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抢滩互联网金融(1 / 1)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各企业在互联网行业的各个方面展开角逐,争相跑马圈地,占据新领地。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取得胜利,就要“抢”,“抢”才能占据先机。

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之上的争夺也是激烈异常,互联网巨头们看重了互联网金融这块风水宝地,纷纷抢滩。腾讯与阿里巴巴之间的竞争体现出了“抢”的重要性。

阿里巴巴一直在互联网金融上发力,并且互联网金融对阿里巴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阿里巴巴抢滩互联网金融的第一利器当属支付宝,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支付宝引领了整个第三方支付平台行业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阿里巴巴还推出了支付宝钱包。

同时,阿里巴巴通过成功控股国内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天弘基金,以涉足国内如火如荼、规模已达数十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管理行业。并且这一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经过发展,天弘基金一举超越华夏基金,成为规模最大、客户最多的基金公司。

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金融上做出的努力不仅仅如此,在银行、保险领域也积极布局。牵手民生银行,在直销银行业务、资本合作与结算、信用卡业务、信用支付业务等方面展开战略合作;与中国平安推出众安保险。这些都是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金融上的布局。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腾讯自然也不甘落后。腾讯旗下微信在2014年1月推出理财通,该理财平台由腾讯与多家基金公司合作。在2014年春节期间,腾讯旗下“财付通”率先与华夏基金合作推出了基于理财通的类余额宝产品。之后,腾讯与国金证券达成战略合作,推出首个互联网金融产品“佣金宝”,投资者通过腾讯股票频道进行网络在线开户,即可享受万分之二的交易佣金。

除此之外,腾讯与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金融上的竞争体现在金融服务平台上的竞争。为了打造出色的金融服务平台,为了抢滩互联网金融,阿里巴巴做出了大幅度的收购动作,腾讯也做出了姿态,宣布入股大众点评,以20%的股份与大众点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建O2O生态圈。同时,在微信上还推出了微信支付功能,此外还在“我的银行卡”中上线了“今日美食”板块,力求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为用户打造完美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阿里巴巴与腾讯之间的互联网金融战还体现在“打车软件”的争夺上。

2014年3月3日,阿里巴巴对“快的打车”和“支付宝钱包”新的补贴方案出台:从4日零点开始,乘客无论是用支付宝支付车费还是支付宝扫码付费,补贴均由此前的每单补贴13块下调为10块,司机端用支付宝收费不变,南京仍是10元每单;不过扫码收费的补贴由10元下降到5元,单数也限制为每天5单。面对阿里巴巴的这一策略调整,腾讯也积极做出了回应,不但恢复了此前滴滴打车微信支付的高额补贴,还宣布将通过赠送腾讯热门游戏道具的方式,鼓励用户使用滴滴打车微信支付。

通过腾讯与阿里巴巴之间的竞争不难发现,两家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竞争上体现出一个“抢”字,所以对于竞争来说,要做到抢占先机,快人一步。已经发生的新事物预示着产业的重大改变,企业只能接受它并顺势而为,才能抢在对手前面获得成功。

特别是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由于互联网行业市场变幻莫测,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一不小心就会被竞争对手超越。而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不被竞争对手淘汰,就要抢先一步,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而腾讯与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金融上的竞争就是最好的说明。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手机超越PC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亿万网民融入移动互联网的同时,各大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盛大、360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纷纷发力移动互联网,来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的确,随着多种移动终端的兴起,现在人们上网的比重越来越倾向移动终端。而要想在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中取胜,企业要做的就是快速布局移动互联网,抢得移动商务先机。腾讯与阿里巴巴抢滩互联网金融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争相抢占先机的表现。

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察觉机会,抢占先机,是各企业战略制胜的关键。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注重强化产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今天,互联网企业在维护传统业务的同时,更应把握未来竞争趋势,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新跨越。互联网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残酷的,企业经营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思路和措施,而抓住主要矛盾,想尽一切办法,抢占先机,才是企业制胜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