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三国归晋(1 / 1)

咸宁六年(280)三月,东吴丞相张悌等人渡过长江,包围了王浑的部将都尉张乔。当时张乔手下只有七千人,他关闭了营垒请求投降。诸葛靓想把他们都杀了,张悌劝阻道:“强敌还在后面,不要做这种无谓的事情,再说杀降兵降将也不吉利。”诸葛靓道:“这些人只是假装投降拖延时间罢了,此时不除掉定有后患。”张悌不听,仍旧接受了降书,并命张乔部队就地驻扎。

张悌大军继续前进,不久遭遇了晋朝的扬州刺史周浚率领的部队,两军列队对峙。东吴大将沈莹亲自领精锐敢死队员五千人,对晋军发动猛烈冲锋,一连三次,但晋军顽强地顶住了攻击,岿然不动。沈莹一看晋军防守有方,一时攻不下来,而此时东吴士兵已经士气低落,军容不整,无奈只得后退。晋将军薛胜、蒋班瞅准时机反攻过来,吴军抵挡不住,溃不成军,四散奔逃,无论沈莹怎么喝止都没有用。这时,假降的张乔又从背后杀过来,在板桥(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区)大破吴军,斩首无数。

诸葛靓带了几百名亲兵逃走,走了一段没有看见张悌,便派人去接应。不想前去接应的人见到张悌后,张悌不肯走,诸葛靓又亲自去接他,张悌还是不走。诸葛靓着急道:“存亡自有天数,非一人之力,为什么你非要求死呢?”张悌流泪说道:“仲思(诸葛靓的字),今天是我为国殉难的日子。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被你家丞相(指诸葛瑾)赏识提拔。我常常怕我死得没有意义,辜负了先贤的知遇之恩,现在我能以身报国,还有什么可遗憾的!”诸葛靓再三想拉他走,还是拉不动,只好流泪与他辞别。走出一百多步远,诸葛靓回过头再看张悌时,他已经被晋军乱刃杀死。这一仗,包括孙震、沈莹等将领在内的七千八百人全部被杀。

丞相被杀,东吴举国震动,一片哗然。

当初,司马炎下诏命王濬攻下建平郡时,要他接受杜预的节制调度,攻打建业时,则要他接受王浑的节制调度。王濬舰队挺进西陵,杜预写信对他说:“你已经摧毁了敌人的要塞,应立即直取建业,把吴人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然后班师回京,这是旷世奇功。”王濬见信后非常高兴,把杜预的信派人呈送给司马炎。

扬州别驾(辅佐刺史的官)何恽对刺史周浚说:“张悌率领的东吴主力已经被歼灭,现在王濬也攻下了武昌,正乘胜前进,东吴败迹显露。我建议我们应当立即领兵渡江,直指建业,到时候就可以不战而胜,捉拿孙皓。”周浚赞赏何恽的计谋,让他去报告安东将军王浑。何恽说:“王浑不懂得把握战机,谨小慎微,所以他肯定不会听从我们的意见。”周浚坚持要向王浑禀告,王浑的回答果然不出意料:“我接到的皇帝命令,只是让我驻扎在长江以北,以便抗击吴军,并没有让我轻易进兵。而且陛下命令王濬接受我的调度,你们应该马上准备好船舰,等到王濬到来,再一起进发。”何恽说道:“王濬远征万里,屡破强敌,离建立奇功只差最后一步,却来受您的节制,这样的事情闻所未闻。况且您为上将,应该相机而动,不能事事都等着皇帝命令。现在渡江,完全有把握取胜,如果坐失战机,反而徒留遗憾。”王浑仍不肯接受建议。

王濬的舰队从武昌顺着长江直接向建业进逼,孙皓派遣游击将军张象率领舟师一万人抵抗,但张象已经被吓破了胆,看见王濬的旌旗后就投降了。这时候,江中布满了身披铠甲的王濬士兵,他们铠明甲亮,旌旗招展,声势威猛,东吴人民惊恐不已。

