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过一次印象颇为深刻的相亲经历,相亲对象长我两岁,白净文气,家里有个规模不小的企业。介绍人叮嘱我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男孩子是独生子,爷爷那边的房屋很快拆迁,家里的公司也在往上市方向做,只要嫁进去就是净享清福……奇怪的是男方家先要了我的生辰八字,找人算过后才提出见面。
在他爸爸的办公室我们碰了面,他爸气场十足,全程都在各种提问,我根本没和男孩子搭上话。回来后媒人带话说,对方父母对我还挺满意的,觉得我家里条件还行,人个子高,也蛮机灵的,能考上研究生说明智商也不差,家里亲戚有几个又都是老师,从小学到大学的都有,以后对孩子的教育也有好处。唯一的缺点就是工作不是教师或公务员,不过没关系,可以婚后考,最后就是希望两人尽快确定关系,三个月内订婚,半年内结婚。
我听完有点蒙,因为太紧张,事后都想不起来男孩子长什么样了,只记得人乖乖的,做事慢吞吞的,在他爸的办公室做着助理的工作。第二天是周末,男孩子约我出去玩,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但我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媒人一直在热心撮合,她不停地给我“洗脑”:“女孩子趁年轻赶紧嫁人最重要,过了二十五岁就不好找了。男孩子家庭条件好,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这男孩老实,以后也好管呢。”刚出校门的孩子对未来迷茫是常态,又觉得长辈的话总不会害我,就去他们家玩了几次,硬着头皮和男生聊天,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有一次过节,她妈妈叫我去吃饭,提出尽快见下父母,都没问题了可以搬去他家住,反正房子大。我有些慌乱。
某天周末,他妈妈叫我一起去参加一个她闺蜜的聚会,有点把未来儿媳妇带出去给别人见见的意思。席间不知是出于面子还是怎样,她说我本来要去留学的,为了她儿子才放弃的,言语间尽是骄傲。饭局快结束时她们聊到了谁家的儿媳,好像是儿子在大学里谈的,家庭条件一般,家长本来没同意,儿子要死要活才点头。众人开始挑剔女方,说这女孩子不自量,娘家条件差已经是高攀了,嫁进去还不抢着洗衣做饭,难道等公婆做吗?孩子也不生,动不动就出去逛街旅行,当人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这种家庭的女的一看就心机很深、很会算计……回来的路上,我坐在汽车后座,从后视镜看着这个“准婆婆”保养得宜又强势的脸,忽然间觉得她今天的样子就是我的未来啊。
我们家条件本来不差,但比起他们家确实是差了不止一点,男方虽默认个人条件可以弥补一些,但总体上我是“高攀”的那一方。如果结了婚,看起来我似乎是占到了便宜,却没有想过后面要付出的代价:人家内心也许根本不会平等待我,当“高攀”这个种子根植在心的时候,我做任何事情都会被放大审视。我以为男孩子老实好管,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旦我孤立无援,想从他那里得到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会听从父母的话。我静下心来,真诚地询问自己,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婚姻,什么样的伴侣,是仅仅家庭条件好吗?不,不是的。在那一瞬间,我清醒了,我决定放弃。
媒人一听就急了:人家哪里配不上你了?怎么还不肯了?退了可别后悔。可那天的内心活动清晰地告诉我:不要结这个婚,以后也不要去想占这种“便宜”。
忘了最后是如何收场的,男方父亲还特意给我打了电话问是不是他儿子欺负我了。很久之后那个媒人告诉我,男孩子又相了个妹子,两个月后就奉子成婚了。她跟我说的时候是略带惋惜和嘲讽的,觉得我错过了很好的姻缘,搞不好这辈子都遇不到条件这么好的人了,她说像我这种家庭出身的女孩子最难弄,差的不将就,好的又不肯妥协。
我后悔吗?当然不。工作赚钱也好、相亲结婚也好,最终的目的无非是想换取自由,比如购物的自由、生活的自由,但我更想要经济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有时候看起来的捷径,很可能是人生中最远的路,又有时候看似占了便宜,实际上吃亏的在后头。
有些家庭从小对女孩子的教育就是嫁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归宿,仿佛只要嫁了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其实结不结婚、什么时候结婚都是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但我特别不赞成女人选择坐享其成,用婚姻和孩子来逃避个人成长和责任。比如希望对方有上进心(这样我就可以不用上进了),有能力(这样我就不需要有能耐了),有责任心(其实就是肯花钱,否则就是不爱我)……这些看似合理的择偶标准后面暗戳戳地藏着自己的懒惰,靠美貌和孩子取悦男人、依附男人,但容颜会老,倒不如趁年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再过几年就会发现,人还是靠自己来得实在。
人生有高低潮,婚姻也有,但不管遇到什么困境,你有能力在,有核心技能在,你就有机会翻身,不要依赖别人,要相信自己。
这些年我读书、工作,然后又去读书,走的路和大部分人都不同,但见识越多,经历越丰富,就越加坚信要听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傻乎乎地想着去顺应别人。你那么辛苦地一路奋斗,是为了让别人满意吗?当然不是,你的所有选择,最终目的无非是想这一辈子过得好,爱想爱的人,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成为想要成为的人。这过分吗?一点也不,因为这是世间所有人的野心。
