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欧战,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了。
战争摧毁了维也纳体系,但并没有摧毁五大国的均势外交的整体架构。
就世界范围来讲,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
战争中得利的英国与法国两强,在全球范围内更加疯狂地攫取海洋利益。只不过法国的拿破仑三世的行事更加低调,他在确保不触怒英国人利益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地重建拿破仑战争之后的法兰西殖民帝国。
克里米亚战争刚刚结束,英法两个强盗就联手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且随后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几乎在同时,英国人彻底将印度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变成了所谓的维多利亚女王头顶上的那颗最耀眼的明珠。并且在此基础上向西进攻阿富汗,向东渗透缅甸。法国人则在美洲打起了墨西哥的主意,在亚洲开始殖民越南,并在非洲渗透塞内加尔。
列强们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俄国战战兢兢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利,而且由于战争造成了沙俄政府的债台高筑。于是,俄国人于公元1867年,将阿拉斯加卖给了南北战争(1861—1865年)之后国势蒸蒸日上的美国。
沙皇俄国为什么这么大方?是因为沙俄人的脑袋坏了吗?
当然不是。
沙俄当时算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它在英法身上占不到便宜,就把所有的憋屈全部都发泄在了中国清政府身上。英法两个强盗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俄国人则趁火打劫,先后同中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吞并了中国外东北多达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仅是在几年之后的1864年,贪婪成性的沙俄,又从中国外西北,划走了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换个角度看,俄国人卖给美国人的一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之前就已经在中国找补回来了。而且对比天寒地冻、冰原覆盖的阿拉斯加,中国的外东北、外西北,那都是如假包换的膏腴之地。
站在当时欧洲列强的角度看世界,实在是通透极了。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任何公义存在,这个世界也根本没有任何普世价值存在。对于欧洲列强来说,谁的案底都不干净,能够摆到台面上来讲的,都是说给旁人听的外交辞令。不管那些讲出来的话有多么天花乱坠,实际所有的潜台词都只有四个字——利益至上。
既然如此,面对如此凶险的江湖,欧洲那些小国们就必须找到自己的生存术。要么依附于大国求生,要么就联合起来结成攻守同盟,要么就想办法统一自己的本民族。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存在——其他强盗们在海外的殖民地让人艳羡,那些后起的列强,要赶紧解决自家后院的麻烦事情,才能腾出工夫来抓紧到海外掠夺更多的殖民利益。
当时的国家统一,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意大利和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