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构筑信任关系的“回溯”
“鹦鹉学舌”分为两种:语言的回溯和意义的回溯。不管是哪种回溯,都切忌加上自以为是的理解,你只需重复对方的语言,就能很好地引起对方的共鸣和理解。
只卖出去一台吸尘器的情况,可以看作偶然,或者看作迄今为止我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前者。
但是,我的这一想法很快就被证实是错误的。在那位喜欢收藏钟表的坂本先生买了1台之后,第二天我又卖出去了1台,第三天上午又卖出去了1台。
我在一周之内卖出去了3台吸尘器!
而在此之前,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用。
关于销售的书籍我也看了好几本,那上面的经典语句我一字一句全都能背下来。为了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动听一些,我连腹式呼吸法都尝试过。
但即使是这样,我也没能把产品卖出去。不管我怎么能说会道,也都没能将产品卖出去。
果然是“调整下巴”这一招起了作用。
我抬起头来,正好看到山崎部长满脸怒容地看着我:“杉桥!你这家伙在发什么呆呢?赶紧把这周的结果给我汇报汇报!”
全体员工都站在业绩表前,以回顾过去一周的业绩。
巨大的白板上,记录着15名销售员的名字、拜访客户次数和成交数量等信息。
我名下的那一栏什么都写没有,显示着“成交额0”。
因为连我自己都有点儿不敢相信,所以我还没向谁报告过自己的成绩。不过,部长那是什么表情啊?
“是、是……这周……”我刚开口,山崎部长就打断了我。
“够了!你不用说了,肯定又是零吧!真是的,杉桥你肯定没好好学。卖不出去产品也没什么,谁都失败过,我也曾经这样过。‘王牌销售员’青柳君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将产品卖出去的……”
山崎部长将目光移到白板上。
从上周成绩最好的同事开始依次公布本周的成绩,我一直是排名最后的一个,所以总是最后一个公布。本周15位销售员的平均成绩为三四台,青柳君以成交额8台的成绩仍然遥遥领先于大家。山崎部长喜形于色,恨不得给青柳君戴上小红花以示嘉奖。
“但是,正是由于能在失败时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和青柳君都是这样,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收获实实在在的成果。你的成果在哪里?失败的教训你是不是什么都没学到啊?”
其他的销售员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我甚至能听到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我用力握紧了一直颤抖的拳头,大声辩解道:“不对!”
“啊?哪儿不对了?!”
山崎部长现在还保持着身体前倾的姿势,似乎恨不得冲过来揍我一顿。我能感觉到我的声音也在颤抖,甚至比拳头抖得还厉害,然后我说出了自进公司以来一直想说却没能说出口的话。
“成、成、成交额……3台!”
原本闹哄哄的屋子,突然变得鸦雀无声。
我悄悄望了一下四周,才发现大家都像在看什么稀有动物一样盯着我。
但是,山崎部长还是一副怒气冲天的表情。
“你是不是痛苦到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我也没见你到我这边报告过啊!”
“不、不好意思。因为连我自己都不太敢相信,所以没能向您报告。但这的确是千真万确的,我这儿有收据。”我从胸前的口袋里取出收据递给部长过目。
“嗯,还真是这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正在这时,青柳突然插嘴道:“真的吗?那对夫妇不管谁去都只让打扫,完全不听我们说些什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杉,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我只是跟坂本先生说他那个钟表很好,他就跟我说了很多关于他那些钟表的故事。然后,他就说要买我的吸尘器……”
“你到底在说些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啊。就说了些关于钟表的事他就买你的吸尘器?这也太扯了吧!巧合,绝对是巧合!”
青柳君一脸吃惊地走出了房间,这似乎标志着会议结束了,其他同事也一个接一个走了出去。山崎部长又开口说道:“好了,就算是巧合,东西卖出去了这就是事实。恭喜你……但是,还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啊!”
