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问我,你学了这么多年的经济和金融,对生活有帮助吗?这就是大家的一个误区,认为经济和金融只能用在专业领域或者市场经济上,但其实经济思维一样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
有一次我和同学去吃饭,不知道是食物做得不好,还是自己吃不惯,总觉得难以下咽。结账时服务员说最近餐厅在做活动,消费满一定金额会赠送同等金额的食物。一看我们消费的账单,离那个金额数只差几十元。
和我一起来吃饭的同学说:“我们再点个甜品吧,凑个数。”
我想了想表示拒绝,主要原因是本来所点的食物就已经很难下咽,及时止损是最好的选择,接下来的食物好吃和同样难以下咽的可能各占百分之五十,可在我对已经消费了的食物并不满意的基础上为什么还要为那未知的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买单呢?于是我果断拒绝了。
这种情况很多,例如我进行过考察后才报的补习班,在进入一段时间学习后却发现根本不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业掌握程度,我就会果断放弃去上课。有同学跟我说,那你后面的课不去听,学费不就浪费了吗?可是这堂课对于我来说已经浪费了我所交的学费,为什么我还要在其基础上再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呢?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付出并且不可能收回的成本。比如你花钱买了个不能退货的产品,那么你已经花掉的钱就属于沉没成本。
生活中有数不清的关于沉没成本的例子,但我想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当事情还能改变时,就还有成本,但当事情无法改变,变得没机会了,也就没有成本了。
沉没成本意味着我们已经付出了,无法再做出改变了,那么这部分就没有价值了。所以做决策时,一定不要被这部分所干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一定的成本,会让人有一种顽固的非理性心理,变得很不舍得放弃。比如追高了一只股,过了一段时间套住了百分之十,一想到亏掉了十分之一,就变得很痛,就觉得只要没割肉,就不算真亏损。于是一直拿着这只股,直到亏百分之二十,这时候又在想,亏十个点的时候都没有止损,这时候放弃岂不是很傻,说不定很快就回升了呢?于是又忍着,直到套住三十个点、四十个点……
再比如一对小情侣谈了七八年恋爱还没结婚,但感情已经变淡,而且性格和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确实合不来。感情若继续走下去,也看不到改善的希望。这时女方往往会觉得已经耗进去那么多年青春,如果分了,岂不是白费了,而男方也会觉得一时半会儿没找到更好的,索性继续保持下去好了。就这样,不光青春搭进去了,搞不好后半生也埋进去了。
以上场景如果你也有类似体验,那么恭喜你,已经成为下一个经济学术语的典型案例:沉没成本谬误受害者。
沉没成本谬误,英文里叫“Sunk Cost Fallacy”,指的是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沉溺于过去的付出,而选择非理性的行为方式。一句话总结就是:倾注越多,放手越难。这个谬误让你无法意识到,最好的选择是理性地看待过去的投入,要着眼于将来的体验,而不是为了弥补你过去的损失。
那么问题来了,人们为什么会犯这种“为了一片树叶,而放弃整片森林”的错误呢?心理学上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一致性心理在作怪
人在心理上总是喜欢保持一致性,比如,你是某明星的死忠粉,觉得他演的戏特别好看,那么即使你对他的道德水平和私生活缺乏了解,潜意识里也会认为他人品很好。而从理性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演技和他的人品根本没有必然联系,但就因为一致性原则在作怪,才会让人把这两者等同起来。
二、侥幸心理的作用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对相恋多年的小情侣,其实俩人就是怀着某种侥幸心理,认为再相处一段时间,关系也许就能够改善。有的夫妻明明感情不好了,还非要生个孩子,甚至再来个二孩。觉得有了孩子就有了情感绑定,夫妻关系就能好起来。殊不知在一起七八年都无法改善的事情,后续再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性格这个东西,往往是年龄越大,可塑性越差,当然我们不排除因孩子的到来而增进夫妻情感的情况。而在炒股中,很多被高位套牢的人也是存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很快就能迎来反弹,然后一等就是五六年,等得黄花菜都生小黄花菜了。
三、损失憎恶效应
损失憎恶也叫损失厌恶,英文里叫“Loss Aversion”,意思是因损失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要远远超过因收益而产生的积极情绪。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两个心理学家做过关于“损失”和“收益”对人造成不同心理影响的实验,他们发现,和收益的喜悦相比,损失对人的刺激要大上一倍。
反映到生活中就是,让你快乐过的东西,可能一转眼就忘了,但让你痛苦过的事情,你可能会记很久,甚至是一辈子。
炒股赚钱的时候,你会忘得很快,除非金额很大,但亏钱的时候会一直印在你的脑海里。
为了消减这种情绪,你往往会做出荒谬的事情,什么卖房炒股,借钱炒股,都不在话下,因为那个时候,人已经失去理智了。这种憎恶损失的情绪经常会被应用到商业忽悠和洗脑上。那种机会即将失去的恐惧和紧张,会让人容易冲动,做出后悔的事!
那怎么样才能避免这样的行为呢?答案就是先忘记已经支付的成本,把精力放在后续所要耗费的精力和带来的好处上,最后再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