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指标的由来(1 / 1)

看准 饭爷 1080 字 10个月前

在2001年这篇文章的结尾,巴菲特还告诉我们,过去的20世纪,已经证明了一件事。股票市场的非理性,是周期性爆发的。所以需要通过定量分析来帮助我们选择在高点离开市场,规避可能的风险。

从宏观上讲,巴菲特认为定量分析也不复杂,那就是美股的市值和美国GNP之比。这就是那个广为流传的巴菲特指标的由来。巴菲特认为,如果在任何时候,想寻找一个衡量股票市场估值的最佳单一手段,那可能股市总市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这个指标是最佳的。当然他也承认,单用这个指标作为参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投资本身需要的是多重指标的交叉验证。

1999年的时候,巴菲特指标已经升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强的预警信号。我们在前面说过,GNP增速代表的是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增量财富。如果资本市场以超越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加财富,意味着这个巴菲特指标的数字会不断持续地增大。这意味着证券市场的泡沫化程度在不断上升。假如股票总体市值增加10%,每年GNP增加5%,那巴菲特指标的曲线就需要直线上升。

在2001年写下的这篇文章中,巴菲特还说:如果这个比率关系在70% ~ 80%,那么出手购买股票的话,收益会不错。如果这个比率接近200%,就像1999—2000年的情况,那你还买入股票的话,就是在玩火。

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指标的位置在133%,而这个数字还是从2000年高点大跌了的结果。所以当年美国纳斯达克的科技股泡沫有多大,现在大家应该也能够看出来了。

我认为很多人对巴菲特指标有以讹传讹的说法,比如,不少媒体都说,巴菲特指标超过100%的时候,美股就被认为存在泡沫。

其实巴菲特本人并没有提到,当这个指标超过100%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步入泡沫。而且在1924—1995年期间,巴菲特指标都是低于100%的。只是在1995年之后,巴菲特指标才第一次超过了100%。我们总不能说过去这70年,美股市场都没有出现泡沫吧。如果这样,那1929年的大萧条,又是怎么来的?

其实从巴菲特的表述看,他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这个指标在70% ~ 80%的时候,是合理买入位置。我们虚拟财富相对实际财富显著低估了。后面超出合理位置以后,市场泡沫是情绪驱动的,高点在哪儿谁也不知道。因为顶部和底部是疯子决定的。所以巴菲特指标超过100%持续不破是非常正常的,甚至可能一直冲高到200%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买进就是在玩火,因为虚拟财富相对实际财富已经显著出现高估,泡沫也随时可能破。

不过在1995—2000年这一段科技股泡沫时期,巴菲特也并没有远离股市。他只是不买科技股,而是持续买入价值股。价值股持续非理性下跌,导致那几年巴菲特持续跑输市场。自己公司伯克希尔的股价,也因为大量持有价值股,在1999—2000年年初跌了40%,还被别人嘲笑了。就在大家纷纷嘲笑巴菲特老古董、思维过时的时候,科技股泡沫也随之破裂了。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后,巴菲特手里的价值股王者归来。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价值股的表现都好过成长股。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媒体或者研究机构所说的巴菲特指标高于100%,美股市场就已经步入泡沫。这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如果大家单纯把巴菲特指标达到100%作为卖出时机,是非常错误的。在这些年低利率和美联储放水的背景下,基本上会错过大部分的投资机会。

2015年8月的巴菲特指标是101%。2018年这个指标是109%,早就进入他们所说的泡沫区间了。如果你达到100%就开始卖出,应该是在五年以前就已经清空了手里的所有投资仓位,然后看着美股市场在后面持续不停地上涨,开始不停懊悔。因为这个指标在2019年全球央行放水和低利率的背景下又继续升高,甚至已经突破了上一次2000年科技股互联网泡沫时期创下的峰值纪录。

在经历了2020年疫情期间更大的放水以后,2021年巴菲特指标还在持续上升,数字达到230%。到了这个阶段,按照巴菲特的观点,确实已经进入投资风险区间了。美债美股的相关性,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也已经回到1999年年中的水平。相关性这么高意味着,未来的某一天,你看到的不是股债双牛,就是股债双杀。

巴菲特指数在这么高的位置,对于它未来的走向,我的观点和巴菲特在1999年曾经表达过的观点类似。现在市场已经步入泡沫区,也就是和1999年股市的状态很相近。后面再过一些时间,当通货膨胀来了,很可能因为货币紧缩出现股债双杀的局面。不过从全球的权益资金流来看,这个节点,大家似乎比以前更乐观,这也符合巴菲特的那个情绪指标。过去十多年间,涌入权益市场 (4)的资金,没有一次比这次猛。

全球资金都在疯狂进入权益市场,原因也并不复杂。越是到了股市泡沫的末端,冲进来的资金就会越多越猛,现在看来确实也是这样。再加上疫情期间美联储世纪大放水和极低的利率水平,导致人们手里的现金保值增值需求非常旺盛。

这次美股泡沫破灭之后,我并不认为全球央行靠货币或者财政刺激就能把经济救起来。后面很可能会像1929年一样,全球经济步入萧条。不管怎么刺激,经济都处于低潮阶段。因为这次不光有史无前例的美股泡沫,还有史无前例的贫富分化。底层百姓已经真正丧失了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