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我因创作任务得到一次去东北旅行的机会。先后访问、游览了长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哈尔滨、镜泊湖、沈阳、旅大(1)等地。九月底返回北京,为期近四个月。回来以后,深深感谢同志们的关怀和鼓励,把我带回的几十幅不成熟的素材性的东西,作为工作汇报在南京展出,真是既光荣又惭愧,感到很大的不安。

一路上,匆匆忙忙画了百来幅画,观摩、座谈约十来次。不少同志问我:“这些画是怎样画成的?”“现场画的?”“回到旅馆画的?”“画稿勾得仔细吗?”“有没有色彩稿子?”“先画浓的还是先画淡的?”“先用墨还是先敷色?”“勾稿子用什么样的笔?”“‘雨’是怎样‘下’的?”等等有关笔墨、技法的问题。

我初步的、浅薄的体会是,这些全不成问题。各人随自己的方便行事就行。据我所知,有的人喜欢并强调现场写生,有的人就不习惯;有的人画底稿特别仔细,有的人就画得粗糙些,有的就像“张天师的符”,只有自己明白。譬如我自己,显然是属于后一类。我从来没有在现场画过,我的稿子很少完整的,有时比“张天师的符”还要草率,要是日子稍久,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

那么,问题在哪儿呢?我想起了古人说过“意在笔先”的一句话。我认为这句话对画山水的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知道对不对?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比较深,我也喜欢到处谈谈。什么是“意在笔先”呢?就是先要立“意”——首先考虑的是应该画什么,什么主题,内容是什么,把主题内容初步地确定下来,然后动“笔”,才去考虑形式、技法——怎样去画它的问题。一幅画从立“意”到动“笔”的全部过程里面,对画家说来,应该相当鲜明地经过两个——酝酿和制作的阶段。很大程度上它们的主次是相当分明的,先后是不容颠倒的。但必须注意,“意”和“笔”又是不容分割的完整体,是两者的高度统一。既具新“意”,又出以妙“笔”,“笔”“意”相发,才有可能画出满意的作品来。

所谓应该画什么,绝不是说有什么规定,有哪些题目。今天的画家们,谁不一管在手,挥洒自如的呢?我的意思是:当画家们深入到生活里面,面对着今天日新又新、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能够无动于衷、没有丝毫的感受?不能,这是绝对不会的,也是不合常情的。我认为,画家的这种激动和感受,就是画家对现实生活所表示的热情和态度,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另一面也是画家赖以创作,赖以大做“文章”,大显身手的无限契机。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素养、兴趣、爱好乃至笔墨基础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评价也各有差别,正因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擅长和每个人的创造力。

至于怎样去画它,乃是指的从现实生活中在酝酿、确定了主题内容之后,所考虑采取的形式、风格、技法的问题。也就是艺术处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从一幅作品的样式构成来看,仿佛它是独立的、完整的一个处理过程。若是正确地予以理解,那么它不过仅仅是构成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从属并决定于主题、内容的需要和与之相适应的。绘画究竟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之所以成为绘画,就是依靠通过形象的艺术加工,其重要性是不待言的。古人为了画一株松树,尚不惜在深山幽谷之中往来多少年。很显然,笔墨不高,还谈什么艺术呢?但是,它必须从生活出发,从主题内容的要求出发。仅仅认为只要掌握了传统的笔墨技巧便走遍天下,画什么也有办法,果真有此人的话,我想此公的笔墨,也就不容易提高的了。

上面接触到的,是我近年来在外面跑跑所感到的点滴体会,是极不成熟的。为了更好地就教于同志们,故意借这次东北之行的某些画稿,扼要地谈谈制作当时的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