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妇产科(2)
【辨证加减】兼有脾气亏虚者,症见头昏、短气、面色无华,腰膝疲软,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舌质淡,脉沉细无力,加党参、黄芪、焦白术以健益气;阿胶、黑姜炭、荆芥炭养血止血。偏于肝肾阴虚者,证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头晕耳鸣,腰膝疲软,经量较多,经色鲜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易熟地黄为生地黄,并加牡丹皮、地榆炭清虚热兼以止血;偏于肾阳虚者,患者多形体肥胖,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月经量多,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加附子、肉桂、杜仲、**羊藿以温补肾阳;兼有气滞血瘀者,症见经血时多时少,色暗红,并伴有血块,小腹胀痛或刺痛,舌质红或有瘀点,脉涩或弦,宜加当归、丹参、益母草、川芎、香附、五灵脂,以行气活血化瘀,血余炭、蒲黄炭活血止血;若肝郁气滞明显者加延胡索、郁金、柴胡,以疏肝解郁;而寒凝血瘀者加桂枝、艾叶温经散寒;兼见热邪炽盛者,一般体质较好,病程较短。以月经量多,色鲜红,口干喜饮,小便色黄,腰膝疲软,舌质红,苔黄,脉数而有力为主症,去鹿角胶,易熟地黄为生地黄,加黄柏、栀子、地榆、牡丹皮以清热凉血止血。
【方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属中医学崩漏之范畴。导致功血的原因比较复杂,如肾虚、脾虚、血热、血瘀等。但从本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看,则多因肾虚所致或其他因素影响于肾。本法以补肾为主,结合辨证治疗功血。方中熟地黄、龟甲胶滋补肾经;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既补肾经,又补肾阳;山茱萸、续断补肾强腰,龟甲胶、鹿角胶、续断均为止血治漏之要药。通观全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且能止血,实属标本兼顾。只要肾中精气充足,则能主宰任冲二脉,调节卵巢功能,固涩子宫经血。
【注意事项】治疗前必须诊断明确。每于经期治疗用药。一旦止血以后,则应以基本方填补肾中精气。
【疗效】经临床验证,治疗42例,痊愈35例,好转7例。(处方来源:武汉市第五医院妇产科李俊鸣等)
带下病
从妇女中流出的白色分泌物称为白带。正常白带为黏滞性,白色无臭,无需治疗。如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变化,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即称带下病。
【方名与主治】龙牡完带汤,主治带下病,亦称“白**”。
【组成与用法】煅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炒白术、怀山药、白鸡冠花各30克,潞党参、车前子各10克,炒杜仲15克,苍术6克,陈皮、荆芥穗、生甘草各3克。上药加水先煎龙骨、牡蛎15分钟,再放其他中药煎15分钟即可,过滤去渣,待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
【方解】带下者,由于劳伤冲任,风邪入于胞中,血受其邪,随人脏气湿热、湿寒所化。本方乃治脾、肾二虚,湿浊下注,带脉不固,白**绵绵不止者。方用炒白术、山药、党参为主,补中健脾;白术兼以燥湿;辅以苍术、陈皮燥湿运脾理气;车前子利水祛湿;龙骨、牡蛎、白鸡冠花,固涩止**;杜仲补肾;荆芥穗收涩以止**;甘草调和诸药。此脾肾同治之法,脾健运、肾气固、湿浊得止、白**自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冷饮,脂肪类食物,并做到起居有常。
【典型病例】王某,女,18岁。白**下流,绵绵不止,色白如水,腰疲肢倦,面色萎黄少华,月经先后无定期,舌质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滑,此乃脾肾二虚、湿浊下注,带脉不固,白**绵绵不断,治拟健脾益肾,化湿止**,龙牡完带汤5剂而愈。(处方来源:浙江省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陈湧柱)
乳衄
乳衄即溢血。引起乳衄的疾病很多,临**常见的有乳管内状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等,中医又称“乳注”“乳泛”。
【方名与主治】乳衄良方,主治乳衄。
【组成与用法】柴胡9克,当归、黄芩、全瓜蒌各12克,茯苓、白术、牡丹皮各15克,生牡蛎18克,穿山甲(代)20克,甘草6克。将上药混合加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30分钟,取汁200毫升,候温口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
