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 蒋振华千里平辽东(1 / 1)

第四十节 蒋振华千里平辽东赵子龙铁骑破敌胆却说公元207年底,我率大军回到长安以后,除了安排新归附数州的改革后,就基本上什么没有大事了。

有了这7年来的改革经验,部属们早已经熟悉了日常的运作过程,再加上科举制度的顺利实行,从平民阶层和士族阶层中招聘了不少的人才,故我这个统帅当得倒是清松。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二战时的故事:一位记者采访艾森豪威尔时,见其正在轻松的打高尔夫球。

便惊奇地问道:“您做为数百万盟军的最高统帅,为何如此悠闲呢?”艾森豪威尔将军答道:“虽然我辖下有数百万兵马,但是我平时只管三个人。

欧洲战场有蒙哥马利,太平洋战场有麦克阿瑟,后勤工作有马歇尔,故我平时只需管好这三个人就行了。”

记者大悟。

可见一个好的统帅并不是样样都要亲历亲为的,选择一个优秀、合适的下属远比亲历亲为更重要,这一点我可就比诸葛亮强了。

诸葛亮之所以在三国时自死后蜀国就一蹶不振,就是因为诸葛亮自认为天下没有人比他更聪明了,不肯放权,大事小事全都自己亲自过问。

结果其一死,蜀国便没有一个人能挑起这千斤重担了。

姜维、蒋琬、费讳等皆不具辅国之大才,焉能不输给邓艾、钟会耶?这样的错误我可不能犯。

于是自已除了一些兵权、人事上的事抓得较紧一些外,大多数事情都交给了荀??⒐?蔚热舜?恚?约旱钩闪烁鏊κ终乒竦摹C咳绽锍?硕潦橛瓮嬉院螅?褪桥闩阕约旱钠拮雍投???貌挥葡小⒆缘谩U?蔽易ソ舻美床灰椎目障泻图胰送啪郏?鋈挥闹荽淌肺诨复チ?倮锛蛹崩幢ǎ骸傲啥??毓?锟翟旆矗?粤⑽?嗤酰??加闹荩?氪笸跛俜⒃???嗣鸫嗽簟!蔽乙豢粗?拢?秃舻恼玖似鹄矗?闹写笈?骸靶⊙?墓?锟担?缇椭?滥悴皇歉龊枚?鳎?瓜胍院笤偈帐澳悖?幌氲侥阆衷诰捅某隼戳恕R埠茫?硗床蝗缭缤矗?孟衷诎颜飧龆玖龈盍耍?院竽险魇本驮傥藓蠊酥?橇恕K档秸飧龉?锟担?涓腹?锒饶舜蠛何渫???玻?勒蛄啥?嗄辍9?锒人篮螅??挥诠?锟怠4巳颂暗梦扪幔?皇鞘裁春枚?鳌1纠次以缇椭?勒庖惶斐僭缁岬嚼矗??且恢泵挥薪杩诙云溆帽??伊?暾髡街性??驶毫讼吕础C挥邢氲秸庖惶旎故抢戳恕N宜煺屑?撼家槭隆?p诸臣皆至,我说道:“今日接到幽州紧急奏报,辽东太守公孙康造反,自立为燕王,欲图幽州。

诸公对此有何看法?”诸人闻听,皆吃了一惊,郭嘉为众谋臣之首,率先说道:“主公目下正欲南征,欲无后顾之忧,必须早日平定此患。”

贾诩亦道:“公孙康虽无能之辈也,然辽东铁骑多为胡蛮组成,战力颇强,却须遣一名将定之,方无后患。”

我沉思了一会说道:“辽东之地,胡族众多,尤其是三韩等地部族(就是目前的朝鲜族),民众意志统一,极为顽强,久必为大患。

若被野心之人利用,大汉东北着实可虑。

故孤决定,孟起领三万西凉铁骑,子龙领两万重甲骑兵,典韦领虎豹骑随我十日后出征。”

