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出门的时候穿戴不整齐,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如果孩子总是记不住,可以在门上贴一张“出门前守则”,每次出门的时候逐一核对,渐渐形成习惯,孩子就会注意维护自身形象了。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叫李薇,据她说,她女儿是个急脾气,有时候上学一着急就总是丢三落四的。于是,她写了一个“出门前守则”贴在了门上,不仅夫妻俩,就连女儿临出门时也要好好看看。这个“出门前守则”的第一条就是“请照一照镜子,做到穿戴整齐”。最开始引导女儿照镜子的时候,李薇也花了不少心思,只要孩子忘记了,她都会提醒一下。
有一次,女儿急着上学,吃完早饭,背起书包就要出门。李薇忽然发现女儿没戴红领巾,就提醒她说:“你去看看‘出门前守则’,想想自己忘记什么了?”
女儿忙着走,早把“出门前守则”忘了,更别说照镜子的事了。“妈妈,我要迟到了,你快说我到底忘记什么了。”
李薇说:“你去照照镜子就知道了。丢了它,你们班就要被扣分了。”
听说要被扣分,女儿急忙站到镜子前,恍然大悟:“我没戴红领巾!”
说完,她转身跑进自己的房间,红领巾正乖乖地躺在床头。
女儿系好红领巾,说:“幸亏发现得早,要不我们班就真的被扣一分了。以后我一定上学前先照照镜子。”
李薇知道,学校规定,不戴红领巾,被学校门口安排的查考勤的学生发现,其所在班级就会被扣一分。这可是孩子们的集体荣誉啊,女儿自然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给班级抹黑。所以,自己的提醒开始让女儿对出门照镜子的事上心,她感到很高兴。
人们都说,一个行为只要连续做28天,就会养成习惯!检查衣物的行为,一旦连续做上几十次,也会形成习惯,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虽然不能将某种好习惯强行加在孩子身上,却可以通过督促、引导等手段帮助孩子。孩子还小,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和引导,如果你给他们提出的要求无人监督,那即使你给他提出的要求再合理,也是不行的。
本章小结
★ 如果孩子连家里的长辈都不尊重、不孝敬,即使懂再多规矩、明再多的事理,又能怎么样呢?
★ 造成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很多,家长一定要区别对待,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对待。
★ 过去,家里孩子多,每次吃饭,父母都免不了要强调:等家人都坐齐了再动筷子,吃饭时不能发出声音,不能挑食,更不能在盘子里乱翻……如今,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于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就慢慢被遗弃了。
★ 从医学角度来说,在睡眠时,孩子的身体各部位、大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自我调节,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会比平时增加3倍,因此平时就要鼓励孩子主动睡眠。
★ 引导孩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主性,还能增加孩子的责任意识,一举多得。
★ 跟自己的小伙伴在家里玩,如果孩子确实年龄小,家长就要看着点,以免出现意外;但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小学或中学,跟同学在屋里聊天,就要让他们关上门了,否则会吵到他人,也是对他人的基本尊重。
★ 出门的时候要告知父母自己去什么地方。如此,不仅可以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担心他,更可以让孩子成为懂得负责的人,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自己的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