王濬等几路晋朝兵马都在向建业推进。孙皓一看大势已去,与其被屠杀灭族,不如主动投降,于是他采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人的计谋,分别派遣使者向王浑、王浚、司马伷奉上书信请求投降,印玺则送到琅琊王司马伷手里。

三月十五日,王濬的舰船抵达三山,王浑派信使邀请王濬过来议事,要求他暂停前进。王濬的舰船部队正乘风破浪直逼建业,他回复王浑说:“船正顺风而行,根本停不下来。”当天,王濬的八万精兵乘着相连百里的战船,伴随着震天响的擂鼓声、呐喊声进入了石头城(建业西北)。孙皓脱光上身,双手绑在背后,抬着棺材到王濬军营投降。王濬命人为孙皓松了绑,烧了棺材,请他进大营相见。

从公元195年孙策创立江东大业,到孙皓出降的这一年,孙家在江东的统治共延续了八十五年。王濬接收了吴的地图和户籍册,共计四州(交州、广州、扬州、荆州)四十三郡,五十二万三千户,男女老幼共二百三十万,士兵二十三万名。

对于这段历史,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洛阳得到孙皓投降的消息后,万民沸腾,大家都涌上街头敲锣打鼓地庆祝,城内热闹非凡。文武百官穿戴整齐到金銮宝殿向晋武帝司马炎道贺,司马炎手拿酒杯,眼含热泪,感慨万千。这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羊祜,他对群臣说:“这应该归功于羊祜啊!”

咸宁六年(280)四月二十八日,司马炎封孙皓为归命侯。四月二十九日,改年号为“太康”,这一年就是太康元年了。

古代皇帝有的喜欢改年号,让我们后人不胜其烦,比如刘禅改了四个年号,孙皓改了八个年号。历史上改年号最多的是唐朝的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三年,改了十四次年号。而最让人省心的还是清朝的康熙,一个年号用了六十一年。

面对这样一件大喜事,司马炎特批全国人民不用劳动,大吃大喝欢庆五天。为什么是五天?大概和五行有关吧。他派使节到东吴旧地进行安抚,废除东吴时期苛政,一切精简行事。原东吴的刺史、太守以下官员,均可原职不动。

琅琊王司马伷派人“护送”孙皓和一班东吴皇族前往晋朝首府洛阳,于五月一日抵达。孙皓和前太子孙瑾把泥涂到头上,把双手绑在身后,来到东阳门。司马炎派谒者(负责皇家礼仪的官员)解开他们的绳索,赐给孙皓衣服、车辆以及农田三十顷(三千亩),许诺每年给他谷米五千斛、钱五十万、绢五百匹、丝绵五百斤;任命孙瑾为中郎,其他封亲王的皇子都为郎中;原将领和东吴名士都予以擢升;孙姓皇族和孙皓一同来到洛阳的,免除田赋捐税十年;江南人民免除田赋捐税二十年。

五月四日,晋武帝司马炎出席在金銮宝殿上举行的受降仪式,参加仪式的还有晋朝的文武百官、邻国使者和国子学学生等。

司马炎宣孙皓和随行的高级官员上殿。孙皓登上大殿,跪倒向司马炎叩头,司马炎对孙皓说道:“朕设的这个座位已等待你很久了。”孙皓回答说:“我在南方,也设了座位等待陛下。”司马炎让孙皓平身。

贾充问孙皓:“听说你在南方,喜欢挖人的眼珠,剥人的脸皮,这是哪一等级的刑罚?”孙皓回答:“为人臣子的杀了他的君王,或是邪恶不忠之徒,就应处以这种刑罚。”当年贾充命成济杀死魏帝曹髦,此时知道这是在讽刺他,非常羞愧,脸一红,瞬间沉默了,而孙皓面无愧色。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汉灵帝光和七年(184)黄巾大起义开始算起,到本年(280),时间已经过去近百年,中国重归统一,西晋也成为中国古代史上九个大一统的王朝之一。它的领土东到朝鲜中部,西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到越南中部,北到瀚海沙漠群。西晋统一全国时候的人口总数约是七百六十七万,而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的人口数是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从数字上可以看到,自东汉末年国家战乱以来到西晋再次统一全国的近百年时间里,人口经历了巨大的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