荀??粤艘痪?溃骸肮?锟档饶私贽盒』家玻?惨簧辖?蕉?纯桑?涡胫鞴?鬃猿雎硪?俊蔽倚Φ溃骸罢?绻氯缢担?捣怯枪?锟堤?盒〕蠖??涤橇啥??ぶ尉冒捕?N医裾髁啥??辉蛴?嗣鹋言艄?锟担??蛞庥?蛑詈??颈???蛏宀环?=焓保???页ぞ眉疲?匦肷萍幽被??鬃靼才拧W恿?⒚掀鹱髡侥耸呛檬郑??鄣酱说慊故遣恍校?饰揖龆ㄇ鬃猿雎怼!蔽宜伎剂艘换幔?溃骸跋纸袷侨?碌祝?啥?氤ぐ沧阌形迩в嗬铮?乙庥?桓霭朐滦芯??桓鲈伦髡剑?桓鲈抡蚋В?桓霭朐禄鼐??偌由现屑涞男菡?奔淙??熳笥遥?绱税肽曜阋印H甑瓤稍诔ぐ舶残淖急杆氖?蛘髂洗缶?牧覆菥?瑁?坏糜形蟆!惫?蔚溃骸疤榷?狻⒕V萑肟埽?缰?魏巍!蔽倚Φ溃骸肮乱蚜钫盼脑妒睾戏剩?鞍允赝鸪牵?硕?艘嘀怯滤???浚?绕涫俏脑叮?憧傻步??盒邸V罟?鹩且印K?钦撸?肆醣浮⒅罡鹆炼?∪灰嬷萦芯谑诤吐窖罚?硕?艘嘧憧傻敝??钚⒌仍僮?虺ぐ泊又杏眉疲?杀N揄Α!爸谌肆烀??魅プ急覆惶狻?p不多日,大军聚集,粮草俱已通知沿途各州县准备,遂辞别众文武,率赵云、马超、马岱、贾诩、刘晔、荀攸领兵五万出征辽东。

由于我深知兵妙之妙,在于奇在于快,遂全部精选精锐战骑,平均日行二百余里,沿途休整数日,不足四十日即开抵辽东。

时公孙康新称燕王未久,心中正欲谋夺复幽州、河北诸地,以图中原。

忽得报,秦王领铁骑五万星夜开到,已至辽东郡外一百余里。

公孙康此时正与群臣欣宴,正得意间,闻此噩耗,俱各大惊失色。

公孙康手中酒杯落地,面色如土。

原以为我便欲发兵,路上也需百日以上,却不料我精骑急袭来此,惊慌失措,急与众文武相议。

公孙康曰:“今蒋振华领兵五万来伐,兵精将勇,来势汹汹,如之奈何。”

其弟公孙恭道:“兄长不必惊慌,吾料其远来疲惫,待吾率军拒其于辽隧,待其师疲军老后,寻计破之。”

公孙康大喜,遂令其弟领兵三万,急往辽遂镇守。

恭刚至辽遂,下寨甫定,秦军铁骑便席卷而来。

辽东地势平阔,远远地数万铁骑纵横驰骋,大地震动,声势惊人。

辽兵惊得面色如土,暗自恐惧。

我闻报,辽兵已在辽遂一寨,便令马岱、刘晔等领大军下寨,自与赵云、马超领兵来观公孙恭敌寨。

只见其寨外围长堑,辅以十余重鹿角等障碍,端得防守严密。

我心中好笑,对诸将道:“诸公,可有妙计胜之也。”

贾诩笑道:“此等草包胜之易耳。

公孙恭率大军前来,襄平老巢必空虚耳。

将军可令孟起领兵诈做去袭襄平,公孙恭必会回救。

吾等使子龙、孟起等于半路埋伏,再令马岱去袭辽遂大营,则一举可获大胜也。”

我大笑,道:“文和之谋果真天下少有也。”

(此计正合三国时司马懿平定公孙渊之谋)遂用其谋,各去准备。

却说公孙恭与诸将正在商议,欲以坚寨拒吾于辽遂,待吾师老后破之。

忽听报,秦军派出大队精骑领南而去。

公孙恭大惊道:“此必是趁吾襄平空虚,趁机偷袭也。

若襄平有失,吾等皆无归路也。”

遂命副将守寨,自急领大军四万往救襄平城。

行至梁水河边,一阵炮响,惊天动地。

子龙、孟起伏兵四起,皆重装铁骑,杀得公孙恭屁滚尿流,逃往首山。

至首山时,公孙康闻恭兵败,领兵接应。

二人会合,见赵云等率兵穷追不舍,急退回襄平城而去。

其辽遂大寨,亦被马岱袭得。

我见大胜,便挥大军趁势而进围攻襄平。

怎奈公孙氏经营辽东数十年,基业深厚,城高壕深,颇为坚固。

我遂命刘晔率军急造投石车数百辆,日夜投石攻击。

襄平城城墙被毁多处,士卒死伤惨重,幸得辽兵拼命,方才力保襄平不失。

我见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令筑土山数十座围绕其城,令调一万骑兵下马登山,各持弓弩日夜向襄平城内狂射。

辽兵被压制得头也不敢乱抬,行路皆持盾牌遮挡,狼狈非常。

城中士民见大势不好,皆惶惶不可终日,甚恐城破。

然而投石、铸土山皆非我之实意,都是为了掩盖挖掘地道耳,我来时只携有炸药千余斤,因将来征南时要用,却不能耗用太多,不过这么多足够迅速攻破了。

十余日,地道乃成,我遂令放置炸药。

正待要起爆时,忽报公孙康有使求见,我冷笑一声道:“请来。”

