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五官科(1)
外耳湿疹
外耳湿疹多因耳郭、外耳道及耳周围皮肤受药物或脓液刺激所致。其他过敏因素亦可引起。中医称为“旋耳疮”“黄水疮”“月烛疮”等。以局部潮红、灼热、瘙痒、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等为主要症状。
【方名与主治】羊须膏,主治耳部湿疹,亦称“旋耳疮”。
【组成与用法】山羊须、荆芥、大枣各6克,烧存性,入轻粉1.5克,共为极细粉末,加清香油适量,调为糊状,装瓶备用。先用温开水将局部清洗干净,再用上膏搽涂,每日2~3次,一般3天即可痊愈。
【方解】耳部湿疹,好发于耳窝、耳后皱襞及耳前部,局部表现为潮红、糜烂、渗液、结痂及裂隙瘙痒,小儿多见。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主治“小儿疳疮”“羊须疮”。现应用于治疗耳部湿疹取得较满意效果,故特推荐之。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禁用腥辣、烟酒之物。
【典型病例】程某,男,6岁。于2周前患儿耳后褶缝处出现皮肤潮红、表皮剥脱、糜烂、浸**、水出结痂,反复发生。来诊证同上述外,尚伴发耳周围淋巴结肿大,随处以羊须膏搽涂,3日而愈。(处方来源:河南省汝阳县中医院郭廷秀)
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
方一
【方名与主治】蛇甲散,主治化脓性中耳炎,亦称“烂耳朵”。
【组成与用法】蛇蜕、穿山甲(代)各10克,将二药用火煅成碳,加入白矾2克,同研细粉,装瓶备用。用3%过氧化氢洗净耳腔脓液,再用生理盐水冲洗耳腔,然后用干棉签擦干,用麦秆将药粉吸入耳腔,早、晚各1次,一般3~5天即可痊愈。
【方解】化脓性中耳炎属中医学“聤耳”“耳底”“脓耳”之范畴。本病多因肝胆、三焦蕴热,复感外邪,风热上扰,凝聚于耳底。蕴久化腐成脓,经气阻塞,不通则痛。耳窍不通则司听失聪也。治宜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消肿排脓。方中蛇蜕性味咸甘平,具有祛风解表的作用;穿山甲(代)性味寒咸,有活血祛瘀,消肿排脓之效;白矾外用有收敛燥湿止痒之功,常用于中耳炎、湿疹等。三味合用,相得益彰。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烟戒酒,不宜食用油腻、腥味、易发之食物。
【典型病例】刘某,男,56岁。5年前患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耳腔流黄绿色的脓液,听力明显下降,并伴头昏头痛。虽经多种中西药物的治疗,未能痊愈,采用上法治疗,5天后,耳腔内无脓液,听力也有明显提高,余症悉除。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处方来源:杭州屈维全)
方二
【方名与主治】耳炎散,主治中耳炎,亦称“耳疳”。
【组成与用法】黄连、儿茶、没药、白矾各30克,青黛20克,冰片5克,分别研成粉,纳入鲜猪胆中(保留胆汁),用丝线扎口,挂于高处,待阴干后取下研为粉,过120目筛。贮于经高压消毒的瓶中,密封备用。先以棉签蘸3%过氧化氢洗去耳道内脓液及痂皮后,用75%乙醇拭净患耳。脓液多者用少许药粉吹耳,以中耳薄薄地粘上一层药粉为度,每日3次;脓液少者用药粉少许调茶油适量呈糊状滴耳,每日3次。
【方解】方中黄连、青黛清热泻火解毒;儿茶、没药、白矾生肌收敛,止血消肿,去腐生新;冰片清热止痛,消肿化腐;猪胆汁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具有强力消炎杀菌、生肌止痛之功。早期及时用药,药物能直接全面地作用在局部,药力持久透达病所,故消炎收敛效果迅速确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川黄连、青黛为广谱抗菌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用之于治疗中耳炎,故能取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游泳、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典型病例】邓某,男,11岁。双耳道流脓、跳痛、听力下降4天,体温38.4℃,耳后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耳流黄水、味臭。给予耳炎散治疗2天,热退痛减,5天流脓停止,诸证皆除,听力恢复如前。随访3个月,未见再发。(处方来源:广东省东昌县北乡卫生院曾冲)
耳源性眩晕
耳源性眩晕又称梅尼埃病,系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致使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胀满感、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中医称之为“耳眩晕”。
方一
【方名与主治】生天南星汤,主治耳源性眩晕病。
【组成与用法】生天南星12~15克,法半夏、白术、桂枝各12克,茯苓、泽泻、猪苓各20克。上药加水煎2次后,将1、2煎药汁混合,待用。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一般2剂后症状明显减轻,3剂症状消失,临床症状消失后续服3剂,以固疗效。
【方解】该病属中医学“眩晕”之范畴。方中生天南星性味苦、辛、温,有毒,功能燥湿化痰,祛风解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天南星水浸剂可降低小白鼠对士的宁、咖啡因、戊四氮等引起的惊厥,故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天南星含生物碱、皂苷、安息香酸等;生物碱为此药之有毒成分。法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功;白术补脾燥湿,利水;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证,常与茯苓、白术等配伍应用。茯苓性味甘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之效。动物实验证明茯苓有利尿作用,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猪苓利水渗湿,其药理作用如同茯苓,尚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泽泻味甘性寒,功能利水渗湿,泄热。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祛风镇静,降逆止呕,利水消肿之功效。
