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市场通路策略:联销天下 (2)(1 / 1)

非常营销 吴晓波 2301 字 4个月前

且不论吴炳新的这些推理是否有真实的内在逻辑性,至少在市场推导的初期,这种军事化的体制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据称,最鼎盛时,三株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镇有2000个办事处,各级营销人员总数超过了15万人。吴炳新曾豪言:

“除了邮政网以外,在国内我还不知道谁的网络比我大。”1996年,正是凭借着这样一支庞大的营销铁流,吴炳新发动了所谓的夏季、秋季、冬季三大战役,三株的传单、横幅、招贴和标语贴遍全中国,一举实现销售额80亿元,农村市场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了三株总销售额的60%强。

与三株的营销铁流战略不同,娃哈哈走的是一条“联销体”路线。跟三株等企业相比,娃哈哈在全国各地的营销员少得让人难以想象,不过区区2000余人而已——宗庆后表示,他不会让这个人数有太大的突破。

俯瞰娃哈哈15年发展历程,其营销模式,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与国有的糖酒批发公司及其下属的二、三级批发站紧密合作,借用其现有的渠道进行推广。由于娃哈哈捷足先登,迅速地抢得了先机,在暮气沉沉的流通旧体制中,一股新鲜的血液因此喷涌而出。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沿海省份各种专业及农贸市场的兴起,个体私营的批发商以其灵活多变的机制优势把国有糖酒公司原有的渠道网络冲得七零八落,中国农村城镇市场出现了一个大重组。娃哈哈及时顺应这一变化,与各地市场中的大户联手,很快编织起一个新的、无比灵活的市场网络。正是通过那些有利可图便无所不往的成千上万个大小经销商,娃哈哈的产品渗透到了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

到了1996年前后,随着中国保健品、饮料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战团。它们纷纷仿效娃哈哈,向农贸和专业市场大力进军,连宝洁这样的跨国品牌也开始把营销重心下移,在县级市场与娃哈哈一争高下。厂商与经销商的关系变得复杂微妙起来,其存在的弊端便一一浮出水面:首先是多头经销,公司无法控制市场;二是冲货现象严重;三是一旦市场出现暂时的滞销现象,都会引发恐慌性的降价。

这时候,便发生了一个“猎人、树与兔子”的现象:厂家如“猎人”,县级经销大户如“树”,乡村的三级批发商如“兔”,无数“猎人”都忙着在县城里种“树”、找“树”、抢“树”,然后坐等着乡下的“兔子”撞上门来。宗庆后很快意识到:与其跟别人挤在县城里抢“树”,还不如直接到乡下去抓“兔”,乡下的“兔子”抓光了,县城里的“树”还有什么用?

这就进入了第三阶段,即近些年发生的变化:娃哈哈开始淡出农贸市场,摒弃原有的粗放式的营销路线,进而开始编织自己的“联销体”网络。娃哈哈的营销组织结构是这样的:总部——各省区分公司——特约一级批发商——特约二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终端。

其运作模式如是:每年开始,特约一级批发商根据各自经销额的大小打一笔预付款给娃哈哈,娃哈哈支付与银行相当的利息,然后,每次提货前,结清上一次的货款。一级批发商在自己的势力区域内发展特约二级批发商与二级批发商,两者的差别是,前者将打一笔预付款给一级批发商以争取到更优惠的政策。

娃哈哈保证在一定区域内只发展一家一级批发商。同时,公司还常年派出一到若干位销售经理和理货员帮助经销商开展各种铺货、理货和促销工作。在某些县区,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地的一级批发商仅仅提供了资金、仓库和一些搬运工,其余的所有营销工作都由娃哈哈派出的人员具体完成。

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协作框架。从表面上看,批发商帮娃哈哈卖产品却还要先付一笔不菲的预付款给娃哈哈——在某些大户,这笔资金达数百万元。而在娃哈哈方面,则“无偿”地出人、出力、出广告费,帮助批发商赚钱。

对经销商而言,他们无疑是十分喜欢娃哈哈这样的厂家:一则,企业大,品牌响,有强有力的广告造势配合;二则,系列产品多,综合经营的空间大,可以把经营成本摊薄;三则,有销售公司委派理货人员“无偿”地全力配合,总部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打折扣,十分到位。

当然他们也有压力,首先要有一定的资本金垫底,其次必须全力投入,把本区域市场做大,否则第二年联销权就可能旁落他家。

从这样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娃哈哈的渠道模式其实是由两个系统构成的,即经销商系统和分公司系统。从某种意义上,经销商就是物流商,主要负责仓储、资金和送货到终端等,而各省分公司则负责管理、服务以及广告促销等业务。由于所有特约二级批发商都掌握在娃哈哈手中,因此无须担心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对于批发商的管理,娃哈哈主要采取“利益驱动”,严格保护经销商的利益。

任何营销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危险的游戏。相对于生产商自己招聘人马、全资编织市场网络,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似乎更为经济和高效。各级大大小小的经销商一方面可以使娃哈哈迅速地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大大降低市场的导入成本,更重要的似乎还在于,这些与娃哈哈既为一体又非同根的经销商团队,是保证市场创新、增长和降低风险的重要力量。娃哈哈其实通过这种“制度建设”,实现了市场的制衡。而尤为重要的是,它避免了娃哈哈营销队伍的恐龙化。事实上,三株等企业最后的覆灭,几乎都是因为营销战线过长,企业负重前行,最终因管理脱链而一夜崩盘。

在面向终端的营销过程中,考量一种营销模式的优劣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三个要素:一是营销成本,二是可控制性,三是可持续性。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堪与娃哈哈的营销能力相媲美的,可能只有跨国巨头可口可乐和宝洁。刘凤昆是娃哈哈在华东一个城市的经销商,有意思的是,他同时还是宝洁的总经销商,而在此之前,他还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可口可乐。他向我们介绍了他做这三个产品的不同体验。

