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左宗棠大战江西与浙江 (6)(1 / 1)

左宗棠传 W· L·贝尔斯 1975 字 4个月前

在江西会师的太平军为数众多,一拨接一拨逃出江浙血腥的战场。大群大群的太平军掠过这个不幸的省份,绝望,粗暴,充满仇恨。有的走到了湖南边界,但湖南人是太平军的克星,他们不敢贸然进入该省,终于回掠,朝福建奔去。

左宗棠在江西当过3年主要的守护神,但近年来他一心一意驱赶企图返回江浙的太平军。现在他们正在永远告别这个战场,人数远远超过了他曾奉命抗击的敌军。如果他独力肩负着这个使命,他会去拦截那些敌军,但他现在是一位总督,他要集中全力肃清浙江。或许他还感到自己已跟曾国藩分道扬镳,更愿意独自照顾自己的总督辖地。何况他已另建了供给基地,对他而言,江西的重要性已不如从前打仗的日子那么生死攸关。

鲍超的任务是阻止太平军从皖南逃走,但他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是一名出色的战士,但他的水平局限于率部冲锋陷阵。传说鲍超先前在他的家乡四川是个流浪汉,生活绝望。有一天他走进一家饭店,叫了一顿大餐,打算在吃完之后服毒自尽。饭店伙计察觉他的企图,把盛有毒药的杯子从他手中敲落。鲍超只得作罢,痛哭失声。饭店老板可怜他,见他孔武有力,问他为何不去从军。他给了鲍超一笔小钱,送他上路。鲍超接受了建议,入伍从戎,靠着勇气和拼搏当上了将军,但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

左宗棠做了兵力部署,阻止逃跑的太平军进入浙西,同时加紧攻打湖州。他把敌军赶出了安吉,在整个夏季逐步完成了对湖州的包围。威廉斯说,湖州的太平军兵力接近10万人,拼死抵抗湘军和淮军的攻击。湖州的城墙之外有一圈坚固的防御工事,攻击部队必须攻克一道又一道壁垒。直到7月底,官军才彻底合围。8月8日、9日和14日,左宗棠对湖州城南的防御发起猛烈的进攻,都被守军击退,损失惨重。《年谱》作者说,14日的进攻失利以后,攻击部队没“气”了,也就是失去了呼吸。任何熟悉这一地区8月份天气状况的人,都能想象到左军的痛苦经历。但是左宗棠毫无呼吸不畅的颓相,命令部队继续进攻。

8月17日,新一轮进攻开始,持续10天之久。法中联合军的大炮起了极大的作用,对攻击部队的帮助无可估量。富阳、杭州和湖州的战斗使左宗棠对大炮刮目相看。27日,湖州城内多处起火。1864年8月28日,左宗棠以雷霆之力夺占湖州。威廉斯说,大约有一半守军逃走了。[21]他们逃到广德,然后南下江西。天王的儿子和继位者洪福瑱,或者说二世天王,跟随他们同行。不出左宗棠所料,广德起了帮助太平军逃走的作用,当最后一批太平军离开江浙时,它才被敌军放弃。

7月19日,也就是在湖州易手6周以前,对南京的长期围攻有了一个血腥的结尾。据说湘军攻克该城时屠杀了10万太平军。天王终于意识到他的事业已经无望,于6月1日召见几名亲信,询问他们中国历史上是否有过皇帝被生擒的先例。没人回答他这个问题。于是他服毒自杀,几小时后咽气。波尔格说,他服下的毒药是金叶。他被秘葬在宫殿地下,他的儿子,一名16岁的少年,被拥戴为天王。这个消息没有公布,因为担心天王的死讯会引起恐慌。

南京陷落时,忠王李秀成坚守王宫,直至最后一刻。他设法将小皇帝带出险境,杀开一条血路,逃到城外。他们在乡间流浪了一阵,相互离失,忠王被捕。他被押到曾国藩的大营关了几天,在此期间他写了那篇著名的《太平天国始末》,俗称《忠王自述》。8月7日,曾国藩下令将他处死。传说是曾国藩让他自杀的,然后砍下他的头颅,做一做表面文章。

小天王逃往广德,然后到了湖州。[22]他跟湖州的太平军残部一起逃出,南下江西。9月24日,他险些在玉山被捕,最后于1864年10月25日在江西边界石城附近的柳溪村被席宝田的部队抓到。按照古代的习惯,犯有僭越罪的囚犯都要押解北京处死,但天王二世是在南昌被处决的,据说是因为朝廷为了照顾曾国藩的感受而做出的安排。

天王二世洪福瑱从南京逃脱的事件,标志着曾国藩与左宗棠的最终决裂。

在攻克南京的大屠杀发生以后,曾国藩接到报告,说小天王已被杀死。曾国藩信以为真,于是具折向皇帝报告了小天王的死讯。几天以后,左宗棠接到谍报,说小天王已经逃进湖州。左宗棠认为可信,向朝廷报告了这一消息。左宗棠的奏折否认了曾国藩的报告。曾国藩读了左宗棠的奏稿,怒不可遏,认为左宗棠意在破坏他的声誉,以便向皇帝邀宠。他写奏章痛斥左宗棠,坚持说小天王洪福瑱已经丧命。曾国藩的回复是对左宗棠的反击。

