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在意大利战争中,尝到了武器革新的甜头。
公元16世纪中叶的欧洲各国,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宗教改革,比如同一时期的英格兰,“血腥玛丽”正在进行旧教的反攻倒算,老妹儿伊丽莎白上台则需要医治宗教清洗的创伤;而法国刚刚结束了意大利战争,就匆忙开始了一场以宗教改革为借口的内战。连年大战下来,导致青壮年劳动力锐减。但同样的事情,在西班牙却并不存在。我们知道,西班牙人因为战胜摩尔人而建国,因此他们笃信上帝的力量。别人的宗教改革方兴未艾,在西班牙人这里反而变本加厉地在新大陆推行以圣战为名义的扩张与屠杀。
所以,天主教在西班牙的稳定存在,成了当时西班牙人在政治上的优势。
只是,这种优势最终在公元16世纪下半叶被打破,挑头的就是尼德兰人。
我们还是从前文所说的勃艮第的故事开始讲起。
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在中世纪,有三个“勃艮第”同时出现,一个是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勃艮第王国”,也就是迁都之后的阿尔勒王国;还有两个,也就是分别诞生了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大王室的勃艮第公国和勃艮第伯国。
靠近法国西南的勃艮第王国后来越混越惨,它的地盘逐渐被身边的一个叫作“萨伏伊伯国”(County of Savoy)的神圣罗马帝国诸侯所吞并。除此之外,勃艮第王国剩余的部分已经很小很小。后来,神圣罗马帝国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也就是曾经在生前颁布《金玺诏书》的那位,他老人家在临终之前,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勃艮第王国的残存部分送给了法国瓦卢瓦王朝的查理六世。当然,这位叫作查理六世的老兄,我们前文在金雀花王朝一节讲到英法百年战争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位大哥的名字响彻整个西欧靠的不是聪明,而是神经病,因此人送外号疯子查理。
这样一来,此前的三个“勃艮第”,如今就只剩下了两个。
当年加法做得好,如今的减法做得也不错。
又过了几年,勃艮第伯国绝嗣。
公元1384年,勃艮第公国的瓦卢瓦贵族迎娶了勃艮第伯国的女伯爵。于是勃艮第公国与勃艮第伯国两个勃艮第通过联姻的方式,合并成了一个。合并后的新勃艮第号称“瓦卢瓦勃艮第王朝”(House of Valois-Burgundy)。
不管合并之前还是之后,两个勃艮第都一直致力于扩大自己的地盘,因此后来这个新成立的瓦卢瓦勃艮第王朝,幅员辽阔,实力雄厚。它的属地中除了此前的勃艮第公国,勃艮第伯国固有疆域,还向北拥有卢森堡,尼德兰以及法国境内的佛兰德伯国等土地。别看这是个七拼八凑的草台班子,但它的威慑力是十分惊人的,它南抵阿尔卑斯山,北达北海沿岸,气势之盛,令人不禁回忆起了当年的中法兰克王国。
如此勃艮第,俨然已经成了夹在法兰西,德意志之间的西欧第三大国了。
百年战争之中的法国,还来不及腾出手来收拾一个慢慢崛起的勃艮第。而一旦战争结束,法国已经自认为欧洲大陆第一强国,且法国的民族主义兴起,借助战争余威梦想一举称霸欧洲。那么,勃艮第也就难逃卧榻之侧扰人清梦的嫌疑了。
其实法国压根就不用自己出手,还是老规矩——关门放瑞士。
同样是世居阿尔卑斯山下的瑞士雇佣兵,跟勃艮第人真刀真枪地耍了一场。公元1477年,这一年的战争导致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Charles the Bold)战死沙场,勃艮第的国土眼看悉数要被法国王室吞并。不甘受辱的大胆查理的女儿公主勃艮第的玛丽(Mary of Burgundy),于同一年嫁给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子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我们知道,欧洲所有的王室联姻,都包藏着政治与军事图谋。
于是又是一场大战,法兰西与哈布斯堡家族之战持续了五年,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瓜分了夹在法国与神罗之间的勃艮第。其中原勃艮第伯国与尼德兰归哈布斯堡家族,被合并进了神罗,而其他大部分领土都归了法国。
至此,哈布斯堡王朝通过联姻,意外收获了勃艮第伯国,甚至还拿到了远在北海之滨的尼德兰,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行文至此,我们有一个疑问。
这个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是何许人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