【方解】本证多为肝失条达,郁久化火,火扰于中,迫血妄行,旁走经络而成乳衄。治宜疏肝解郁,健脾,清热凉血,化痰软坚。方中柴胡、牡丹皮、黄芩、白芍、生地黄疏肝清热;当归、穿山甲(代)通经活络;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全瓜蒌、生牡蛎化痰软坚。诸药相参,乳衄得止,乳癖得消,诸证获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保持清洁。禁止喂乳,节制**,忌食辛辣之品。
【典型病例】李某,女,36岁。3年前发现左侧溢液,呈稀薄血性,胀闷不适,左侧有2.0厘米×2.5厘米大小椭圆形肿块,经前胀痛加剧,经后胀痛减轻,肿块缩小。西医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病。给予乳衄良方12剂,溢血停止,口苦咽干消失,肿块变小。原方去茯苓、牡丹皮,加香附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连服20剂后,查肿块消失。随访3年未复发。(处方来源:河南技术师院医院李素兰)
闭经
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或曾来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人工流产后闭经多由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及子宫内膜、感染等所致,称继发性闭经。
【方名与主治】复宫通经汤,主治人工流产后闭经。
【组成与用法】当归、益母草各20克,熟地黄、菟丝子、白芍、枸杞子、泽兰、**羊藿、怀牛膝各15克,艾叶、红花、仙茅各10克,川芎12克。上方加水煎成汤剂,过滤去渣,待用。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20剂后,用桃红四物汤5剂,停5天后如未来月经,继用上法做周期治疗。
【辨证加减】如腰膝酸软甚者,加巴戟天、炒杜仲;少腹胀痛下坠明显者,加大当归、川芎用量,白芍改赤芍;心烦口干苦者,去艾叶、仙茅,加龙胆草、栀子。
【方解】人工流产引起的闭经,临**有一定的特点。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的清宫术中,由于多种原因损伤子宫内膜及肌层,或术后宫腔炎症粘连,或子宫功能障碍,致使经血闭止。中医学认为流产和产后一样,百脉空虚,抗病力弱,刮宫术后往往伤肾伤血,造成胞宫损伤。由于损伤而血溢,死血败血瘀滞于胞宫之中,导致经闭不行,故刮宫术后所引起的闭经,基本证型是肾虚血虚血瘀。方中采用当归补血活血;熟地黄补血滋阴;白芍养血柔肝;益母草活血调经;菟丝子补肾固精;枸杞子补肾益精;泽兰活血祛瘀通经;**羊藿、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怀牛膝活血祛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红花活血祛瘀通经;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诸药相配,共奏补肾固精,填养冲任,活血疏通之功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保暖防寒,调节情绪,使之舒畅。
【典型病例】鞠某,女,33岁。人工流产术后闭经,至今已3个月,注射黄体酮亦未奏效。自觉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少腹时而发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尤以尺部为甚。中医诊断:肾虚血亏,寒凝经闭。西医诊断:人工流产术后继发闭经。治宜补肾复宫,活血通经。先服复宫通经汤20剂,继服桃红四物汤5剂。药后即来月经,行经5天,量色正常,无任何不适。(处方来源:杭州刘秀红等)
月经期流口水
本症多因患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月经期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亢进,导致胃肠蠕动加强,唾液及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增加。中医认为本证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致使运化失职,水津上注所致。
【方名与主治】加减归脾汤,主治月经期流口水。
【组成与用法】炒白术30克,茯苓、龙眼肉各10克,黄芪、酸枣仁(炒)、潞党参、当归各12克,广木香、炙甘草各5克,姜半夏6克,生姜3克,大枣20克。将上药混合加水煎2次,二汁合并待用。每日1剂,分上下午2次口服,5剂为1个疗程。
【方解】本方所治之月经期流口水,乃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运化失职,水津上注所致,治宜益气补血,健脾敛津。方中用黄芪、白术为主,补气健脾,辅以当归、龙眼肉养血调经;木香理气,使补而不滞;茯苓、酸枣仁养心安神;姜半夏镇逆;甘草、生姜、大枣和胃健脾,以资生化。气旺而血充,脾健则水津施布,月经期流口水可愈。