我不知道在我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那天晚上我决定再去那家小店一探究竟。
推开厚重的木门,那家酒馆现在还没有客人。
正在擦拭玻璃杯的酒馆老板看到我之后,嘴角微微向上翘了起来。
“到底是卖出去了,还是没卖出去啊?从你的表情中我完全猜不出来啊。”
我一边在吧台边坐下来,一边回答道:“一口气卖出去了3台!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能把它们卖出去。而且,其中一台卖给了一位叫坂本的老先生,据说之前没有人在他家推销成功过。我居然能向那样的人家成功推销产品,大家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嗯,你是怎么想的呢?”
“唉,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才过来想向您请教一下。”
看着我一脸迷惑不解的表情,老板两手撑在吧台上,压低声音说道:“有没有发生什么与往常不同、特别的事儿呢?还有,你想要点些什么喝呢?”
这位大爷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在开我的玩笑?我完全搞不明白。
我点了啤酒,老板给我倒酒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与往常不一样的特别的事。
“我基本上没说什么关于销售的套话。消除对方的戒心、进行商品介绍使对方对商品感兴趣、不要给对方拒绝的机会……到现在为止我努力学习并且在推销过程中一直使用的,这次基本上都没有用到,我都不知道这3台吸尘器怎么就卖出去了。”
“嗯,客户说话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
我做过的,与以往不同的事情只有一件。
“下巴……我配合了对方下巴的动作。”
“嗯,那不挺好的嘛!”
“哎呀,您觉得挺好,我却不这样认为。仅仅配合对方下巴的动作就可以把东西卖出去?”
老板把盛满酒的杯子和装满坚果的小碟子放到吧台上,说道:
“打个比方,你现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最想要的东西?呃,智能手机!可是以我现在的工资水平我根本买不起……”
老板一边点头,一边从吧台下边取出雪糕放到我的眼前。
“那么,你想要这个雪糕吗?”
“不、不是很想要……对我也没什么用处,所以不需要。”
“从现在开始如果我拼命地对这个雪糕进行介绍,听完后你会想买吗?”
“如果没有引起我相当的兴趣的话,应该不会买吧。”
“对吧。那么,你的推销语能够引起客户的兴趣吗?”
被他这么一说,我还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确实,我只知道将书上的东西背下来,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些内容能否引起客户的兴趣。
那么,他们不买我的产品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只是,我虽然认同自己的沟通技巧很烂,但是仅仅配合对方下巴的动作就能将产品卖出去这一点,我还是心存疑问。
“可是,为什么配合对方下巴的动作就可以把东西卖出去呢?”我把我的疑问说了出来。老板看着有些惊讶,小声嘟囔道:“还不明白吗?太笨了吧……”
那句话听起来感觉有点儿刺耳。
我脑中突然闪现出山崎部长那张怒气冲冲的脸。
“唉,算了。以后你就会明白的,我现在再怎么说也没有用。接下来,你要不要试试‘鹦鹉学舌’呢?”
“鹦鹉学舌?”我紧皱着眉头问道。听了我的话,老板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鹦鹉学舌。就像你刚刚那样,用对方话语中的部分内容反问一下即可。”
“反问一下即可?”
“对,就是这样。看起来这一招你很擅长啊,嚯、嚯、嚯。”
欸,“嚯、嚯、嚯?”
由于他说的话我有点儿不理解,自己只是下意识地反问一下罢了,倒不是说我真的擅长什么。
而且,我完全不能理解,擅长鹦鹉学舌和卖吸尘器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重复对方的话,会怎样呢?”
“不光是你,这似乎已成为当今年轻人的通性了。在做一件事之前,总是想知道做了之后会发生什么,或者会有怎样的结果。这样做缺乏挑战精神和好奇心,也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别说那么多废话了,试试吧。”
“我的工作不是产品开拓嘛……”
“又说废话?还没做畏难情绪就开始泛滥,这也是现在年轻人的缺点之一。你考虑过改行吗?还是你打算一辈子都卖吸尘器?要是你不能继续卖吸尘器了,你打算做什么呢?算了,你不想试也可以……”
重复对方的话,然后会发生什么呢?
