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画,大家能看,看那画里的形象,评头品足,画得“像”些,声名鹊起,于是竖起了名画家的偶像。然而对美的感受与识别,人们的水平千差万别,美盲确乎要比文盲多。耍普及和提高美育,任务何其艰巨。外国传教士郎世宁以西方写实手法的“肖似”来取悦皇帝,其实是蒙骗了无知的皇帝。郎世宁的努力对中西绘画的交流确也起了早期的垫脚石作用,但他无视关键性的审美功能,他不理解东方的审美情致,他只停留在西方审美的低层次上。也许他留下了有文物价值的画图,但他堵塞了中西绘画高层次的审美比较和交流。是彻悟东、西方艺术精髓的林风眠,在审美领域中致全力于结合双方的优点和特色,创造了丰富、新颖的审美境界。他是东方的,也是世界的。他的绘画语言无须翻译,他的作品无须注释,更不用文字的题跋。他在传统绘画中从事形式感的革新,鞠躬尽瘁。

(注:“皇帝”原为“西太后”,本卷根据作者意见改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