【注意事项】本病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治疗,减少或避免活动,否则影响疗效。方中生天南星、半夏均为有毒之物,服用需慎重。
【典型病例】王某,女,33岁。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减退,伴有恶心、呕吐年余。近月来发作频繁,最多月发2~3次。经西医反复治疗未愈。用上方煎服,每日1剂。服2剂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3剂后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又连服6剂。至今随访未有复发。(处方来源:湖北省5980部队王留顺)
方二
【方名与主治】镇眩汤,主治眩晕、颈椎病、高血压病、梅尼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直立性调节障碍、经前期紧张症、心瓣膜病、冠心病、更年期综合征、血管性头痛、前庭神经受损、脑源性眩晕等。
【组成与用法】桂枝、白术、生地黄、炙甘草、川芎各10克,茯苓、当归、白芍各12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上药加水煎成汤剂,过滤去渣,待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10剂为1个疗程,直至症状消失。
【方解】眩晕之症临床常见,常以肝阳上亢,痰浊阻遏,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进行分型论治。镇眩汤为苓桂术甘汤合四物汤加生龙骨、生牡蛎组合而成。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具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之功效,主治胸胁胀满、眩晕心悸等;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补血调血之功用,主治惊惕头晕、目眩耳鸣、唇爪无华等;而生龙骨、生牡蛎则有镇肝潜阳之功。本方集诸法之大成,具有息风、化痰、补虚之功。一方多用,可治有风、痰、虚所致之多种眩晕。
【注意事项】本方可治疗多种疾病所致的眩晕,以眩晕、心悸、多梦易惊,或耳鸣少寐,胸胁胀满、气短而咳,浮肿,舌淡,脉弦或弦细为辨证要点,但不必悉具。眩晕伴贫血是本方最理想的适应证。
【典型病例】叶某,女,26岁。眩晕年余,与情志因素有关,轻则觉头重脚轻、浮空感,重时视物旋转,伴耳鸣、恶心呕吐。前庭功能检查:冰水试验阳性,诊为梅尼埃病。曾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效不佳,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后用镇眩汤7剂后,症状明显缓解,眩晕减轻,余症消失,继服10剂症消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处方来源:广州南方医院黄舒)
方三
【方名与主治】平眩汤,主治耳源性眩晕症。
【组成与用法】泽泻40克,天麻15克,丹参、磁石、白术、赭石各30克。每日1剂,水煎2次,兑后分2次服。
【辨证加减】若肝阳上亢者加钩藤;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党参;肾阴不足者加五味子;自汗多者加龙骨、牡蛎;热甚者加龙胆草;失眠者加酸枣仁;耳鸣耳聋较重者加石菖蒲;呕吐剧烈者加半夏。
【方解】耳源性眩晕症,是以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降低为主的内耳综合症状,检查时每伴有发作性眼球震颤。属于中医学中“眩晕”之范畴。中医认为主要是脾运失职,痰湿水饮内停,上蒙清窍而成。现代医学主张镇静、扩张血管与利水的治疗。中医则用健脾燥湿,行水祛痰,平肝息风的原则论治。本方中泽泻、白术具有健脾利水,燥湿祛痰之功;天麻息风镇痉平眩;丹参活血养血,通络安神;磁石平肝息风定眩;赭石重镇平肝,降逆止呕。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泽泻、白术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丹参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灌注量,促进体液循环的功效;赭石具有镇静中枢神经的作用。全方合用,共奏健脾燥湿,利水祛痰,平肝息风,眩平呕止之功。对耳蜗之微循环的改善,内耳膜迷路水肿的解除,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低盐饮食,禁油腻、辛辣刺激物。
【典型病例】赵某,男,31岁。3天前突然眩晕、呕吐。诊为梅尼埃病,曾用山莨菪碱(654??2)、地西泮、维生素B1、维生素B6、烟酸、静脉高渗糖等无效。遂给平眩汤1剂,服药8小时,眩晕、呕吐即止。次日,患者自行前来复诊,述病已无,要求再服,药已对证,切中病机,守方继服1剂后,安如常人。随访年半,未有复发。(处方来源:山东省鱼台县李贯彻)。
耳郭浆液性软骨炎
耳郭浆液性软骨炎又称耳郭假性囊肿,是指耳郭外侧前面上半部的局限性肿胀,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形成囊肿并隆起。
【方名与主治】盐石甘油,主治耳郭浆液性软骨炎。
【组成与用法】食盐8克,苯酚2毫升,甘油100毫升。按以上比例,先将食盐加入装有甘油的烧杯中,于电炉上加温,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至食盐溶解为度,一般需要20~30分钟,待冷却后再加入苯酚。装瓶备用。患部常规消毒后,先抽尽病灶中所积聚的**,再注入盐石甘油0.1~0.2毫升,如日后病灶再度隆起,4~7天后,可行第2次治疗,至病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