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晋立国 第一节 西晋建国(1 / 1)

西晋是由司马家族建立的,关于司马这一姓氏的来源,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讲:当颛顼(Zhuānxū,上古部落首领)统治天下时,任命南正(官名)重主管观测天文现象,北正(官名)黎主管地面人事。尧舜时期,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这两项事务,一直到夏、商之时。周朝的程伯休甫是黎的后代,周宣王时,程伯休甫出任大司马(主管军事)一职,因平定徐方有功,被赐以官职为姓,因此他们一族后来就改姓“司马”了。

楚汉之际,司马卬(?—前205)为赵国的将领,与诸侯军一同讨伐秦国,平定河内。公元前206年二月,司马卬被项羽立为殷王,建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后来他又投降刘邦,都城随之迁往河内温县(今河南焦作市温县)。

司马卬的第八世孙名司马钧(?—115),司马钧生儿子司马量(生卒年不可考),司马量生儿子司马隽(jùn,113—197),司马隽生儿子司马防(149—219)。司马防做官做到尚书右丞,也就是尚书省的副秘书长,这个官可不算小了。

东汉熹平三年(174),当时二十六岁的司马防举荐了二十岁的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分管辖区治安的官员)。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被封为魏王,他感念当年司马防的举荐之恩,专门大摆宴席宴请司马防。

席间酒至半酣,曹操笑着问司马防道:“恩公看我现在还能当个尉官吗?”

司马防赶忙回答:“当年我推荐您的时候,您是当尉官的合适人选,现在再做尉官,就大材小用了。”

说罢,两个人对视了一下,哈哈大笑。

司马防一共有八个儿子,大儿子叫司马朗(171—217),字伯达;二儿子叫司马懿(179—251),字仲达;三儿子叫司马孚(180—272),字叔达;四儿子叫司马馗(生卒年不详,下四人同),字季达;五儿子叫司马恂,字显达;六儿子叫司马进,字惠达;七儿子叫司马通,字雅达;八儿子叫司马敏,字幼达。因为他们的字里都有个“达”,所以号称“八达”。

司马懿在弟兄八人中才能是最突出的,年轻时候就有比较好的名声。但具体他做了什么事情,比如像曹植七岁作诗、王戎七岁识李、司马光七岁砸缸之类,让大家觉得他自小就是个人才,从史书里是找不到的。史书里的说法比较笼统,《晋书》里只是说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司马懿的名声传到了曹操的大谋士荀彧那里。正是用人之际,荀彧就向曹操推荐了司马懿。曹操得知司马懿是司马防之子,为了向司马家报恩,也为了收揽人才,便派人前去司马家,征召司马懿。

司马懿一开始不愿去,装病骗过了来人。后来曹操下令说,若他再不出山做官,就把他关进监狱。关进监狱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得已,司马懿来到曹操麾下。

最初司马懿为什么要谢绝曹操的征召,原因众说纷纭。一个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司马懿尊奉儒教,而曹操的做法打破了儒教的规矩,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曹操先后发出求才三令,明确说明,来投奔他的人即便有道德瑕疵(如“盗嫂受金”“不仁不孝”等)也没有关系,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得到官职,一时间曹操手下人才济济。纵观整个曹操时代,司马懿也只是寂寂无闻,但后来曹操把他放到曹丕那里做事,这为以后司马懿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去世。当年的十月,他儿子曹丕篡汉称帝,建立了魏国,史称曹魏。曹操虽然不在了,但曹家掌权的大将军曹仁、曹休、曹真均健在,司马懿依旧只能靠边站。魏黄初四年(223),曹仁去世。黄初六年,司马懿被任命为抚军大将军。黄初七年,曹丕去世(年四十),其子曹叡继位,为魏明帝。

太和二年(228),曹休去世,三年后,曹氏的最后一根顶梁柱曹真也死了。明帝曹叡提拔司马懿接替曹真的位置,用以对抗蜀汉诸葛亮。这时候不得不让人感叹一件任谁也改变不了的事情,那就是命!司马懿真是命大,从曹操手下逃过一劫,又熬走了曹家的数个精英,想不成功都难。

其实司马懿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但他有别的克敌策略:打不过就不出去打,一个字——拖。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含恨病逝在五丈原,年五十四岁。此时的司马懿已经五十六了,他又熬走了比他小两岁的“神人”诸葛亮。曹魏景初二年(238),司马懿率军讨伐反叛的辽东公孙渊,大胜,进一步立威朝野。景初三年正月,曹叡去世,只有三十六岁,他临终前把小皇帝曹芳托付给了司马懿和曹家的代表人物曹爽(曹真之子)。

一开始,曹爽也很尊重司马懿,把司马懿当作父辈看待,遇事会先向司马懿请教,征求他的意见,不敢擅自做主,两个人的合作还算愉快。可是,自打曹爽任用了当时的名士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等人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曹叡在世时,厌恶何晏等人浮华不实的做派,坚持不录用他们,但曹爽和何晏他们关系很好,辅政后就立即擢升了他们的职务,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心腹智囊。在何晏等人的谋划下,司马懿的权力被逐步架空。后来曹爽给了司马懿太傅的荣誉头衔,彻底剥夺了他的兵权。

面对曹爽集团咄咄逼人的架势,司马懿选择了忍耐,并且是一忍再忍。曹魏正始八年(247)五月,司马懿声称有病,离职休养,不再参与朝廷事务。不过这只是表面的假象,他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正在暗地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正始十年(249)正月里的一天,是先帝曹叡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曹芳带领曹爽和包括曹爽几位兄弟在内的众多官员悉数出城,拜祭埋葬曹叡的高平陵。司马懿一看难得的机会来了,便利用司马师豢养的三千死士,迅速控制了京城,之后设计诛杀了优柔寡断的曹爽兄弟,又处死了何晏等人。

曹魏嘉平三年(251)八月,七十三岁的司马懿去世,皇帝曹芳任命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接掌了兵权。嘉平六年(254)二月,司马师废掉曹芳,另立曹髦为帝。

正元二年(255)正月,司马师去世,他弟弟司马昭接掌了兵权。甘露五年(260)五月,在二十岁的年轻皇帝曹髦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突然爆发。“挟天子以令天下”明明是他曹家祖辈擅长的事啊,如今他竟反遭司马氏所制,这让人怎么受得了!

