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泼冷水,一说到自己的孩子,满嘴都是贬损,好像孩子不是他的一样。

这天,我跟一位男孩儿的妈妈有这样一段对话:

男孩儿的妈妈:我那孩子真是气死我了,平时不好好学习,可是只要学校一组织活动,肯定少不了他。

我:孩子很活跃?

男孩儿的妈妈:岂止是活跃,简直就是疯了!下个星期,学校要举办运动会。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我让他报一项就行了。可是他非要报三项,结果老师还同意了。

我:孩子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不错呀!

男孩儿的妈妈:不是我泼冷水,报这么多有什么用?又拿不了什么奖。再说,就算得奖了又能怎么样?学习成绩还不是照样上不去!

我:其实,你可以借着参加运动会的机会,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泼冷水只会打消孩子做事的积极性,起不到正面效果的。

……

那天,我们聊了很多,这位男孩儿的妈妈会不会接受我的意见,我倒没抱多大希望,因为通过她的语言,我明显察觉到,她对自己的孩子盲目贬低,在她眼中儿子什么都不是。

我要说的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有的喜欢学习,有的喜欢运动,让一个喜欢运动的孩子去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鼓励孩子,而不是贬损和诋毁!

◎“老师,我觉得……更好一些”——主动给老师献计献策

孩子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经常会想出一些好点子,当老师遇到问题的时候,要鼓励孩子主动想办法,为老师提供帮助。这样,不仅是孩子发散思维的好机会,还能让孩子感受到自豪,提高自信心。

幼儿园正在举行自编自讲的故事会。

老师首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一只小猴跑到林子里采蘑菇。”刚说到这里,就有一些小朋友喊了起来:“老师不对,应该是小白兔采蘑菇,小猴应该摘桃子,不会采蘑菇。”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班级里充满生气。

班长佳琪坐在那里想了想,对大家说道:“为什么小猴不能采蘑菇,只有小白兔才能采蘑菇呢?”然后她看着老师说,“老师就不能讲一个小猴采蘑菇的故事吗?”

小朋友们马上又开始叽叽喳喳了,有的小朋友说:“因为小猴不爱吃蘑菇呀!”有的说:“小猴就应该爬树吃果子才对!”……

这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安静下来,微笑道:“你们可以试着动一下脑子,编一个让小猴采蘑菇的故事吗?”

在老师的建议下,小朋友们都开始重新编故事了,有的小朋友说:“小猴想换换口味。”有的小朋友则说:“小白兔和小猴是好朋友,小白兔生病了,小猴才帮忙采蘑菇的……”有的小朋友说:“小白兔过生日,小猴要给小白兔送生日礼物!”

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可是,老师毕竟不是孩子,而且孩子们成长很快,当老师告诉孩子们要举办活动的时候,就要鼓励孩子主动给老师献计献策。

维果茨基曾提示过我们:“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送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发生的‘社会共享’的认知。”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是相互的,一厢情愿地灌输构不成教育,教育首先只是一种互相交流的关系,所以要在孩子跟老师之间建立起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方式,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