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艳后(1 / 1)

前有富尔维亚,后有屋大维娅。无论谁,都拴不住安东尼的狂野之心。

安东尼的心中所爱,显然是另有其人。

让安东尼欲罢不能的那个女人,叫作克娄巴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 Philopator)。

克娄巴特拉是当时的埃及女王,也是托勒密王朝的当家人。

当年横行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大帝暴死,马其顿帝国偌大的版图被一分为三。埃及总督托勒密(Ptolemy I Soter)自行宣布称王,建立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托勒密王朝传了两百多年,也就传到了克娄巴特拉的手中。

要说克娄巴特拉的王位,原本要和自己的同父异母弟弟托勒密十三世(Ptolemy XIII)共享。因为根据托勒密王朝的祖制,克娄巴特拉的老爸托勒密十二世在去世之前,要求克娄巴特拉和托勒密十三世结为夫妇,并在此后共同执掌朝政。但姐弟两个后来并没有按照剧本设定,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恰恰相反的是,因为利益和立场的不同,两个人之间爆发了内战。

内战开始,弟弟先拿下第一局,将姐姐赶到了叙利亚。

就在两个人剑拔弩张的当口,同时代的恺撒,以雷霆万钧之势越过卢比孔河,并在法萨卢斯之战中大败庞培。庞培亡命地中海,恺撒千里追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ria)。当时的托勒密十三世杀掉庞培,将人头献给了恺撒。

这件事,并不符合恺撒的一贯作风,托勒密十三世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恺撒很少对政敌斩尽杀绝,况且庞培还曾经是跟自己齐名的三巨头之首。

在这个时候,二十一岁的克娄巴特拉,一不做二不休,吩咐自己的手下人,把自己包在了一床毯子中,送进了恺撒的军营。年过半百,戎马倥偬的恺撒,最终被异国情调而又美艳不可方物的克娄巴特拉所征服。

在恺撒的支持下,克娄巴特拉赢得了内战的全面胜利,托勒密十三世最终死在了乱军之中。美人在侧,恺撒并没有选择立刻离开埃及,也没有选择把埃及变成罗马共和国的一个行省。烽火连三月的日子里,恺撒选择把军国大事放在一边,和克娄巴特拉双宿双飞地腻乎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克娄巴特拉怀孕,并成功地为恺撒生了一个男娃——小恺撒(Philopator Philometor Caesar)。从法理上来说,这个小恺撒实际上是非婚生子,也就是私生子。

当然在这一时期,为了掩人耳目,克娄巴特拉还扶持了自己的另外一个弟弟托勒密十四世(Ptolemy XIV)做傀儡,二人结为夫妇,共治埃及。但实际上,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托勒密十四世本尊,以及克娄巴特拉,双双不在埃及,而是生活在罗马。

直到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

曾经幻想过陪同小恺撒在罗马城长大成人,并帮助老恺撒共同治理地中海的大好江山的女王克娄巴特拉,终于理解到了现实的残酷。恺撒一死,她和小恺撒在罗马的命运,就如同一叶浮萍。

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克娄巴特拉带着小恺撒返回了埃及老家。在离开罗马城之前,女王杀掉了那个可怜的弟弟托勒密十四世,并在埃及立小恺撒为托勒密十五世。

公元前41年夏天,时年三十八岁的女王特娄巴特拉,等来了她生命中的另外一位大英雄——安东尼。当时的内战告一段落,安东尼来到埃及调动当地资源,准备东征帕提亚。

然而,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一见钟情,很快就沉醉在了女王的温柔乡里,不知归途。而且两个人的风流韵事,持续不断地传到罗马,并成为罗马人民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件事情,让屋大维有了揶揄安东尼的口实,并且借助舆论和媒体的力量,将安东尼的形象极尽丑化。据后世的史学家们分析,当时安东尼的老婆富尔维亚起兵对付屋大维,很有可能是因为嫉妒克娄巴特拉而一时冲动。她想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看看到底安东尼是否会对自己见死不救。

