是领导者

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领导和管理就是一码事儿。直到几年前,很多号称谈论领导力的图书实际上往往讲的是管理。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指的是影响他人,让他人追随自己,而管理关注的焦点是维持既定的系统和流程。曾任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李·艾科卡说过一句颇具讽刺意味的话:“有时候,即便是最出色的经理人也像是一个牵着大狗的小孩子,他会等着看大狗想去哪里,然后就能把它带到那里。”

要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领导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去营造一种积极的改变。管理者能够把握既定的前进方向,但却无法改变这个方向。系统和流程只能做到这样。要想把人们带往新的方向,你得具备影响力才行。

2.企业家就是领导者

人们往往会认为凡是企业家都是领导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企业家们擅长的是发现机会和抓住机会。他们能够看到潜在的需求,并且知道如何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实现盈利。然而,并非所有的企业家都善于跟人打交道。很多企业家都觉得自己需要找到一个精于人际关系的合作伙伴,以便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果他们无法影响别人,也就无法领导别人。

3.知识渊博的人就是领导者

弗朗西斯·培根爵士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如果你相信知识对于领导力来说至关重要,那你很可能会认为掌握知识的人或者智商高的人就是领导者。这种想法其实未必正确。只要去任何一所名牌大学拜访,你都能遇到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们的思考能力好得超乎你的想象,但他们的领导能力却低得惊人。由此可见,无论是智商还是受教育程度都不能跟领导力画等号。

4.引领潮流的人就是领导者

另一个误解认为: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谁就是领导者。可是,第一名未必就是领导者。举例来说,埃德蒙·希拉里爵士是第一个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人。他在1953年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壮举,从那以后,数百人“追随”着他的脚步登顶珠峰。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希拉里就是一名领导者。在他登顶珠峰的时候,那次探险活动的官方领队甚至都不是他,而是约翰·亨特。1958年,希拉里参加了英联邦的横越南极洲远征,并最终抵达了南极点,当时与他同行的是另一名领导者——卫维恩·福斯爵士。要成为领导者,一个人不仅要走在前面,还要有人愿意跟着他走,愿意服从他的领导,并且愿意采取行动去实现他描绘的愿景。做一个弄潮儿跟成为一名领导者可不是一回事儿。

5.位高权重的人就是领导者

前面已经提到,有关领导力的最大误解就是,人们认为领导力是建立在职位基础上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想想几年前发生在科戴安特传播集团的事情吧。这家著名广告代理公司的前身是萨奇广告公司。1994年,萨奇的机构投资者迫使董事会解雇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莫里斯·萨奇。结果如何呢?数名高管都跟着莫斯利离开了公司,公司的很多大客户也随即终止了合作,其中就包括英国航空公司和马氏糖果公司。莫里斯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他的离开竟然造成公司的股价迅速从8.675美元降到了4美元。这一切正是影响力法则导致的结果。莫里斯失去了他的头衔和职位,但他依然是一个领导者。史丹利·哈夫迪曾经断言:“不是职位造就了领导者,而是领导者造就了职位。”

谁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很多年前,美国有一档很火的电视游戏节目叫作《说出真相》(To Tell the Truth)。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游戏一开始,会有三个人站到台上,他们都会声称自己是某个人。其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其余两个人都是演员。一个由名人组成的评判小组会轮流向台上的三个人发问,时间到了以后,每一名评委都要猜一猜到底哪个人说的是真话。节目中的演员都伪装得非常好,以至于经常能够骗过所有的评委以及现场的观众。

相对而言,要确认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领导者就容易多了。如果有人声称自己是领导者,不要听他说什么,也不看他的资格证书,不核验他的头衔,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看看他的影响力到底如何。领导力只有在追随者那里才能得到证明。

