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战争(1 / 1)

一盘散沙的意大利,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联手,外御其侮。

公元1454年,也就是在东罗马帝国倒下之后的第二年,意大利诸邦中的五大国,一起成立了一个“至高神圣联盟”(Italic League或Most Holy League)。出面的五大国,包括罗马教皇国、威尼斯共和国、米兰公国(Duchy of Milan)、佛罗伦萨共和国以及那不勒斯王国。

这五大国中间,其中有四个我们已经知道了。

特别说一说米兰公国。

我们把目光回溯到霍亨斯陶芬王朝时代。当年的红胡子腓特烈,一门心思地想要一举控制意大利,因此他在位期间,一共组织了六次南征意大利的军事行动。其中在公元1162年的第三次南征中,红胡子腓特烈围城两年,拿下了意大利北部大城市米兰。但意犹未尽的腓特烈,命人对米兰城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以此来打击意大利王国此起彼伏的反抗声音。要知道当时的米兰虽然不是大城邦,但米兰城是意大利王国的代表性城市,这样的毁城行动如果不能够震慑人心,那就一定会起到反作用,让意大利王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于是在公元1167年,在威尼斯共和国等北方强邦的牵头治下,以米兰为中心,集结意大利王国各路英雄好汉的伦巴底联盟,最终宣布成立。伦巴底联盟此后曾经痛击红胡子腓特烈,并且迫使后者在公元1183年签订了城下之盟。

有了这样的英雄往事,此后的米兰城邦加速发展,并且在公元1395年成立了米兰公国。此后,在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诸邦之中,米兰公国成功跻身中世纪末期的五大国之一。

至高神圣联盟的想法其实是不错的。

首先来讲,意大利半岛政治局势明朗。北方米兰公国强势崛起,威尼斯共和国宝刀不老,西北方向上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在文艺复兴期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与名声,而中部教皇国在阿维农之囚事件之后影响力重新归来。

与此同时,意大利南部在几年之前发生巨变。公元1442年,阿拉贡王朝的阿方索五世(Alfonso the Magnanimous)率军攻陷那不勒斯,赶走了法国安茹家族,整合两西西里。从此之后,阿拉贡王朝就把位于西西里岛的中央办事机关,统统搬到了那不勒斯。并且在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阿方索五世收留了大量来自老大帝国的遗老遗少。

一时之间,包括撒丁岛、西西里岛在内的意大利南部在阿拉贡王朝治下江山一统,这个王国被称为“两西西里王国”(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所以,阿方索五世也可以被称为是两西西里的“阿方索一世”。只不过,阿方索一世之后,他又把西西里和那不勒斯进行了拆分,分别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但无论如何,两西西里都属于是阿拉贡王朝的固定资产。

在这种情况下,联盟希望意大利各邦国之间,能够达成一个二十五年的和平约定。并且就此形成一种机制,定期协商以确保利益平衡,避免战略误判。

但这个联盟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年。

公元1492年,联盟各大国之间利益协调的关键人物,佛罗伦萨共和国实际领导人洛伦佐(Lorenzo de' Medici)去世,直接导致了至高神圣联盟的崩盘。

公元1494年,阿方索一世的儿子,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一世(Ferdinand I)去世,法国瓦卢瓦王朝查理八世(Charles Ⅷ)趁机宣布对那不勒斯王国的继承权。战争的导火索,是那不勒斯王国阿拉贡王朝拒绝向教皇付保护费(feudal dues)。于是教皇宣布那不勒斯国王在宗教意义上非法,并且把那不勒斯国王的王冠,口头上授予了法国人。

实际上,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反击。

早在公元1460年,安茹王朝就曾经组织过对那不勒斯王国的复辟,只不过当时败于费迪南一世。这一次,查理八世以安茹王朝旁系继承人的身份重新宣示对那不勒斯的主权,但是只是老调重弹。

说到底,没有什么正义或者非正义之分。

公元1453年,法国人赢得了百年战争的最终胜利。以此为契机,法国人的民族情绪高涨,一个统一的法兰西王国,一个强大的法兰西民族,已经早于其他任何欧洲国家,屹立于中世纪末期。当时的欧洲诸强,法国人的西邻英格兰刚刚遭遇失败,而且很快就陷入玫瑰战争的内乱中去了。而东邻德意志王国,则迟迟没有形成统一的封建王国。这样国际形势下的一个法兰西,它绝对不甘心丢掉兜里的那块饼干——那不勒斯王国。

别说是原本就属于自己的那块饼干,哪怕放眼整个欧洲幼儿园,北欧小朋友们的卡尔马联盟,内部貌和神离;东欧小朋友们波兰与立陶宛,时刻担心莫斯科大公国的报复;而中欧小朋友哈布斯堡王朝看上去块头够大,且还扣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帽子,但它究竟能否整合德意志民族,这事尚未可知。幼儿园内部能够跟法兰西这个大块头掰掰手腕的,恐怕也就只有这个阿拉贡王朝了。只要能够扳倒阿拉贡王朝,法兰西就是整个班里的班霸,整个幼儿园的园霸。

到时候,幼儿园里所有小朋友的饼干,恐怕都不保险。

这事,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只是,查理八世自己都没有料到,这场仗居然一打就是半个多世纪。

