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263条~第272条)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讲解:少阳病,就是半表半里之阳证,阳热在胸腹腔间,半表半里之处,既不可入里,又不可出表,只可向上行于孔窍之间,故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病特征,其中尤以口苦最可辨为少阳病。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讲解:太阳中风不解而转属少阳者,名少阳中风。少阳热盛则耳聋、目红、胸中满而烦,“胸中满而烦”为“胸胁苦满”、“心烦”之互词,是柴胡证阳热上冲的表现。少阳半表半里,不可吐下,吐下于病无功,仅虚其胃肠而已。悸而惊有两种看法:一是吐下之后,邪热入里,扰动神明而作惊悸烦躁。二是吐下之后伤其津液、血液,阴精少而不养心而作惊悸不安。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讲解:太阳伤寒,头痛发热,脉当浮紧,但此时脉弦而不浮不沉,不表不里,为半表半里少阳之脉,脉细主气虚血少,津液不足,与前之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相应,病属少阳,少阳不在表,不可发汗,汗之徒丧津液,津伤胃干而谵语,病入阳明,需治胃而令胃气和,谵语则止,若胃气不和,则不止于谵语,而为烦躁不宁,心中悸动。临床以大、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乙型脑炎等疾病所致头痛,可获奇效。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讲解:本条总结第264、第265两条。本为太阳病,无论中风、伤寒,病不解转入少阳之后,出现“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柴胡证具,脉沉紧,虽主里实,但少阳不可吐下,故曰“未经吐下”为未经误治,与小柴胡汤。
前四条中,少阳治法仅言小柴胡汤,但在太阳、阳明两篇中,少阳治法多有提及,如兼有太阳表证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兼有阳明里证者大柴胡汤主之。由此可见,少阳虽禁汗、吐、下,实指单用此三法而言,若方中加入柴胡剂,使之两解“太阳少阳”或“少阳阳明”则可应用,且合方不仅可用桂枝汤,亦可与麻黄汤、葛根汤相合,临**以小柴胡汤与葛根汤合方,用处颇多。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讲解:前文已提到,少阳病误治后,少阳证仍在者,仍可与小柴胡汤。若误治后,病人谵语,而无柴胡证,变为坏病,不可服柴胡汤,当审现有症状属于何证,以法治之。
268??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讲解:太阳、少阳、阳明同时发病,不分先后,谓之三阳合病,可有太阳病之发热恶寒、阳明病之大便干、少阳病之口苦咽干等症状。太阳脉浮,阳明脉大,上关上,即指关脉上再向上一点,主于心下积,《金匮要略》云“上关上,积在心下”,与少阳所在胸胁部一致,以候少阳之邪,此三脉主于表里内外皆热,《内经》言:“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人依赖火而生存,少火可以生长滋养,但火势一剧,则可贻害,三阳皆热,伤人正气,气少不振奋而欲眠睡,目合则汗即盗汗,亦是气少之征。
269??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讲解:伤寒六七日,多由表传里,热结于里而外无大热,其人表邪未解,里热又结,故躁扰不宁,烦乱不安,外为阳而内为阴,故云“阳去入阴”,本条为太阳病直接传里,与少阳病无关。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讲解:本条当为叔和加入,论中表里相传与《黄帝内经》所论不同,前已详述,《黄帝内经》提出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应传太阴,而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则未经太阴,更无法递传少阴、厥阴。
271??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讲解:伤寒三日理应转属少阳,脉应弦而小,若但小而不弦,则为邪已微,病欲愈。
272??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讲解:此为例文,无大意义。
少阳病小结
少阳病的发生,由中风传来者,不但见口苦、咽干、目眩,病甚者还见耳聋、目赤;由伤寒传来者,常见头痛发热,当以脉辨证,少阳脉弦细。论其治法,合病、并病,或治从少阳,或几经合方,因众多少阳方剂散在于前二篇中,故本篇治法但提小柴胡汤。须知少阳病证并不只限于柴胡汤证,而且也不限于太阳病的转属,其自发的少阳病证反而更多,如前之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等,亦均是少阳病的方剂,学者可自整理笔记之。
三阳篇总结
疾病大体分为阴、阳两类,阴、阳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其兴奋、发扬、热性者属阳;抑制、沉衰、寒性者属阴。疾病发作后,代谢机能改变,亢奋者即为阳性病,见高声呼喊、脉浮大数等;消沉者为阴性病,见昏睡不醒、身凉、脉沉微细涩等。阳证反映在表,而呈表阳证,即太阳病;阳证反映在里,而呈里阳证,即阳明病;既不在体表,也不在消化道里,位于胸腹腔间,而呈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病。
疾病发于人体,人体正气当起而抗邪,正邪交争而形成症状,《黄帝内经·评热病论篇》即言:“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人所出之汗来自于谷气,谷气来源于精气,精气即所以养人者,即现在所说营养成分。“今邪气交争于骨肉”,在表时就是正邪交争于骨肉之间。“而得汗出者,是邪却而精胜也”,汗出表解是精气打败邪气所致。“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精气胜利,则表邪解而热退,谷气胜胃气亢而能食。“复热者,邪气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说明精气败而邪气胜,汗出伤精,不能食而精无所补充。
“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疾病不去,则发为阴阳交而预后不佳。所引一段正好说明人体机能调动谷气在表与邪抗争,精气聚于体表欲作汗而脉浮,上半身充血严重压迫则头项强痛,体液聚于体表,体表温度升高,与外界温度差距增大,则恶寒感觉明显。若体表之上,正气不支,退于半表半里,借助其间一切脏腑组织功能共同驱逐病邪,若再不解,便将病邪引入阳明,以胃肠包围其邪,相机以吐、下之法驱邪外出。人体构造相同,其所分范畴皆不外表、里、半表半里,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古人只能借助经络理论而描述这种规律,但现在看待六经,则不应过多依靠经络学说而将问题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