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代中期著名散文家,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时人称之为“今之欧阳修”。
在文学方面,嘉靖年间出了三个大家,并称为“嘉靖三大家”,一位是唐顺之,一位是王慎中,一位就是这位“明朝欧阳修”。
后世则公认他为“明文第一”。
他叫归有光。
01 连考五次乡试次次落榜
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今江苏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其著作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据《明太仆寺寺丞归公墓志铭》载,归有光出生于明武宗正德元年,其家族在当地赫赫有名,是个大族,可惜到了他这一代,已经衰败得不像样子,与一般穷苦人家无异了。
归有光则更惨,八岁的时候,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就走了,把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丢给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的丈夫。
作为一个贫穷的县学生,归有光的父亲连养活他们都差点没做到。
归有光年纪虽小,但贫穷的家境让他明白,只有发奋读书,今后才有饭吃,才是改变命运的途径。
既然之后在文学上有那么大的成就,人们还把他与欧阳修相提并论,那么他一定天赋异禀,智商非同一般。
的确是这样,自幼“明悟绝人”的他,九岁就能写文章,十岁时写的一篇千字文《乞醯论》,令当地许多文化人自叹不如。
这样的天才,赶紧去考功名啊,一定考得上的,许多比他差几条街的,都考上了。
当然得去,他奋斗的目的,不就是这个吗?而且第一次应童子试那年,他才十四岁,二十岁时考了个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
不承想,“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的归有光,信心满满地到南京参加乡试,却出人意料地铩羽而归。
而且那以后,“铩羽而归”四个字,仿佛刻在了他身上,如影随形,怎么也摆脱不了。
之后连续五次上南京应试,次次铩羽而归,盘缠全都白花了,扔到水里,泡泡都没冒一个!
乡试三年一次,五次就是十五年!
十五年时光,就这样白白逝去了。
真不知道,这漫长的十五年,他是如何度过的,有关史料在提到他这段暗淡的人生时,用了“惨淡经营”四个字。
02 身后站着个好妻子
公元1540年,也就是嘉靖十九年,归有光三十五岁了,再一次到南京参加乡试。
这次终于考上了,而且主考官张治“得先主文而奇之”,竟然视他为国士,在他看来,这个考生不是归有光,是贾谊,是董仲舒,他们又活了——“贾、董再世”。
尽管张治仅把他拔为第二名举人,但在他看来,归有光一定能成为进士。
归有光又是信心满满,当年冬天就雇了一辆马车北上京城。
礼部的会试,将在第二年举行。
据《归太仆赞·序》,“生而美风仪,性渊沉,于书无所不读”的归有光,第一次参加会试,同样以铩羽而归告终。
回去后他把家搬了,不过离家不远,位于嘉定的江边上,继续苦读。
尽管屡战屡败,他心中的那团火,依然很旺盛,毫不气馁。
他一边苦读,一边讲学,由于名气不小,根本用不着打广告,八方学士蜂拥而至,多时竟达一百多人。
一位伟大的女性随之出现了,那就是他的妻子王氏。
除了料理家事,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王氏还带领家里的僮奴去开荒,开了四十多亩,然后种上粮食,没有水源,就用牛车拉水浇地。
除了养活家人,归有光那一百多个弟子的吃饭问题,也基本上靠收获的粮食解决。
身后有如此强大的后盾,归有光什么都可以不管,只管安心讲学,弟子也越来越多。
这个强大的后盾,却不幸于嫁给他的第六个年头去世,留给他的,除了她亲手种植的一棵枇杷树,还有无尽的怀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今已亭亭如盖”——当我们从他的散文名作《项脊轩志》了解到他们的夫妻情深,再读这样的句子,有几人可以忍住盈眶的热泪?
03 巨大的打击接二连三
归有光虽然进士落第,但却名扬海内,连多才多艺、一贯恃才倨傲,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的徐渭,也对他肃然起敬。
《归震川年谱》和《震川先生小传》,都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礼部侍郎诸大绶衣锦还乡,“置酒招乡人徐渭”,一直等到晚上,徐渭才姗姗来迟。
问其缘故,徐渭说,他在路上遇到下雨,到一户人家避雨,看到那户人家的壁门上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归有光今欧阳子也”,他竟然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不停地在牌子下徘徊,口中念念有词,念那牌子上的字,“不能舍去”,所以来迟了。
欧阳子者,人们对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尊称也。
那块牌子,自然是归有光的倾慕者挂的,大才子徐渭看到那块牌子,竟然徘徊不走,当然不是因为牌子好看。
诸大绶虽然是状元出身,但对归有光的了解显然不如徐渭,也许当官的都比较忙,无暇他顾吧。
既然徐大才子如此推崇,一定得好好拜读拜读。
诸大绶命仆人取来归有光的文章,仔细品味,两人边品味边“相对叹赏”,以至于通宵达旦。
然而,人们的赞叹、仰慕,甚至崇拜,都丝毫无助于归有光命运的改变,他穷困潦倒的生活,甚至变本加厉,“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更大的打击,又接踵而至——四十三岁那年,心爱的长子离世;一年后,妻子王氏离世,而她,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归有光不是铁打的,他的意志,却胜过任何钢铁战士,在科举之路上愈战愈勇,三年一次的会试,哪怕一连失败了八次,他依然斗志昂扬,不屈不挠的头颅,从未低下半分!