其实我对钱有一定的概念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初高中我一直就读于私立学校,三餐全包,买零食也是用一点零花钱,所以对钱的多少以及重要性根本没有太深的体会。
上大学后却被同寝室的同学刺激到了。寝室下铺的同学那漂亮的手提电脑是用自己的存款买的。那时的我对于“存款”这两个字还没有什么概念,觉得离自己很远,以为等自己毕业工作后才能接触到。当时一下子被刺激到了。为什么人家都有存款了,我却什么都没有,甚至自己都没想过这件事情。
后来还有一个因素,激发了我对挣钱的欲望,就是那时我很热衷于港剧,想毕业后去香港读研。可我妈一会儿同意一会儿反对,态度犹豫不决。我一咬牙,便决定自己赚学费。可是做什么好呢?力气没那么大,又要上学,时间上没有那么充足,后来刚好有个同乡学长知道我会写文章,便推荐我给一个平台写稿。
起初我是拒绝的,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生怕自己写的文章太糟糕不过关。后来朋友劝我说不如尝试一下,有些事情等自己有把握再做的时候机会就错过了。想想确实是这样,所以就接下了学长推荐的工作。
写文章的日子并不轻松,生怕自己的文章被拒绝,所以每次都会搜集大量的资料,把文章里涉及的知识研究透彻,之后再一遍一遍地修改,直到自己觉得可以了才会提交上去。
写文章这份兼职我坚持了很久,自己的文笔都是在那个时候磨炼出来的,也挣了很多零花钱,甚至后来结束合作的时候对方还包了5000元的红包给我。对于当时还在上大学的我来说,这个数字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觉得自己有了赚钱的能力,自己也是可以赚取收入的,从而增强了很大的信心。
写文章这件事不但使我攒了一些钱,还培养了我赚钱的能力,主要是赚钱的意识,这一点对我来说意义很重大,以至于对我此后的金钱观和理财观都有一定的影响。
后来写文章的兼职结束后,我又萌生了新的想法,去餐厅做兼职服务生,接待外国人。那时主要是想在找一份兼职的同时,又可以在学业上帮到自己,那去餐厅接待外国人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进一步提升我的英语口语水平。
在餐厅兼职期间还发生过一件令我印象颇为深刻的事情。记得有个黑黑胖胖的外国人Simon经常来。他的英文发音像高考听力一样标准,所以每次他来,我都抢着给他服务,尽可能多地和他交流,时间长了,也就熟悉了。有天晚上我去餐厅比较晚,推门进去就看见他脸色通红,焦急地和服务员解释着什么,但是对方很漠然,周围人也只是围在那儿看热闹。一问才知道,他晚餐点了条鱼,服务员欺负他看不懂汉字,杀了条最贵的鱼卖给他,结账时账单有1000多元。Simon满头大汗地跟我解释说,他的餐费是公司签单的,今天突然这么贵他表示不理解。
我去找签单的同事询问情况,谁料人家满不在乎,还不承认是因为对方不认识汉字而欺负了人家。我气不过就去找了店长,美女店长觉得这是小事,道个歉即可,但是该支付的还是要支付。我表示非常不理解,没想到老板竟然会这样处理问题,那一瞬间,我突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情绪那么激动,竟然没忍住跟店长吵了起来。虽然我和那个外国人并没有很熟络,但因为语言而吃亏这件事好像一下子击中了我的泪点,在和店长争吵的过程中竟忍不住哭了起来。
最后事情以餐厅全额赔付抵价券而平息,Simon不停地对我表示感谢,非要请我去喝咖啡。那天下午我和Simon聊了很多,得知他毕业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之后去了剑桥学数学,现在被上海的一家外企挖来做技术副总。说实话,我那时的口语还不足以流利地跟他交谈,需要手脚比画和适当手写才能互相明白,但是不知为何却很兴奋,终于能鼓起勇气和外国人交谈了,哪怕对方要多次询问才会理解。
Simon得知我在准备英文考试时提了个建议:每周抽两个下午和我聊天,我带笔记过来,他帮我纠正发音和批改句式,不需要付给他报酬,只需要给他多讲讲中国的文化即可。太棒了,我们两个一拍即合!接下来的一个月,我那吞吞吐吐的英文以看得见的速度在进步,我每次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准时跑去聊天——也就是练口语。最后一次聊天时,我和他道别,送给他一套中国独有风格的瓷器作为纪念,而他竟也给我准备了几本跨国贸易、企业并购等内容的外国原版书。
回到学校,我带着疑惑翻开这些大部头英文书,发现每隔几页就塞了一张50美元的纸币,一共20张!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见过的第一笔巨款,当时惊得心在狂跳,给他写邮件请求退回,没想到他回了一封长文,说我是他的第一个中国朋友,善良又认真,那笔钱是我给他讲故事的报酬,以后不管读书还是工作,他都愿意帮我推荐……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此后的求学生涯。
以上就是我在学生时代的赚钱史,我就这样不间断地尝试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兼职后,在领毕业证时,查看了一下账户里的金额,一共108000元。那一刻真的是理解了什么叫扬眉吐气,原来一个人情绪高不高亢真的和钱包胖瘦有很大关系——至少那一刻我是这样想的。
人在江湖,前方有阳光,也有黑影,早早地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去触摸靠自己努力赚钱的力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