左宗棠读了曾国藩的反驳奏折,怒火中烧,写了一篇长长的奏疏加以反驳,从湖南到南京一路指责,把他对曾总督积累的怨愤统统倾泻出来。这是一份措辞过火的文件。天子无疑很高兴看到帝国之内两位最优秀、最强有力的汉人失和,尤其因为两人都是湖湘子弟。左宗棠的奏章表明了他对曾国藩的态度,而皇帝觉得这两个男人绝对不可能联起手来惹麻烦,于是圆滑地劝他们忘掉这件事情。然而双方一直没能忘怀,这件事中止了两人之间的交往。

可是,现在小天王已被抓到,充分证明曾国藩宣布他的死亡是过于急切了。[23]为了不再增添他的尴尬,天王二世被处死在南昌。

像李鸿章那样随和的人绝对不会用这种方式来跟曾国藩作对。他会听任历史记载洪福瑱死于南京,也可能私下里小心翼翼地向曾国藩指出他的失误,这样就能赢得永久的感激。但是左宗棠的天性中没有圆滑的一面。他直言无隐,决不害怕跟任何人辩论是非曲直,不论对方的地位多高。何况曾国藩向他的自尊射来的无数利箭已令他痛苦不已。对于正在崛起的湖南帮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事态,他们的两位最伟大的领袖之间形成了永久的隔阂。这对李鸿章没有任何伤害,他已经靠着在围攻南京末期的圆通处事赢得了曾国藩的感激,于是他迅速蹿升。他成为安徽帮的领袖,他的这个集团在19世纪最后的20年中占有主导地位。

大批的太平军在江西集结。尽管南京已经易手,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太平军已经肃清,但这场农民运动远未寿终正寝。左宗棠帮助杨岳斌出任了皖赣军队的总司令,刘典成为他的副手。杨岳斌在曾国藩最初组建的基本队伍中只是一名编外军官。他在操控战船方面表现出出类拔萃的本领,以水师统帅而闻名。他不是学者,但他胆识超群,也有指挥才干。他在江西屡屡战胜太平军,收复了赣北的大片区域,被拔擢为陕甘总督。从编外军官到总督,这在大清帝国是空前的纪录。

蒋益澧从湖州追逐太平军南下,与来自浙江的几支劲旅协同作战,于1864年9月18日在徽州包围了3万敌军,促使他们投降。在从敌军整编过来的部队里,有7000枝外国制造的来复枪。在整个秋季,太平军逐渐被赶出江西,涌入福建。刘典带领他的8000名湖南兵和大批江西部队推进到赣闽边界,配合左宗棠平定福建。左宗棠很快意识到,福建有很多麻烦在等着他。在攻占湖州之后,他立刻开始从陆地和海上向福建调兵遣将。陆军奉命在延平集结,走海路的部队奉命开往福州和泉州。

左宗棠请求朝廷解除他兼任的浙江巡抚一职,因为他要全力对付福建的太平军。他推荐蒋益澧出任巡抚,杨昌浚升任布政使——任命很快就下达了。他着手打理该省的财政事务,整顿厘金。厘金是官员们现在最欢迎的税种之一,货物只要交付了关税,在该省任何地方都可免除再次征税。他免除了所欠的赋税和捐输,确定了一定期限免除人头土地税的标准,以鼓励那些在荒废的土地上恢复耕种的人们,并且重新调整了该省的盐税。

为该省恢复元气采取的措施正在着手制订,为指导官员而制订的纲领也在准备之中。攻占杭州城后的几天内,他就开始医治城内的战争创伤,修复街道、桥梁、沟渠和公共建筑。在经历了多年空前的破坏之后,恢复该省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左宗棠要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他坚信,大力促进遭破坏地区的恢复工作,会给百姓一种安全感,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赢得百姓的信任,使他们感觉到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他在浙江巡抚任上起草的最后几份奏折,其中一份写道:他认为政府的开源比节流更为重要,在行政运作中人比法律更为重要。[24]

攻占杭州以后,皇帝老板奖赏左宗棠一件令人羡慕的“黄马褂”,也可以说“黄夹克”。在浙江征战结束时,他被封了“伯”,这个称号大致相当于西方的伯爵。攻占南京之后,曾国藩被封了“侯”,或称侯爵。他弟弟曾国荃和李鸿章也封了“伯”,并赏戴双眼花翎。这后一项荣誉没有给予左宗棠,直到1年多以后,他已在福建和广东肃清太平军,他才获此殊荣。

注释:

[1]《太平天国野史》,第3卷,第63页。

[2]《年谱》,第2卷,第44页。

[3]《年谱》,第2卷,第46页。

[4]《年谱》,第2卷,第45页。

[5]《年谱》,第3卷,第1(a)页。

[6]《年谱》,第3卷,第3-4页。

[7]黑尔:《曾国藩与太平天国》,第259页。

[8]《年谱》,第3卷,第8(a)页。

[9]《年谱》,第3卷,第8(a)页。

[10]《年谱》,第3卷,第9(b)页。

[11]《年谱》,第3卷,第14(a)页。

[12]《年谱》,第3卷,第11(b)页。

[13]《年谱》,第3卷,第13-14页。

[14]《年谱》,第3卷,第15(b)页。

[15]黑尔:《曾国藩与太平天国》,第260-261页。

[16]《年谱》,第3卷,第288-289页。

[17]《年谱》,第3卷,第18-19页。

[18]《清朝野史大观》,第8卷,第74页。(应为第7卷,原注有误。——译者)

[19]《年谱》,第3卷,第22(a)页。

[20]波尔格:《简明中国史》,第303页。

[21]《中央王国》,第2卷,第621页。

[22]《年谱》,第3卷,第25(a)页。

[23]《清朝野史大观》,第7卷,第74页。

[24]《年谱》,第3卷,第29(a)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