曹髦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召集了侍中王沈等几百号人,擂鼓呐喊着冲出宫门,准备去杀司马昭。王沈本要劝阻,但曹髦不听,王沈便偷偷溜走,去给司马昭报信,司马昭得信后做了充分的防备。曹髦率领人马一路往外闯,可还没有见到司马昭,就被司马昭派出的贾充命令手下成济杀害了。曹髦死后,司马昭迎立了曹奂(本名曹璜)为帝。

景元四年(263)八月,曹魏大将钟会、邓艾等灭了蜀国,这当然是司马昭的命令。当伐蜀之战捷报频传的时候,魏帝曹奂提拔了司马昭的职位,将他由大将军擢升为相国、晋公,加九锡。所谓“九锡”,就是九赐,一是赐车马,二是赐衣服,三是赐乐章,四是赐朱红色大门,五是赐斜坡台阶,六是赐虎贲百人,七是赐武器,八是赐大旗斧钺,九是赐祭祀用的酒。王莽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得到九锡的大臣,后来他篡夺了汉室江山。“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王莽之后,每当有权臣要篡位时,总是以得到九锡为先决条件。

景元五年(264)三月,曹奂封司马昭为晋王,并将他的采邑增加到了二十个郡。下一步,由曹魏过渡到晋朝的“禅让”似乎就要瓜熟蒂落了。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司马昭病了,而且一病不起。

曹魏咸熙二年(265)八月九日,司马昭去世,年五十五。三十岁的世子司马炎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成为新的晋王,担任相国,把持朝政。

司马炎对帝位也一样垂涎三尺,但他不能硬抢,硬抢要在历史上留下恶名,是很丢份的。他需要“吹鼓手”为他造势,而此时朝堂上善于察言观色的官场老手也是不缺的,他们只缺一个由头。

同年(265)八月,襄武县很多人都说见到了巨人,身高三丈多。那时候的三丈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两米二,和姚明的身高差不多。巨人脚印长三尺二寸,满头白发,戴黄巾,穿单衣,拄着拐杖高声呼喊:“今年就要太平了!”于是高官何曾、裴秀、王沈等抓住机会,联名上书,劝司马炎顺应世事,早登大位。

何曾是司马炎封国晋国的丞相,关于他的详细事迹,后面再讲。裴秀,我国古代著名的地图学家,可能有人会对这个名字很熟悉。他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闻喜裴氏是中国古代史上出一品官最多的家族,就算是“旧时王谢堂前燕”中提及的琅琊王家和陈郡谢家,也只能往后排。裴秀出生于曹魏黄初五年,也就是公元224年,他爷爷裴茂是东汉的尚书令,爸爸裴潜是曹魏的尚书令。裴秀八岁就能写文章,也是个神童级的人物,为官后屡次升迁,到这个时候已经晋封为侯。当年司马炎展示了自己的一袭拖地长发,征服了裴秀,裴秀遂成为司马炎的忠实粉丝,在司马炎被立为世子的过程中有过贡献。王沈,少年丧父,由叔叔王昶(chǎng)养大,王昶当年由司马懿推荐为官,后位列三公。王家和司马家一直关系甚密,王沈还曾经向司马昭告密,导致曹髦被杀。

此时的曹魏皇帝曹奂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与其被赶下来,不如体面下台,于是他命太保郑冲呈上了进策书,劝司马炎顺应天命,登上帝位,安定天下。司马炎假意推辞一番,何曾等人当然要坚持,司马炎也就顺势接纳了大家的意见。

曹魏咸熙二年(265)十二月十三日,曹魏帝曹奂把帝位禅让给了晋王司马炎,曹魏灭亡,晋朝建立,史称西晋。曹魏从公元220年建立,共有五任皇帝(即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立国四十五年。此时回首四十五年前,我们会发现晋代魏和魏代汉的情境是何等相似!就连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协和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曹奂的结局都一样,他们都是自然死亡。

有感于这两段“禅让”历史,我写了小诗一首:

魏文晋武论短长,刘协境遇似曹璜。

禅让本是美誉事,始自王莽已走样。

宫殿有了新主人,原主人曹奂就要挪位了。十二月十五日,他暂时搬到了金墉城。这里是洛阳城西北角的一座离宫,为魏明帝曹叡所修建,后来成为关押犯错的、被罢黜的皇帝、皇后、宗室亲王、王后等的场所,以后我们还要多次提到这个地方。

曹奂出城时,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太傅司马孚为他送别。拉着曹奂的手,他老泪纵横,说:“我到死的那一天,仍会是曹魏忠贞不贰的臣子。”

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确实始终忠诚于曹魏。当年曹髦被杀的时候,慑于司马昭的**威,无人敢去哀悼,但司马孚敢去,他不但去了,还趴到尸体上放声大哭。司马孚为人温和,敦厚正直,生活节俭,不仅在当时享有美誉,也是司马懿弟兄八个中后世评价最高的一个。他在九十三岁时去世,即便放在如今,也绝对算得上是个“寿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