在回去的电车上,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当我眺望窗外时,优子的脸庞突然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说起来,从卖出第一台吸尘器,到那之后卖出了3台吸尘器,这件事我一直没怎么接受,也忘了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优子。
而且,说不定我还可以向优子请教一番“鹦鹉学舌”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用手机给优子发了一条短信:
“我是杉桥。之前的事太感谢你了。在你的帮助下,我卖出了3台吸尘器。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明天可以来吉祥寺的星巴克继续陪我练习吗?接下来我想要试一试‘鹦鹉学舌’。”
优子约的时间和上次一样,上午11点。一走进店内,我就看见优子坐在和上次相同的位子上,她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轻轻向我招手。
“居然卖出了3台吸尘器,太厉害了!果然是下巴起了作用?”
“应该是吧。客户讲话的时候,下巴即使有再微小的动作我也会很仔细地去配合。”
“是吧!下巴果然有用呢。不过,你难得把东西卖了出去,可怎么还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啊?”
我把从第一天将产品卖出去开始心里的疑虑和不安,以及昨晚和酒馆老板的对话一股脑儿告诉了优子。
“原来杉桥你从那位老板那里听过关于下巴的事啊。我之前还觉得奇怪呢,你明明不了解NLP,却知道下巴的事。老板接下来给你的课题是‘鹦鹉学舌’吧。那位老板应该了解NLP,一定是这样。”
“鹦鹉学舌也是NLP的技巧之一吗?”
“专业术语叫作‘回溯’。说得简单点,就是复述说话者所说的部分内容,给对方留下‘他在认真听我讲话,他理解我’的印象。”
虽然我了解‘鹦鹉学舌’的意义和效果,但还是不理解它和卖吸尘器有什么关系。和一开始听说下巴一样,我又感到一阵莫名的疑虑和不安。
“嗯……配合下巴动作的时候也是这样,客户确实变得愿意和我交谈了,但我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虽然我把产品卖出去了,但是拜访了30多家客户才卖出去了3台,其他客户的态度似乎仍旧没有什么改变,还是不愿意下订单……”
“不愿意下订单……”优子表情严肃地看着我说道。
“是呀。当然,我的话没有吸引力也是事实,如那位酒馆老板说的那样,如果你说的话不能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那将会是很大的问题……”
“大问题?”
“嗯,确实,销售这一行,是需要通过久经打磨的语言使客户心情舒畅,然后拿出合同,诱使对方达成交易。而且对方还会对你说‘哎呀,真是败给杉桥先生了’,这样就太酷了,简直就是一个金牌销售员的典范。”
“金牌销售员啊。这样说来,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个关于培训金牌销售员的补习班。据说费用是3次15万日元左右。虽说有点儿贵,但你要不要试试?要是我介绍的话,说不定会给你优惠一些呢。”
“啊,真的吗?15万日元确实有点儿贵啊。不过,照现在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也不是支付不起,参加了那个补习班能卖得更好也说不定……唉,伤脑筋啊!”
“伤脑筋吧?”
“嗯嗯,确实有点儿……啊!!!”
我大叫了一声。
优子莞尔一笑:“发现啦?”
优子一直在重复我所说的话的一部分。
“杉桥君,听我重复你的话,你什么感觉啊?”
被优子这样问,我开始重新认真思考刚才的情形。
听别人重复自己的话时,自己很难察觉,而且说话特别顺畅。
可以感觉自己被他人认可和接受,或是别人在很认真地听自己讲话。
我的心情开始变得明朗起来,开始描绘未来美好的蓝图,我想成为即使不怎么说话也能很好地沟通下去的销售员。
“怎么说呢,感觉自己变得特别有说话的……”
“是吧。在那个时候,当我谈到那个虚构的补习班时,你是不是感觉非常有兴趣啊?”
“虚构的?”