领导力只有在追随者那里才能得到证明。

我亲身体会到影响力法则是在大学毕业后开始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完全符合那份工作的任职条件。我拥有正规的大学文凭;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我已经对那份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洞见;我也的确在组织中担任过领导职务,拥有正式的头衔。这一切都让我的简历看起来光彩照人,但却无法让我成为一名真正的领导者。在第一次召开董事会议时,我很快就发现了谁才是真正的领导者——一个名叫克劳德的农场主。他发言的时候,人们都会洗耳恭听。他提出建议时,人们都会表示尊重。当他领头的时候,其他人都会心甘情愿地追随他。如果我想影响大家,就必须先去影响克劳德,然后靠他去影响其他人。影响力法则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领导力是……

衡量领导力的真正尺度只能是影响力,不可能是其他的任何因素。正如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所言:“权力就像淑女,如果你必须告诉人家自己是淑女,那你肯定不是。”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果你仔细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你就会发现,总有一些人是在引领别人,也总有一些人是在追随别人。此外你还会发现,职位和头衔并不能决定谁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领导者,而另一些人无论如何努力尝试也影响不了他人呢?我相信以下这些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性格——他们是谁

真正的领导力往往源自一个人的内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像备受瞩目的摔跤巨星比利·格雷厄姆这样的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追随者,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性格中深层次的东西。

关系——他们认识谁

要想成为一个领导者,就必须得有人追随你才行,这往往需要你去发展一些人际关系——这种关系越密切,你的领导潜力就越大。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每当走上新的领导岗位,我都会立即着手构建人际关系。只要能够认识恰当的人,并适时与他们建立起足够全面的人际关系,你就能够成为组织里真正的领导者。

知识——他们知道什么

信息对于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你需要掌握事实,了解动态变化的因素和把握好采取行动的时机,同时还要对未来的发展有远见卓识。虽说仅仅掌握知识并不能让一个人成为领导者,但如果你知识匮乏,那铁定成不了领导者。每当加入一个新的组织,在试图去领导他人之前,我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必要的信息,做好准备功课。

直觉——他们感受到了什么

领导者不仅要掌握把控数据的能力,还要具备应对众多无形因素的能力。事实上,这往往就是管理者和领导者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领导者会试图去识别和影响一些无形的因素,比如精力、士气、时机以及动力。

经验——他们去过哪里

作为一名领导者,你在过去面临过的挑战越大,你目前的追随者愿意给你机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虽然过往的经历不能确保你的可信度,但却能够激励人们给你一个机会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过去的成就——他们做过什么

对于追随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良好的过往成绩更有说服力。我第一次担任领导职务时,没有什么业绩可言,当然也就无法借助过去取得的成就赢得人们的信任。可是,当我第二次走上领导岗位时,我已经有了一份良好的业绩记录。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担任领导职务我都会竭尽全力,不惧风险,锐意进取,我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会让我的追随者们更加相信我的领导能力,并因此更愿意听从我的指挥。

能力——他们能做什么

对于追随者们来说,领导者的能力就是他们的底线。他们想要知道那个人能否带领团队走向成功的彼岸。人们愿意听你指挥,承认你是他们的领导者,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一旦他们不再相信你能够带领他们赢得最后的胜利,他们也就不会再听从你的指挥、追随你的脚步了。

不借助其他优势的领导力

我的好朋友比尔·海贝尔是一名牧师,也是伊利诺伊州南巴灵顿柳树湾社区教会的创办人,这个教会目前已是北美最大的教会之一。比尔的领导能力让我深感敬佩。在比尔看来,在整个社会中,教会是最倚重领导力的机构。我认识的很多商业人士听到这种说法都大为震惊,但我觉得比尔说的没错。那么,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呢?在志愿者组织中,你根本不可能凭借职位去领导他人。这种组织的领导者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在其他组织中,处于领导岗位的人往往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比如,在军队中,领导者可以利用军衔带来的级别优势,即便其他的手段都不管用了,领导者还可以把不服从命令的人关禁闭呢。在商业化的公司里,老板们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员工的薪水、福利和奖金都掌握在老板们手中。大部分的追随者都不会拿自己的生计开玩笑,一旦事关生计,员工们通常还是会乐意配合的。

