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1 / 1)

第19章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

治第九

论一首证一首方十首

1??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讲解:太过、不及皆是病脉,凡病脉不出此二类,出此则为平脉,故诊察之时,当细察有无太过、不及。阳微阴弦,一说病位,在上为阳,在下为阴。一说内外,浮取为阳,沉取为阴,本处当取前说。阳微者寸微,微为不及,常主阳虚,即津液虚,阴弦者尺弦,弦为太过,常主寒邪。阳微则知上焦阳虚,阴弦,则知下焦寒盛,寒乘虚上攻,发为胸痹,痹阻则痛,责其原因,当为上焦太虚之故,上焦若不虚,虽下焦寒盛,亦不会发作胸痹。

2??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讲解:平时无病之人,未患外感无寒热,无故短气不足以呼吸,当责其实,即里实:胃中停水,胃肠停食等。

3??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实(捣)一枚,薤白半升,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讲解:人身之脉,皆随心脏跳动而现,故可有寸、关、尺部位形象之殊,断无三部脉同时迟数之异,本条应据前文“阳微阴弦”而改为“关上小紧弦”。胸痹短气喘息,咳唾痰涎,痛引胸背,寸口脉沉迟,主上有虚寒,关上稍有紧弦,候心下胃部稍有寒实、水饮。寒饮乘虚上攻,迫于胸膈则短气,攻至胸背则痛,波及于肺则喘息咳唾,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实,即整个果实,就是全瓜蒌,开胸祛痰下水,大量服用可缓下,薤白,即北京所称“小蒜”,东北称为“香根菜”,辛温散结气,长于治疗胸中痹塞而痛,二药以白酒煎煮,以助药力,临床善饮者可以白酒煎之,不善饮者可以黄酒代替,亦可但以水煎,不必强求。

4??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

栝蒌实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胸痹,短气、喘息太盛以至于不得安卧,说明寒饮上攻更甚。彻者,通也,心痛直通于背,其势亦重于上条“胸背痛”,于栝蒌薤白白酒汤基础上再加半夏降逆下气祛饮。

5??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蒌实(捣)一枚。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胸痹自觉有气由胁下上冲于心,从而出现心中气塞痞结不通,胸中亦有气结之感而胀满,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如果中虚多寒,亦可发病,人参汤主之。但二者临床证候有所不同:若兼有呕逆,心下痞硬,则为人参汤证。若无胃虚停饮,而以胁下逆抢心为主证者,为枳实薤白桂枝汤证,二者有虚实之别。

枳实薤白桂枝汤亦是由栝蒌薤白白酒汤发展而来,心中痞气而加枳实,厚朴行气消胀以去结气,气上抢心而加桂枝降逆平冲。人参汤即理中汤,人参健胃以消心下痞硬,干姜温中止呕,白术性温祛水,甘草安中益胃。

6??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姜汤】

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

讲解:胸痹气塞于胸中,满胀特甚,水气上攻而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以祛水为主,偏重于短气;橘枳姜汤以行气为主,偏重于胸中气塞。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中,茯苓利尿逐饮,杏仁配合麻黄之类表药可解在表之水气,配合茯苓之类利水药,亦可祛在里之水,少加甘草可缓其急迫。

橘枳姜汤方中,橘皮后世认为其性温,燥湿祛饮,不欲重用,但仲景此处用至一斤,一斤十六两,一两相当于今三钱,分温再服,每服二两四钱,用量极大,临床此药非重用不可见其疗效,去其气塞,一般可用八钱(24克)至一两(30克)。枳实伍橘皮以行气消胀满,生姜既祛水,又可止呕逆,方中亦重用此药。

此二方主治皆为胸满短气,而不兼胸痛,故不用栝蒌、薤白之类。由橘枳姜汤方后《千金》注中可以看出,本方还可配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

7??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

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讲解:胸痹痛,时缓时急,时轻时重,久久不愈,薏苡附子散主之。

方中薏苡仁解凝,祛湿排脓,古人认为:痛者得寒则剧,得温则减,故止痛方中少有尽用寒凉药之例,本方以薏苡仁与附子相配,可治胸痹有湿有水者。本方临床亦可作汤剂,附子6克,生薏苡仁30克为宜。

8??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讲解:诸逆包括气逆、呕逆等,而致心中痞塞不快,心如被悬置一样疼痛,类似现代所言心绞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方中以桂枝为君,一可镇痛,一可配合生姜止其逆,以枳实行气消痞。临床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心绞痛,即已包含此方,心悸甚者加重桂枝、茯苓用量。

9??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乌头(炮)一分,附子(炮)半两(一法一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讲解:心痛,牵扯至后背,后背疼牵扯至前心,没有已时,为痛之甚者,古人认为寒乘愈甚,其痛愈甚,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方中集中附子、蜀椒、乌头、干姜四大温药,以温其寒,但温性多散,而心气畏之,故以赤石脂收敛养心制其辛散。心脏疾病寒极入阴可用此方,方中乌头当用毒性较小之川乌,不用草乌。

临床新病多实,治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久病确有真寒,则可以乌头赤石脂丸药久服。

附方

【九痛丸】

治九种心痛。

附子(炮)三两,生狼牙(炙香)一两,巴豆(去皮心,熬,研如脂)一两,人参、干姜、吴茱萸各一两。

右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肿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讲解:此为后人加入,后世立方,常言通治多种疾病,有失仲景辨证立方之旨。

本方为温下之方,阴寒而属里实者,可参考使用。

本篇短气皆列入胸痹、心痛之中,未曾单独论治,而胸痹亦常牵连心痛,当融汇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