不仅如此,这场战争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欧洲大战。

应该来讲,这是欧洲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诸强大混战,第一次欧洲全面战争。

历次欧洲战争,包括后来的所谓两次世界大战,不管名头如何,其实都有一个主旋律,那就是绝对不能让欧洲大陆出现一个超级大国。如果这个趋势实在挡不住,那就索性一次出现两个超级大国。在此基础上,不管采取何种手段,高呼何种口号,比如宗教、联姻、继承权,以及后来逐渐升级了的为正义、为和平、为自由民主等,都不过是借口罢了。

当然,这只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还有“二般”情况。

在欧洲大陆东边,长期以来有一个总想趁机占便宜的国家,那就是沙皇俄国;而在欧洲大陆西边,长期以来也有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国家,那就是英格兰;而在欧洲大陆内部,则有一个梦想上帝之光普照全球的组织,那就是罗马教廷。

这三方势力,你要说它们是欧洲大陆的一分子吧,它们永远不想让欧洲人民拥有和平;你要说它们不是欧洲大陆的一分子吧,它们随时随地可能介入欧洲大陆事务,分分钟都要跑过来分一杯羹。只是欧洲大陆的事,跟它们又确确实实是若即若离。肉体上,沙皇俄国与英格兰距离欧洲大陆中心还离得很远,只要它们愿意,大可以关起门来不闻不问,坐山观虎斗;而精神上,只要罗马教廷愿意,它也大可以把尘世间的纷争放在一边,只专心宗教事务。

意大利战争,只不过是我们所简单概括的欧战模式的第一次上演。

从此之后,欧战进入了一个程式化的死循环中。

对于当时的法国来讲,欲征服欧洲,先要征服意大利;对于当时的欧洲诸国来讲,就是要阻挡一个超级大国法国的出现;对于教皇国来说,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法国人独霸欧洲,维持教皇国在意大利甚至于整个欧洲的特殊地位。

这是意大利战争开打之前的最基本利益分歧。

意大利战争是一场十分漫长和复杂的消耗战,这场仗从公元1494年开打,一直持续到了1559年。在长达六十多年的岁月里,战争被分成了八个阶段,整整跨越了两代人的时间。这期间,意大利诸邦的众多小国,居心叵测的教皇国,还有来自欧洲大陆各方的各路势力,都被卷入其中。并且在外部势力的左右之下,在很多时候意大利诸邦都在首鼠两端。这一阶段的战争我们是朋友,下一个阶段的战争我可能就会跟别人结盟对付你。

就拿威尼斯共和国为例来说吧。

战争开始的公元1494年,法国人入侵那不勒斯阿拉贡王朝,威尼斯共和国作壁上观,乐观其成。但到了法国人在那不勒斯得手,威尼斯共和国感到恐惧,于是又于1495年号召意大利诸邦创建了反法的“威尼斯联盟”(anti-French League of Venice)。这个联盟联合了教皇国、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佛罗伦萨共和国甚至还有日落西山的热那亚共和国等意大利主流邦国。并且在外部,威尼斯联盟还包括了神圣罗马帝国以及西班牙阿拉贡王朝。

于是,在公元1496年,法国人又灰溜溜地撤出了那不勒斯。

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于公元1498年,这一年仅仅二十八岁的查理八世驾崩。

其实两边押宝的不仅是威尼斯共和国。

米兰公国更加令人啼笑皆非。

最早引狼入室的,其实就是米兰公国。米兰公国与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威尼斯共和国之间的矛盾重重,米兰公国感受到了浓浓的敌意,才主动邀请法国人进入亚平宁半岛教训那不勒斯。

但之后法国人耀武扬威,追悔莫及的米兰公国又投入到威尼斯联盟的怀抱。

第一阶段,表演得有点出格的米兰公国,最终为自己招来了灭国之祸。

查理八世英年早逝,死后无子,按照《萨利克法典》没法让自己的女儿继位,无奈只好传位给自己的堂叔路易十二(Louis XII)。而且这位堂叔,不仅仅是继承了法兰西的锦绣江山,而且还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娶了查理八世的年轻媳妇为妻。

这事,不得不说是干得漂亮。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路易十二的祖父,是查理八世曾祖父的亲弟弟,按照法兰西比较苛刻的继承法,这样的关系实际上已经不能算是一脉贵族了。又因为路易十二原来是奥尔良公爵(Duke of Orl é ans),所以有时候,欧洲史学家认为此时此刻的瓦卢瓦王朝已经不复存在,而是代之以“奥尔良王朝”(House of Orl é ans)。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依然认为这仅仅是瓦卢瓦王朝的奥尔良支系。

王位虽然易手,但法国人对意大利领土的渴望并没有改变。

公元1499年,路易十二南下意大利,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临阵反水的米兰公国。同一年,米兰公国灭国。

自此期间,我们的主人公威尼斯,这一次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法国一边。

随后,法国人南下攻打那不勒斯。

第二阶段的意大利战争,打到了公元1504年,虽然在这期间路易十二团结了大多数的包括教皇国在内的意大利邦国,共同对付西班牙阿拉贡王朝,但最后依然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