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终身医疗保险为“补贴型”,与普通的医保并不冲突,保障利益的包括终身享有的住院津贴、重症监护津贴和住院前后门急诊医疗费用,依各家规定而有所不同。当然,除了终身型医疗险之外,目前市面上还有其他替代险,比如:“账户型终身医疗险”、“一年期医疗附约”或是“倍数型终身医疗险”可以选择。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终身医疗险都改用账户型,也就是说可能缴费年限固定,但保障医疗终身,重点是医疗给付金额不能超过账户上限。如果被保险人去世后账户金额没用完,可以将差额留给受益人。
“账户型终身医疗险”的优点是:“用不完的保额还可以领回”,当然,越年轻买就越便宜,因此有不少父母亲会帮“新生儿”投保,可用最便宜的保费,帮宝宝准备百万医疗账户。但是,此类终身医疗险也未必能提供一生的医疗保障,因为此类产品都有明确的保险金额,一旦给付保险金达到这个额度,那么无论被保险人的年龄是多少,终身医疗险合同就会终止。
但是,如果您的预算真的很有限,千万别就此放弃保障,可以先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划算的保障,等到日后有多余的收入,再一步步补足,千万别拿自己的生命保障去赌运气,这是我一直强调的。这时,您可以考虑“定期医疗险”,就是以一年期为计,分为“实支实付”或“日额给付”。“实支实付”,就是在保障住院期间的医疗杂费,如伙食费及输血费等。但在投保时,一定要注意挑选会“保证续保”的公司,也要挑住院医疗及杂费给付较高的保险公司。规划时要参考病房费用的支出外,更重要的是卧病时其他看不到的支出,像是因病无法工作的薪金损失、照护费用(看护费或照顾的家人的薪金损失),以及一旦风险发生,随之而来的房贷、生计费用等。
最后,也要提醒大家,买健康险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是一次就把未来80年的风险全买断。除非你有大量的金钱,否则,应该还是在生活中留着该有的储备金。如果薪水有限,可以先从基本保障做起,并且在收入改善后逐渐补强。总之,该有的保障一定要先做,千万别为钱来赌自己的生命!
用“保险”存小孩的“教育金”
我在大陆的网站上,看到一个有趣的信息,一位妈妈巨细靡遗地把小孩从出生到念大学,包括补习、买书、零用钱的费用加起来,至少要49万人民币。不同省份的妈妈们看到网站上的资料后,直喊着:“不够!不够!根本不够!”
而我台湾的朋友Amy最近也生了第二个孩子,只听她每天在算,大女儿上幼儿园,每个月就要19000元台币的学费;小儿子以后要请保姆,一个月要18000元台币保姆费;每年还要给保姆一个月的年终奖金;大女儿现在下课后还要学钢琴,YAMAHA班一期就要6000元台币;小儿子还要奶粉跟尿布钱,算下来一个月光是小孩的费用就要5万元台币。
“还没算他们以后的教育费呢。”Amy苦笑着说。
“别担心,孩子自然会带财来!”我除了安慰Amy之外,也开始带着她找出适合的保单。没错,现在养小孩的费用真是越来越昂贵,尤其,大学录取率屡创新高,大学学历几乎成为社会新人的必修学分。但以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大学学杂费为例,最高涨幅就达5%,如果从小孩一出生就开始存钱,如果能再运用复利与时间的效应,的确可以为子女存到不少教育费。
现在有不少父母投保“还本型寿险”与“变额万能寿险”来为子女准备教育金,前者因为子女年纪小,不但保费便宜,而且还本期限较长,可领回的金额更多,这笔保险给付就可作为定期的教育费用,有不少父母是运用这样的保单帮子女累积教育金。
但是,购买“儿童保单”要注意的是:
1.善用“豁免保险费”附约
运用保单为子女筹措教育基金,都是一二十年的事,如果父母中途发生意外,交不出保费,子女权益一样受到损害。因此,投保人最好加保“豁免保险费”附约,如果父母为投保人,万一发生意外,就可以免缴保费而保单依然有效,父母们在规划保单时千万可不能忘记。
2.儿童保单,“保本”为要
学费年年涨,如果父母运用保险来存教育基金,可根据自己的理财属性,作最适合的资产配置组合。但因近年学费最高涨5%,可以以5%为最低目标,但保本稳健获利为要,风险不能太高,或是一味追高。
3.要先帮孩子作好“医疗险”的规划
现今小孩的奶粉钱都不是一笔小数目,特别是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医疗费用和教育经费已经成为现代家庭最大的两项支出。很多父母,急于帮孩子作教育金的规划,却忘记要先帮孩子作好医疗险的计划,万一小孩生病或发生意外,就没有完善的医疗保障。
不过,有不少父母见别的父母买什么也给自己的孩子买什么,没有考虑家庭实质的收支情况,结果在孩子的保单上支出过大,导致家庭经济紧张异常,自己的保障也受到了影响。在现在的年代,养儿未必防老,养老有时甚至要防儿,应该要先作好完善的规划,若财力不足也可渐进式地补强,才能真正为自己的家人打开一张安全的防护伞。
买儿童保单的三大迷思:
1.大人本身没保险
2.缴不出保费
3.追求超额收益率
买“投资型保单”要注意什么?