先说人员配置和销售额:

宝洁在这个城市配了12辆运货车,18个销售员,年销售额为8000万元;可口可乐配了17辆运货车,25个销售员,年销售额为2000万元;娃哈哈没有运货车(也就是说,得用刘凤昆的车),12个理货员,销售额1100万元。

再说管理和运作体制:

宝洁、可口可乐的车和人员,包括公司派出的区域经理都是由刘凤昆管理的,刘每月支付300元的底薪,其余的奖金部分则由公司方面根据销售额按比例支付,刘进行具体的考核分配。

由于人车配备齐全,因此,都不设二级批发商,而是由公司直接下终端,按规定,这些销售员三天巡回跑遍全市,进行铺货、理货和结款。

而娃哈哈的人员则是由公司经理为主进行管理,刘凤昆协助,工资、奖金均由公司支付。刘凤昆的重头工作是发展和管理二级批发商,他下面现在有12个二级批发商,每个二级批发商管辖200到300个零售店,娃哈哈的理货员每天的工作便是协助刘凤昆和这12个二级批发商做好各项营销工作。

很显然,刘凤昆在与两个公司合作时的自主权是不一样的。但他更看好娃哈哈的模式,因为,联销体的模式似乎风险更低,更具渗透性,而且可以通过生产商与经销商的协作互动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渠道优势。

与联销体模式相配套的,娃哈哈内部的营销运作也与它的竞争对手们有很大的差异。

如生产“康师傅”系列的顶新集团是按不同品类来进行品牌管理和分销的,其各地的分厂及销售分公司均为独立核算单位;而可口可乐则因灌装厂的合资企业不同而各自为政,其中国总部主要执行市场协调、人事安排及投资决策的职能。娃哈哈实行的却是一切资源均统一管理的“中央集权制”,其物流、商流、现金流都由总部控制,是一种“对内高度计划管控、对外高度市场运作”的模式。那么,这个每年要销售上百亿瓶饮料、年销售额高达80亿元、大一统式的营销机器是如何正常运作的?

娃哈哈是一家典型的营销型组织企业,它所有的部门设置都紧密地围绕营销而展开工作,其紧凑高效非常罕见。杰克·韦尔奇认为,一家公司——哪怕是通用电气这样的大公司——其管理层次也不能超过5个,否则工作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在娃哈哈,我们最多只看到了四个管理层次:决策层——市场中心——制造基地——采购、财务及配送部门,其内部实行的是“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的大一统体制,而各个部门之间又严格实行内部结算制,这样既能发挥齿齿相联、高速运转的效果,又避免了部门间的无谓消耗。同时,以销定产的产销政策、经销商的保证金制度及现金流的统一管理,则保证了企业在资金上的安全性。

对于这种十分罕见的中央集权式的营销体系,在业内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它的高效与敏捷决非其他营销模式所能比拟,而也有专家怀疑说,这种大一统模式的管理半径到底有多大?随着产销量的递增、产品品类的增加及多元化投资的出现,它是否能保持这种高效、高速的运转?

对此,宗庆后较为坦然。他认为,任何营销模式都与其企业现状及市场形态有关,变化是必然的,突破模式、创新体制是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娃哈哈的营销模式的衍变并不“听命”于理论的论证,而取决于发展的需要。

任何营销模式的创新还与管理技术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娃哈哈的中央集权管理模式创造了新的成长可能性。从1995年开始,娃哈哈便在Unix系统下的Sybase数据库上开发了一个以统计管理为主的报表管理办公系统。1997年后,娃哈哈开始着手开发两大管理系统:一是包括销售、供应、仓储、生产、运输等功能在内的物流管理系统;二是以联销体营销体系为服务对象的销售客户动态管理系统。

这两大管理系统的建立,将极大地强化营销型组织的核心价值,使营销的管理水平发生革命性的提高。目前,娃哈哈所建立的严密的、全国联网的销售客户系统,为所有的经销批发商建立了动态档案,通过各地派驻市场人员,随时了解其销售动态,进行适时的配送。这个客户体系大大提高了企业的产销管理和现金流管理,加快了货物的周转速度,减少存货损失。按宗庆后的设想,最终,这个体系不但要承担销售的功能,还是信息反馈、客户服务的通道,它将是娃哈哈从分销驱动型企业向客户驱动型企业转型的关键工程。

3.如何让营销更安全?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市场上,较具代表性的市场营销大概可分为五大流派:

一是以乐百氏、步步高等广东企业为代表的“技巧流”:它们机巧灵活,富有活力,敢于尝试,十分注重营销技巧的组合,善于制造市场热点,顺势而为,在运动中赢取先机。

二是以海尔、长虹等企业为代表的“宇宙流”:它们往往目标宏大,注重市场的宏观效应,不斤斤计较一时一地之得失,投入豪放,善于算大账,在营销中不拘小节,因而也容易造成市场上的大起大落。

三是以宝洁、摩托罗拉等跨国知名品牌为代表的所谓“学术流”:它们注重各种营销要素及手段的整合,具有中长远的市场谋划,在市场战略的设定上与国内企业相比更为高远,市场竞争的后劲更足,企图野心也更大。

四是以一些“高科技产品”企业、网络公司、医药企业等为代表的“功利流”:它们是市场营销的投机主义分子,没有确定的企业生存理念和整体而长久的市场战略,营销模式飘忽不定,市场策略随机应变,善用阴谋,从暗处着手,力求一击即中,然后全身而退。

五是以娃哈哈、联想等为代表的“自然流”:它们注重市场基础的构筑,以品牌带动市场人气,以网络推进产品销售,养气蓄势,后发制人,蕴霸气于无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