【注意事项】月经期忌食生冷,多吃易消化食物。
【疗效】经临床验证,治疗15例,均有显著疗效。(处方来源:浙江省慈溪市第三医院陈涌柱)
妊娠剧吐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或食入即吐,称妊娠呕吐,又称恶阻,中医有名“子病”“阻病”等。
方一
【方名与主治】活血安神平冲汤,主治妊娠剧吐,亦称妊娠恶阻。
【组成与用法】丹参12克,半夏、白术、赤芍各10克,红花、降香各6克,黑枣仁、珍珠母各30克。上药加水煎成汤剂,过滤去渣,待用。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解】中医学将妊娠呕吐归入恶阻范畴,认为“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冲为血海,隶属肝肾,肝主疏泄,肾主生殖,孕后经血既闭,浊气不得下泄而上逆于胃,故呕恶不食,肝肾精血下注养胎,阴血不能上奉神明,故孕妇多见精神紧张烦躁,而加重了呕吐。治宜调气和中,降逆止呕。方中运用丹参、红花、赤芍活血化瘀,以降低孕期母血凝血因子,促进胎盘异质物的新陈代谢,使体内应泄之浊气得以排出,降低机体激惹反应,以达到止吐的目的;酸枣仁、珍珠母镇肝安神,消除孕妇神经发病因素,对呕吐所致之全身综合症候群有积极治疗作用;半夏、降香平冲止呕;白术健脾安胎。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调气和中,镇肝安神,降逆止呕之功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调节精神,节制**。
【典型病例】任某,女,26岁。停经3个月余,呕吐50余天。体瘦,舌红略暗少津,舌苔薄腻,脉细滑。曾在某医院用西药及输液无效。检查:子宫妊娠12周大小,妊娠乳胶试验阳性,尿酮体阳性,尿比重1.014,尿酸3.9毫克,非蛋白氮25毫克。诊断为妊娠剧吐伴轻度酸中毒,即予活血安神平冲汤,服药2剂,呕吐减轻,3剂即有食欲,全身情况好转,7剂后临床症状消失。足月顺产一健康男婴。(处方来源:杭州赵文研等)
方二
【方名与主治】恶阻停胶囊,主治妊娠恶阻。
【组成与用法】紫苏梗、姜竹茹各20克,砂仁、黄连各12克。共为细末,装空心胶囊。于三餐后及晚睡前,每次服药3克,每日4次,白开水送下,连服7天。
【方解】妊娠恶阻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妇女妊娠2~3个月恶心、呕吐、头晕、胸闷、恶闻食味,或食入即吐。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冲脉之气失于冲和,逆而上冲,胃失和降所致。或因孕后气血聚养胎胞,以致阴血虚少,虚热内生,夹胎热上扰,肝胃失和,恶阻由生。治宜顺气安胎,平冲降逆。方中紫苏梗、砂仁行气宽中,顺气安胎,且能开胃消食;姜竹茹味甘性寒,清热除烦止呕;黄连苦寒,能泻心火,清内蕴之郁热,降胃之逆气。四味相伍,共奏顺气安胎,平冲降逆之功。制成胶囊用来治妊娠恶阻,具有服药方便,无刺激性,胃内存留时间较长,止呕吐作用持久等特点。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须卧床休息,用药以慢吞多次分服,忌**及防精神刺激。
【典型病例】张某,女,24岁。妊娠2个月余,恶心呕吐,饮食难进15天。苦于恶阻,欲求中止妊娠。症见形神疲惫,头晕、恶心呕吐,稍闻食臭则口泛清水,呕吐即作,呕吐物为黄绿色涎液,偶见血丝,心烦,性情躁扰不宁,口渴咽干。舌红少津,脉象左弦细数,右脉象细滑而数。遂投恶阻停胶囊,每服3克,每日服4次,连服3日。恶阻明显减轻,能少进流质饮食及水果、罐头等。继服药3天,恶阻悉平,索药再服,以资巩固疗效。足月顺娩一女婴。(处方来源:河北省南县医院高学功)
习惯性流产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的称为习惯性流产,中医称本病为滑胎,治以安胎为主。
【方名与主治】固胎汤,主治习惯性流产,亦称滑胎。
【组成与用法】生山药、菟丝子各30克,土炒白术、盐炒杜仲、盐炒川续断各12克,盐炒大茴香9克。上药加水煎成汤剂。从受孕月份开始每月6剂,流产月份开始每月12剂,隔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辨证加减】气短乏力,腰痛下坠者加黄芪15克,党参12克,升麻6克;口干口苦,咽干便燥,少腹疼痛者加黄芩12克,知母9克;出血者加阿胶珠20克,蒲黄炭15克。
【方解】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3次或以上自然流产,中医认为多由脾肾两虚,气血亏损所致,故以健脾补肾为则。本方中生山药、土炒白术具有补脾肾,益肺肾之功;菟丝子、盐炒川续断、盐炒杜仲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要药;盐炒大茴香有散寒理气,调中和胃之效。全方合用,共奏健脾和胃,补肾安胎之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