04 一身傲骨
既然如此有才,归有光的科考、仕途之路,为何如此坎坷?
他的遭遇,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
当时的大环境,堪称“教科书式歪风邪气”。
当时的科场和官场,可以说是一团漆黑,没有后台提携,纵有盖世才华、王佐之才,也没人正眼看你。
对于黑幕,归有光不是不了解,而是太了解,只要他愿意,分分钟就能找到这样的后台,然而,通过歪门邪道跻身仕途,绝对不是他的选择!
对他来说,那不是提携,而是一种施舍,而且是侮辱性的施舍,是嗟来之食。
一千多年前那位路边的饿者,宁愿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他不可能连那位饿者都不如!
甚至有人主动要当他的“后台”,他也不屑一顾,比如在乡试中将他拔为第二名举人、视他为国士的主考官张治,他对归有光后来多次不能中试,既深感惋惜又深感困惑,多次暗示可以提携他,归有光都始终不去见他。
据《归震川年谱》载,明穆宗那时虽然尚未继位,但他身边有一位受宠的宦官,是归有光的铁杆粉丝,以让侄子拜归有光为师之名,多次让归有光进京去找自己。
很显然,那位宦官是想帮他,但遭归有光断然拒绝。
穆宗登基后,那位宦官的权势更大,帮个忙更是不在话下,而且想帮归有光一把的愿望更加强烈,归有光仍然不与之往来。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05 字典里没有“怕”字
命运的手腕,终于没有掰过这个倔老头,据《明史·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五》,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第九次参加会试的归有光,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
那一年,他刚好六十整,满头白发,一脸沧桑。
虽然中了进士,但因是三甲,不能授馆职,归有光被安排到长兴当知县。
长兴县地处山区,典型的穷山恶水出刁民之地,以至于长期没有知县,什么事都由胥吏说了算,小小的胥吏,成了事实上的知县。
这些公职人员别看官儿不大,却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豪门大族与之勾结,狼狈为奸,欺压百姓,而且盗贼横行,民不聊生。
这样的地方,与人间地狱何异?好心人劝归有光别去上任,等待朝廷给他换个好地方,归有光微微一笑,毅然赴任。
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怕”字。
赴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接着是收拾恶吏,平反冤狱。
当时被无辜关进监狱、判死刑的百姓,多达两百余人,经过审理,查清事实后,都得到了平反和释放。
那些欺压百姓的恶吏,自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样一来,老百姓倒是高兴了,归有光却冒犯了豪强和大吏,这些“背后有人”的牛人,要想把他赶走,是手到擒来的事。
1568年,六十三岁的归有光被调任顺德府通判,管理马政。
06 拼命阅读重病不治
按照明制,让进士出身的人去管畜生,是一种重抑,对当事者来说,则是一种侮辱,士可杀不可辱,这个官,不当也罢!
异常愤慨的归有光,连上两疏要求辞官,都被朝廷有关部门压下——好不容易有了个侮辱你的机会,岂能放过,你还是乖乖地去与畜生为伍吧。
归有光虽然有脾气,但也是个讲规矩的人,辞官不成,只好去上任,而且虽然心中极为不满,干起工作来还是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并且利用自己的特长,广泛收集资料,查阅史籍,编写了一部完整的《马政志》。
据《明史·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五》,直到隆庆四年(1570),归有光才经大学士高拱、赵贞吉推荐,升为南京太仆寺寺丞。
之后,极为赏识他的首辅李春芳又把他留在内阁,让他执掌内阁制敕房,负责纂修《世宗实录》。
直到那时,归有光才有了个像样的职位和身份。
老来“显达”,不亚于老来得子,归有光高兴得像得到一颗糖的娃娃,笑得合不拢嘴。
实际上,他更在乎的不是官职和身份地位,而是内府那些藏书,其中很多堪称秘藏,是他以前从未读到过的,从此他可以尽情阅读,以增长自己的学识。
谁承想,那些秘藏却把他害了,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阅读,很快搞垮了他的身体,仅仅一年之后,他就重病不治,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