如果从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么也就不难解释富尔维亚为什么会在起兵初期,打出了粉碎三巨头的名头。

然而,富尔维亚的赌局,其实是一场死局。

最终富尔维亚战败,流亡途中死在了巴尔干,而她日思夜想的老公安东尼,则在罗马城下,和屋大维达成了和谈。并且就在富尔维亚死后,安东尼很快就又迎娶了屋大维娅。

当然,同为政治联姻,屋大维娅也没有比富尔维亚强到哪里去。

背井离乡到雅典,准备同安东尼过日子的屋大维娅,最终还是摆脱不掉独守空房的命运。婚后为安东尼连续生了两个女儿的屋大维娅,绝望地看着安东尼再一次转身向东。女人们的战争,获胜的一方总是克娄巴特拉。

当然,在屋大维娅的斡旋之下,安东尼和屋大维曾经在公元前38年达成过一次协议,将三巨头的协议在纸面上又延长了五年。就在公元前37年,东征帕提亚回到埃及的安东尼,索性一纸休书,跟屋大维娅断绝了关系。

安东尼休掉屋大维娅,从明面上来看,可以认为是安东尼沉迷于与埃及艳后的甜蜜爱情,当然也可以顺势理解成安东尼的喜新厌旧。然而,我们站在政治的角度来看,未必如此。对于安东尼来讲,他应该能够猜到屋大维可能会有朝一日对他动手,因此埃及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他和埃及艳后的小爱巢,也很可能是安东尼的最后一个栖身之地;而对于埃及艳后来说,她同样是个精明的政治人物,她不可能坐任安东尼脚踩两只船,一面和屋大维藕断丝连,一面又能在埃及呼风唤雨,世界上绝对没有这样免费的午餐。

退一步讲,安东尼和屋大维娅早日划清界限,对屋大维娅的人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安东尼自己背井离乡,投身政治,而让屋大维娅获得生命中的自由。并且与此同时,两个人的两个女儿,大安东尼娅(Antonia Major)和小安东尼娅(Antonia Minor),也能够在罗马平安长大,避免未来可能的战火摧残。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况且,多年以后,安东尼的一点残念,也确实被证明是无比英明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后文还会涉及。

即便再退一步,当年屋大维无缘无故休掉了安东尼的继女克劳蒂娅,而且还导致了富尔维亚发动了一场战争,并搭上了富尔维亚的生命。如今时过境迁,安东尼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算不得什么罪无可恕。

唯一的亲姐姐被抛弃,屋大维感到怒不可遏。

如果说,不管不顾地跟埃及女王苟且,留下屋大维娅守活寡这事还算可以忍受,但无缘无故地将屋大维娅像丢垃圾一样丢掉,这事已经触及了屋大维的底线。对于这位安东尼,他忍了太久了。

其实,屋大维的怒不可遏未必是真的。但借题发挥,终于找到和前姐夫翻脸的借口的愉悦感,一定不是假的。

屋大维对安东尼的宣传攻势开始了。

在屋大维的口中,安东尼是个只懂打仗的土鳖,被女人耍得团团转的花痴,还是个剃发易服、背叛了罗马人民的行为艺术家。于是,新一轮的花边新闻潮水般涌进了首都罗马,各路狗仔队纷纷深挖安东尼和埃及艳后的新鲜八卦。

安东尼当然也没有示弱,既然体面贵族的口水战,已经堕落到了泼妇骂街,那也没有什么好忌讳的了。安东尼宣布自己手中的小恺撒,才是根正苗红的恺撒继承人,而罗马城中那个冒充恺撒的人,只不过是鸠占鹊巢。而且像屋大维这样的暴发户,也不足以领导罗马人民。

双方你来我往。

但把持话语权的,当然是控制了首都舆论界的屋大维。

抛开当年政治宣传的因素以及历朝历代历史教科书的误读,安东尼真的是个玩世不恭,没有头脑的武夫吗?

显然不是。

安东尼,绝对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