使者入见,言公孙康愿解甲归降,但乞仍旧镇守辽东,永不敢再反。

我素知此人和其子公孙渊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三国时公孙渊事魏时也曾谋反,被司马懿所诛,我怎么能留下后后患,被其缓兵之计迷惑呢?日后再来第二遍好玩呀!嘴上却道:“甚好!你速回去,告知汝主,即日出降,吾必不薄待。”

厚赏使者,令其归。

荀攸急道:“王上,公孙康狼子野心,斩草须除根耳,眼看即日可破敌,何以准其降。”

我笑道:“孤当然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听又生’之理。

今允其降,其乃诈耳,欲使其无备也。

今夜三夜,待其无备,炸开城墙,大军杀入,辽东一鼓而定。”

荀攸大喜,遂传令去办。

三更时分,秦军将炸药引信点燃,不久之后一声巨响,襄平西城城墙崩飞二三十米,周遭辽军死伤无数,一时混乱异常。

我军马队早已准备多时,趁此良机,大喊一声,四五万骑风卷而至,杀入城中。

个个如狼似虎,见神杀神,见佛杀佛,杀得诸辽军鬼哭狼嚎,纷纷请降。

不多时,公孙康及子公孙渊、其弟公孙恭等皆被拿获,伏地乞命。

我冷笑道:“乃等不自量力,蜉蝣之力也敢撼大树耶?今若不斩汝等,孤何以号令天下,以儆万民。”

遂令将叛乱将官文武尽诛之,兵士不究,百姓不问。

辽东百姓闻听,焚香拜射。

我在襄平聚众文武道:“如孤来时所说,关外诸胡俱已归降。

唯辽东等地尚有三韩等朝鲜族人尚未真心归附。

我观此族生命力亦颇为坚韧,若不除之,久必为后患。

可通令各部,令其来降。

如肯来归降,令其遣子入长安为质,但我军亦厚赏其钱帛粮米,准其通商便利。

若不肯来降,可令大军全族尽行剿灭。

各位听我一言,对于异族如肯归顺,须善加抚恤;若不肯归降,久必为祸,须早铲灭,方为正道。”

诸人领命,遂传檄辽东各部。

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在乎辽东一带,亲自统兵来征吗。

大家还记得我国古代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毁师亡国的惨像吧;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那么厉害的千古一帝,也在高句丽吃了败仗,实在是大丢中华上国的脸面。

由见可见三韩高地的朝鲜族日后的强盛。

朝鲜族原来属于大汉幽州所管辖,后三国纷起,中华大乱,虽晋灭三国归于一统,却再也无实力镇抚幽州。

于是朝鲜族趁势而起,建立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强国。

尤其是高句丽十分强盛,足足和中华诸王朝如隋、唐等抗衡了数百年,带来了数不清的麻烦,无数中华健儿因此埋骨高句丽,不能魂归故里。

我现在已知此事,当然不能让悲剧再重演,所以必须铁血镇压辽东,威慑朝鲜,令其不敢再生二心。

原辽东朝鲜各部,大部惧我兵威,故闻檄即来降。

亦有部分犹豫不定者,我立即令马超领大军将一部全族剿灭,鸡犬不留。

诸部闻之震恐,忙全部来降。

我见威慑奏效,便对降者善加抚慰,准其称臣入质,和其通商。

另立一小部落之主为韩王,统率诸部,日后但凡韩王王人选,须禀明大汉方可册立,对其控制大大加强。

另外由于占统治地位的是少数派,故欲维护其地位,亦不得不倒向于我;而多数派亦会因没有掌握政权,而有心无力耳。

月余后,我观辽东大势已定,便传令回军。

话说我两月前领兵刚至幽州界,便接长安紧急奏报,江东孙权、荆州刘备欲一齐入寇,孙权欲兵发淮南,刘备欲兵进益州,二处正在整军屯粮,请大王速作定夺。

我冷冷一笑:早就知道你们有此意了。

旧岁我征曹操于兖州时,孙权、刘备惧我大军在彼,不敢妄动。

今趁我远伐辽东,以为我会旷日持久,故抓住这一难得机会,一起发难。

只可惜,汝等不能如愿耳。

我心中有素,并不着急,只是令六百里加急传令急调徐晃、李典赴淮南归张辽节制,另授以密书一封,以抗东吴。

而传令以陆逊为将,沮授为谋,善守益州,亦与其密书一封相助。

故现在回军时我并不着急,率远征大军缓缓回师。

果不其然,尚未至长安,便先后接到张辽、陆逊两处报捷消息,心中大喜不已,更是悠哉、游哉地一路游山玩水返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