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1年,西周首都镐京被犬戎联军攻破,新任天子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秦襄公率领大军,一路护送平王。由于护驾有功,被封为伯爵。秦襄公的座驾从大夫的三驾马车升级到诸侯的四驾马车。
秦襄公在护送周平王去洛邑的路上,大开眼界。他原以为镐京周边的王畿地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地方。但来到洛邑后才发现,这天下是如此广阔,中原是如此富庶,自己只是生活在天边一个小角落里的井底之蛙。
完成护送任务的秦襄公,马上就要回老家了。临行前,他站在洛邑城外,仰望着这座雄伟的都城,那里面有象征天命的九鼎。他又向东远眺,在东方的尽头,有一望无际的大海,而那里的海滨才是秦人的老家。
秦襄公突然有了逐鹿中原,到东边看大海的狂想。但他还是摇了摇头,心想现在还是洗洗睡吧,回家抢地皮要紧。走之前,周平王曾许诺秦襄公,岐山以西的地方都归你,打蛮夷打得好的话,原来王畿之内的岐丰之地也归你。周平王许诺的这一大块地,被称为雍州。周平王讲得很轻松,实际上这些地都被犬戎占领了,秦襄公想要这些地,只能从犬戎嘴里抢,这难度不亚于虎口夺食。
匆匆回去后的秦襄公,杀牛宰羊祭祀天地,正式建立大秦国。秦襄公与戎人疯狂地争夺地皮,也同祖先一样战死沙场。秦襄公虽然死了,但是他东进的梦想却传给了他的后世子孙。历史的长河浩浩****,十几年、上百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一个国家要有梦想,万一梦想实现了呢!即使这代国君没有实现梦想,没准后代国君实现了呢!秦襄公的梦想,在五百多年后,由他的后世子孙嬴政,以皇帝而非国王的身份实现了!
秦襄公死后,儿子秦文公即位。
秦文公这个人有一大爱好,就是打猎。他有一次带着七百多号人,浩浩****地去东边打猎。有的人打猎,完全是为了玩,而秦襄公却是一边打猎玩,一边把大事办了,这件大事就是迁都。秦国要发展,不能老是偏安一隅,要向富庶的东方发展。
秦文公一边打猎,一边观察山川水势,发现汧渭之会(汧水与渭水会合的地方,今陕西眉县附近)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旁边就是岐山,是西周王朝起家的龙兴之地。
那里还有一个比金山银山更值钱的资源,就是周余民(周朝遗民)。任何朝代,左右国家发展的,不是武力,不是金钱,不是宗教,而是人才!周余民是珍贵的人力资源,他们个个都是人才,会种田,会造青铜器,更厉害的是他们比秦人有文化。只能怪当时周平王迁都太急,没有来得及通知那里的周人就自己跑了。这一帮周人成了失去爹妈庇护的留守儿童,无依无靠。而周边都是茹毛饮血、虎视眈眈的戎人,没准早上出门种个田,下午就回不来了。
面对汧渭之会这块风水宝地,秦文公立马将其收入囊中,将首都从甘肃迁到这里,从此打开了秦国数百年的东进战略。武力强大的秦人与文化强大的周余民,一拍即合。秦人给周人提供保护,周人对秦人进行文明升级。此后五十年,秦国领土并没有扩大。但是这五十年,却成为秦人发展转型的关键期。
过去秦人没啥文化,经常和戎人打仗,就把文化学习这事给丢了。秦人自从迁都汧渭之后,才发现自己真是个大老粗,除了会砍人、养马之外,啥都不会。人家周人有史官,可以记载历史,秦人自己想记载个什么事,连个识字的人都没有,只能靠嘴巴吹。人家周人谈恋爱,可以唱一首韵味十足、言语优美的情诗,秦人谈恋爱,别说唱情诗了,造个句子都费劲。
周余民对秦人展开扫盲行动,秦国上下从诗、书、礼、乐、法度等方面全盘周化。从此秦人文化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终于有了史官,可以记载自己的历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就是秦人自己创作的著名情诗《蒹葭》。周化后的秦人,自己也可以编写诗歌,谈恋爱的时候也有情调了,既有能征善战的一面,也有温婉动情的一面。
对秦人改变最大的是,周余民把秦人从马背上挥鞭的牧民,改造成拿锄头粪叉的农民。看似秦人武力退化了,其实国力大大提升。过去秦人搞畜牧业为主,来场动物瘟疫,或者一场大雪,牲畜就能死一大片,自己只能喝西北风。现在秦人改种田了,只要自己春种秋收,就能顿顿吃上饱饭,从此秦人养马就成了副业。
汧渭之会那里土地肥沃,但是西周灭亡后,犬戎人经常来骚扰,周余民连正常的生产都无法进行。自从秦人来到这里后,他们用剑捍卫自己的耕地,并在周余民的指导下,合理利用肥沃的土地,农业产量增长惊人,甚至远超东方诸侯国。充足的粮食供应刺激了秦人人口的迅速增长。
为了表达对秦君的感激之情,周余民也谱写了一首诗歌《终南》,来歌颂秦君。在他们眼中,是秦君让他们不再受到蛮夷的侵扰,让他们再次过上了安定生活。《终南》这首诗中,周余民把秦君描写得跟周天子一样。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山上有什么?有山楸和梅花。君王身着锦衣狐裘来到此地,脸色红润如同涂了丹彩,君王果然气度不凡呀!)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亡!
(终南山上有什么?有杞柳和棠梨树。君王身着锦衣绣裳来到此地,身上佩戴的美玉,锵锵作响。祝君王万寿无疆。)
秦人不但转型升级成功,还造就了春秋时独一无二的国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