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朝缓解财政困难的对策(1 / 1)

清朝财政一向量入为出,道光三十年(1850年)岁入不到四千万两,略多于岁出,岁余无几;战争、重大灾害等突发事件尚不在财政预算之内。因此,太平军兴、黄河丰北大决后,地丁钱漕、盐课、关税收入有减无增,河工特别是军饷开支有增无减,财政入不敷出。处此困境,咸丰帝即位不久即动拨内库币银数百万两,充广西军饷[1];后又采纳大臣建议,将内务府三口乾隆朝铸造的大金钟熔铸成8503块金条、计重2.703万两,另将圆明园等处计228件、重8747斤的大小铜瓶等库存铜器熔化成铜料铸钱,但终属杯水车薪。为缓解财政困难,清廷采取多项应急措施,设法开源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