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次接触霍夫曼斯塔尔的作品到现在,掐指算来已近二十载。最初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期间,韩瑞祥老师开设关于维也纳现代派的课程,我由此阅读作品《愚者与死亡》、《第672夜童话》和《艾勒克特拉》。作家对人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反思,作品中的细腻描写和优美文字都深深吸引和触动了我,自此萌发对这位世纪末奥地利作家的浓厚兴趣。在硕士论文中探讨《无用人生涯》、《第672夜童话》人物的主体性问题后,接下来负笈德国的十年岁月里,虽走过不少弯路,经历一些坎坷,毕竟经过一年又一年的思索琢磨,对作品的理解得以更上一层楼。尤其是2008年9月交上论文初稿后,在导师的严格指导下,一年内删去150页,新写100页,动了大手术。还记得2009年5月在Bad Ischl闭关三周潜心修改《艾勒克特拉》——论文中所占篇幅最大的作品,在读了近五十篇研究文献后,一遍又一遍研读文本,看着窗外静静奔流的河水,在五月明媚的阳光、花香和空气里,一下子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似乎终于找到对文本的微小新发现,当时心里骤然一亮,那种认识的欣喜是难忘的。同时深有感触的是,对同一文本的领悟过程可以长达十余载而未有穷尽,对《第672夜童话》的阅读也是如此。这番压力和磨砺让我学到许多治学的道理,终生受益。
回国后,我将博士论文“封存”了两年,心理上有些抵触“反刍”,直到2012年那个温和的深秋时节,才终于又希望将骨鲠在喉般的这些“积郁”一吐为快,于是开始构思、翻译和整理关于霍夫曼斯塔尔的专著,翻箱倒箧地把所写文字搜罗出来,惊讶地发现原来所写竟是博士论文页数的一倍。尽管如此,专著的撰写过程并非对已写文字的照搬和汇编,而是对文本重新作一番思考,相应地有大刀阔斧的删减和新的构思布局。当此之际,又发现作品中许多品味不尽之处,不由感叹霍夫曼斯塔尔作品的耐读。此书的撰写相当于对自己这二十年学习历程和研究成果作一次大检阅。阅读自己的旧作往往五味杂陈,偶尔有为自己见他人之所未见感到的欣慰,更多是为自己思考力所不逮之处感到的羞愧。这本书印满了我学术成长的斑驳痕迹,同时是我治学尝试的起点。
本书虽以博士论文《真挚的折磨——霍夫曼斯塔尔的痛苦诗学》为基础,却有显著的改动和扩展。就内容而言,研究对象由论文的15部增至20部作品,加入悲剧《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小说《一封信》、《卢琴朵》、《两幅画》和《金苹果》。博士论文集中探讨作品的痛苦诗学,为紧扣主题而须割舍其余方面;本书则不受主题限制,可以充分展开对作品的全面分析。从结构上来说,博士论文的篇章布局依照痛苦诗学的四方面(愉快方案挫败之际的痛苦、情感范畴中的痛苦、身体符号中的痛苦、幸福方案挫败之际的痛苦)来集结文本和展开研究,为了紧密围绕痛苦主题,有时将同一文本置于不同章节,造成文本分析一定程度的断裂。本书的文本分析皆自成一体,五个部分的篇章布局以创作时间和主题侧重为基准,便于读者对其人其作的了解和接受。
国内对霍夫曼斯塔尔的研究方兴未艾,迄今为止的研究偏重其早期创作,集中于著名作品《一封信》、《第672夜童话》和《愚者与死神》,对其中晚期创作较少涉及。本书算是填补这一研究缺口的小小努力。然而,翻阅霍夫曼斯塔尔全集,会发现本书所涉及作品大约仅占这位作家重要作品的一半,尤其是他晚期的扛鼎之作尚待研究。路漫漫兮,愿有志的同道们共同努力。
在北京、柏林和上海这三站人生历程中,缓缓把霍夫曼斯塔尔作品这块巨石推上山,恍然间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不知何时又开始下一个推石上山的跋涉。
感谢恩师谢莹莹教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求学期间,我有幸结识了她。在她家研读讨论卡夫卡、费希特的感受令我终生难忘,这为我的治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我在德国完成学业后歧路彷徨之际,她为我指点迷津,促成我回国的决定;自我回国任教之日起,她一直非常关心我的生活和工作适应状况,不顾病痛为我写了一封封充满理解、安慰和鼓励的长信,给予我莫大的指导和支持。她不仅是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阶段(2008-2010)的导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终生的恩师。
感谢在这条漫长路途上支持、关心和鼓励我的人们!我的每一点认识和感悟都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师长的提携以及学友的切磋,没有这些助力和众多宝贵的交流对话,这本小书不可能完成。同时,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谭徐锋老师的鼎力支持和编辑们的辛勤工作。
拙著虽汇集多年研究成果,但鉴于本人学识浅陋,仅是抛砖引玉之作,谬见妄论之处,敬请同仁方家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