我还记得,一位保险界的老前辈告诉我,当年保险界预定保单利率高,动辄6%、7%。台湾一些设计不错的保单一推出之后大受欢迎,在停单前夕总是非常热销,曾经卖到整天都不需要跑业务,每天就拿着一大沓申请书等公司小姐进单。回忆起那段日子,这位老前辈似乎还沉浸在当年的成就感中。
但是,现在可没有这么高的固定预定利率的保单了。在市场利率快速下滑的环境下,寿险公司无法负担原本承诺的高预定利率,于是投资型保单诞生了。投资型保单不仅可以将投资风险转移给客户,也可以连接到股票、债券、基金等相关理财工具。
投资型保险商品和传统保单的最大不同点,就是要由保户自负盈亏,自己来承担投资风险,所以,当然不一定适合每位消费者,尤其是担心无法保本的投资人。因为很多人都认为,买保险怎么可以赔钱呢?
但投资型保单最大的优点就是既能拥有保障,也能够投资,因为投资型保险具有“保险”的成分,且给付条件、费用结构也与一般投资商品截然不同。所以,如果你有“保险”的需求,也想运用有限的资金来作投资,投资型保单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只有“投资”需求,却没有“保险”的需要,那不妨直接去购买股票、共同基金、结构债券等。
目前,不少保险公司都把投资型保单当主打商品销售,因此消费者不论是到银行,还是遇到自己认识的寿险业务员,可能都会听到投资型保单的推介。在投保的时候,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别因为人情或一时冲动而购买保单
一般来说,保险金是长期的负担。买保单之前,应该先检视自己目前的保险保障需求与收入状况,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再购买投资型保险商品。买投资型保单不能用“听”的,千万别为了人情而购买根本不需要或不适合的商品,同时也要确定自己在短期内无资金需求,以避免保单中途解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了解保障与储蓄的比例
投资型保单可以用较少的保费成本,买到较高的寿险保障。因为投资型保险中,寿险保费的收取采用的是自然保费[1]的方式,应该清楚:
a.第一保单年度的目标保费费用率是否过高?
b.目标与超额保费的配置比例是否合理?
c.所缴的保费被扣除的费用是否过高?
d.购买时,应要了解保障与投资的比例。
投资型保单所缴的保费并非完全拿来投资,有部分是作为保障,另外还有部分被保险公司扣掉手续费、佣金。所以,最好请业务员提供建议书,并试算给保户看可能的结果。
3.别随意终止原有的保单
保单也有其时间价值投资,因此,勿随意听信业务人员劝诱而任意终止原保单来转保新的保单,要确认了解转换前后的保障内容与保费负担的差别。投资型保单必须自负盈亏,必须先问自己在投资亏损时是否可以承担,再来选择合适的保险商品。
4.先了解解约能拿回多少钱
投资人买一张保单若想中途解约,可以领回多少钱,是很重要的信息。一般来说,投资型保单持有越长,可投资金额会越大,如果回报一直保持在不错的正值,获利稳定,未来可以领回的金额也会比较高。若以投资型保险商品作为投资理财规划,应着重长期绩效及保障,若投保的是前收型投资型保单,费用收取集中在前几年,如果刚好处于行情低档,投资净值缩水,贸然解约只能拿回为数不多的保单账户价值,很不划算。
因此,购买投资型保单,建议视为“长期资产”来规划,不要任意解约,这是投资人必须了解的信息。千万要记得,投资型保单绝非保证“稳赚不赔”,购买投资型保单也必须考虑“风险”,才能让您“保障”与“理财”兼顾!
“豁免保费”的运用技巧
Linda是一位很尽职的单亲妈妈。她的前夫离弃她,而且没有提供任何生活费用。她一个人又要上班赚钱,又要带小孩,即便是这样,她靠自己的努力,还是受到老板的重用。现在Linda的女儿开始上小学了,为了多赚点钱,Linda下班后还兼职翻译。一方面可以多赚钱理财,另一方面又可以陪着自己的小孩,还可以准备晚餐给孩子吃。
每个月多了些钱,Linda马上为自己跟孩子买了20年期的终身寿险主险,并附加医疗险及防癌险等。Linda的主险、附加险年缴保费合计为5万元。没想到的是,后来Linda患了乳癌,需要经常住院治疗而被迫辞去工作,虽然原先投保的防癌险及医疗险还能适时发挥保障的功能,翻译工作的收入也能暂时提供家中的伙食费,但还有其他的家庭开销和房贷要缴。更重要的是,每个月她还要缴自己及为小孩投保的保费。
说真的,如果她出了什么意外,自己的寿险保单还能提供给女儿一段时间的保障。但问题是,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缴不出保费,如果再这样下去,她自己的保单非常有可能停效,女儿的保单可能要中断或打折扣。保费变成了沉重的负担,Linda真是伤透了脑筋。
其实,Linda当时在购买保单的时候,忘了帮自己的保单附加缴费20年期的“豁免保费附约”。其实,当时的她只要每年再支付1800多块台币的保费,万一发生符合保费豁免的条件时,无需再缴保费,就可以享有完整的保障。而所谓的“豁免保费”,就是指在被保险人发生失能、全残期间,或经医生判定“生命末期”期间,即可免缴续期的保险费。如果,Linda当时记得多附加一个“豁免保费附约”,她就可以比较安心地养病了。一位朋友的哥哥,买了20年期的还本储蓄险,但缴了3年的保费后,就发现患有甲状腺癌,之后就未再缴保费,却领了10年的储蓄险还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