所有影响力的本质都在于让别人参与其中。

——心理学家哈利·奥维斯特

然而,在志愿者组织中,领导力只会以最纯粹的形式出现,那就是:影响力。心理学家哈利·奥维斯特认为:“所有影响力的本质都在于让别人参与其中。”在自发性的组织中,你不可能强迫组织的成员参加活动。如果领导者没有影响力,人们当然就不会追随。

最近我在一次会议上发表了演讲,台下的听众基本都是公司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当时有人向我请教,问我如何在他的组织中找出最优秀的领导者。我给他的建议是让所有的候选人去志愿者组织当半年的领导。如果候选人能够在没有其他优势的情况下让人们追随他——招募志愿者、为社区提供服务、与联合之路慈善组织合作等——那你就可以断定他们具备影响他人的能力。这一点足以证明他们的确是优秀的领导者。

从指挥官到二等兵再到总司令

我喜欢用故事来阐述影响力法则,其中一个故事跟亚伯拉罕·林肯有关。1832年,距离他成为总统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年轻的林肯组织了一群人参加黑鹰战争。在当时,自发组织队伍参加民兵组织的人,往往就被任命为该连队的领导者和指挥官,林肯也因此被授予了上尉军衔。可是,林肯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带兵打仗。此前他也没有过参军的经历,所以对战术也是一窍不通。他甚至连最简单的军事命令都记不住。

有一天,林肯带着几十个人在野外行军,他需要指挥他们穿过一道大门从一片原野进入另一片原野。可是,他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林肯后来回忆过当时的情形,他说:“我想让我的人从横队变为纵队,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适的口令。最后,我们快走到大门口的时候,我大声喊道,‘队伍解散,两分钟后在大门另一侧集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肯在民兵组织中对他人的影响力实际上在逐渐减弱。其他军官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晋升,但林肯却开始走下坡路。起初他被任命为上尉,但这个头衔和职位并没有带给他什么好处。他根本无法摆脱影响力法则。到了服役后期,林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为了一名二等兵。

那些自以为是领导,但却没有追随者的人,只不过是在说大话罢了。

幸运的是,林肯最终还是克服了无法影响他人的弱点,这无疑也是美国的幸运。在伊利诺伊州议会以及在美国众议院任职期间,林肯同样做着平凡的工作,跟在军队服役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懈的努力和人生阅历的增加,林肯最终成为了一个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成为了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有一个关于领导力的谚语我很喜欢:“那些自以为是领导,但却没有追随者的人,只不过是在说大话罢了。”如果你无法影响他人,人们就不会追随你。如果没有人追随你,你就不是一个领导者,这就是影响力法则。不管别人是怎么说的,你要记住:衡量领导力的真正尺度只能是影响力,不可能是其他的任何因素。

影响力法则

应用于你的生活

1.本章中提到的五大误解中,你曾经有过哪几个?管理者就是领导者、企业家就是领导者、知识渊博的人就是领导者、引领潮流的人就是领导者还是位高权重的人就是领导者?你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这说明到目前为止你对影响力的认知还存在哪些问题?为了能够在将来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你必须对自己当前的想法做哪些改变?

2.通常来说,你会依靠哪些因素说服他人听从你的指挥?就本章中提及的七大因素,按照从1到10的衡量尺度给自己打分(1分意味着你不依仗这个因素,10分意味着你要频繁依仗这个因素)。

·性格——你是谁

·关系——你认识谁

·知识——你知道什么

·直觉——你感受到了什么

·经验——你去过哪里

·过去的成就——你做过什么

·能力——你能做什么

对于那些打分比较低的因素,你如何才能进一步优化或者更好地应用这些因素?

3.找一个组织,去里面当志愿者。选择一个你认可的地方或一件你认可的事情——比如说,学校、救济贫民和无家可归者的施济所,或者某个社区服务项目——为此投入精力和时间。如果你认为自己有领导能力,那就尝试去做一个领导者。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学会如何通过影响力去领导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