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整理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我们的引导,更需要他们自主发挥。有了自主性,任何事情处理起来也就容易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建立一套规则体系,然后认真执行。
在女儿升入三年级的第一天,回家之后,女儿的书包里便多了一份《个人建议书》。我问女儿,这是要做什么?女儿说:“老师要建立班级行为规范,让我们想一些自己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我知道,女儿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背得滚瓜烂熟,便打趣她说:“直接把你们的行为规范一条条抄上去,不就行了?”
女儿撇撇嘴说:“我们老师说了,不让抄,让自己想!”
是啊!虽然孩子们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但内容也不太全面;让孩子们自己提出来,反而会更切实际、跟现实关系更紧密。
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女儿班主任的这一举措叫绝!好聪明的老师!班里的行为规范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制定出来的,如果自己制定了却做不到,就太说不过去了。
对待这件事,女儿很认真,直到11点才睡觉,洋洋洒洒地写了两张稿纸。
看到女儿对待这件事郑重的神情,我深受启发:如果想让孩子懂得自己整理,就要跟孩子一起来设定相应的规矩,提高孩子的自主性。比如,可以让孩子参与讨论“怎样让卧室变得干净整洁?”“书桌上物品应该怎样收拾?”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书从哪儿拿的放回到哪儿去”——教孩子把东西放回原位
只看不收或只玩不收,即使当家长的我们再勤劳,也会有愤愤不平的时候。自己刚刚整理好的房间,只一会儿便被孩子搞乱,会不会很生气?其实,与其在这里生闲气,倒不如将“东西从哪里拿,放哪里去”的原则告诉孩子,并让孩子认真遵守。
有几次,女儿玩完了积木,堆得遍地都是。我觉得积木太多,怕她一个人收拾不过来,就帮她收拾了。可是,没想到,从那以后,每次女儿玩完积木,都会大喊道:“妈妈来帮我收拾积木。”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控制自己不心疼她了,这是她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后来我发现,女儿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她可以很快完成自己的任务。
有一次,我和孩子玩钓鱼游戏,一共有21条鱼,先玩了一会儿,然后女儿就把不同颜色的鱼放在一起,数了数,说:“妈妈,我不玩了!”然后,就乖乖地把小鱼认真放回去了。
到过图书馆的人恐怕都知道,图书馆的阅读守则里一般都有一条:将图书放回原位。为何要定这一条?因为,将图书拿出来后,不放回原位,随便找个地方一放,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大量的额外工作。从哪里拿的,就放回哪里去,让每本图书都回归原位,就可以维持原有的秩序。
同样,在引导孩子学习整理的时候,也要将这一条告诉给孩子。不管孩子是读书,还是玩玩具,都要让孩子从哪里拿的就放回哪里。
其实,不将东西放回原位,也是造成家里混乱的一个原因。只要做到物归原位,屋里就不会那么乱了,最多是扫扫尘土、拖拖地。
越小的孩子越有秩序感,让他们拥有这种秩序感,长大之后,就再也不用担心他上学会忘带笔、忘带本这种事情了;出去玩的时候,也不用担心把东西落下;更不用担心他会将自己的房间弄得一团糟。
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时间一长,孩子潜意识里就会守规矩,如果不守规矩,反而会觉得不正常。秩序,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么我们要怎样去培养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