“哈哈哈,不好意思。先别说那个了,你现在苦恼于到底要不要去补习班这个问题也是事实吧。”
“要是那里真的可以教会我想要成为的那种推销员的谈话技巧的话……”
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优子打断了,她突然竖起食指指着我问道:“你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呢?”
“为什么……‘鹦鹉学舌’?”我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优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归根结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对方。今天的授课就到此为止,‘鹦鹉学舌’,加油哦!”优子把手提包挎到肩上,然后急匆匆地离开了。
我一个人坐在桌旁啜着咖啡,旁若无人地小声自言自语着。
叮咚!
“哪位?”
“您好,我是完美清洁公司的杉桥。”
这天下午进展并不顺利。
前一天,我拿着电话簿和以前咨询过的客户名册,挨个儿把电话打了个遍儿。一家之前预约今天免费提供清洁服务的主人不在家。还有一家主人干脆给我吃了闭门羹。
别说“鹦鹉学舌”了,连配合对方下巴动作的机会也没有。
这是最后一家了,门牌上写着“中山”。
那是一幢非常少见的古风浓郁的木质房屋,有点儿像蝾螺太太的家。
我尽量将被前两家客户拒绝的不好回忆抛诸脑后,打起精神按响了门铃。门“嘎吱”一声开了,一位像漫画里的那位波平君一样,光秃秃的脑袋上仅留有一撮头发的老头儿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波平……啊,是中山先生吗?”
糟糕!
我很久以前就有叫错人名字的毛病,明明没有恶意的。
但是,波平……啊,不对,中山先生什么都没说,招了招手示意我进去。
玄关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陈设品。
仔细一看,我发现是一些大小不一的茶壶、盘子和茶碗。
可能都是古董吧。
正当我一动不动地盯着古董看的时候,中山先生问道:“看你这么年轻,难道也对陶器感兴趣?”
老实说,我对陶器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但是,在这种场合下要说不感兴趣的话,对方肯定不会给我机会,不给我机会我就说不到吸尘器了。然而,如果说“是”的话,又怕被对方问到专业的问题而答不上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才好,人好像又完全陷入了绝境。
“‘鹦鹉学舌’啊……”脑海中突然出现了酒馆老板的这句话。
“呃,您说陶器啊……”
“嗯。”中山先生一边回答,一边将目光投向陶器上下移动着,下巴也跟着上下移动了两次。
我也不失时机地上下动了两次下巴。
“这个茶碗是信乐陶瓷,是江户时代后期烧造的。信乐陶器非常有名,你应该也有所了解吧。”
“鹦鹉学舌”!
“是挺有名的。”
“你看这个配色,那是画笔所画不出来的,颜色多自然啊。而且,陶器是烧制的,再有名的大师都烧不出完全相同的两件作品。”
“鹦鹉学舌”!
“烧不出来!”
中山先生放下手中的小茶壶,紧接着拿起一个稍大一点儿的碟子仔细端详起来。这一次下巴大幅度摆动了一次。当然,我也跟着他照做了。
“这个是有田烧制的碟子。怎么样,上面的图案漂亮吧?”
“真好看!”
谈话要是继续照这样进行下去的话,在这个领域,我是什么有趣的话题也想不出来的。
我决定专心致志地继续“鹦鹉学舌”下去。
“……究竟是不是因为泥土的不同呢?”
“泥土?”
“……不同的窑也有不同的特点。”
“嗯,每个窑都有自己的特点。”
“……火候的控制非常困难。”
“确实很难。”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就光是站在玄关听中山先生讲他的那些茶壶,然后重复他所说的话的部分内容,30分钟的时间就过去了。
而且,中山先生好像突然想起我来似的,说了一句“站着说话挺累的吧”,便邀请我去客厅。
我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随后便马上得到了证实。
客厅里,摆放着无数的古董陶器。我只是在听中山先生讲这些陶器的故事,根本没有时间推销吸尘器。
我也完全放弃了推销吸尘器的打算,打算把这次谈话当作关于下巴动作和“鹦鹉学舌”的宝贵练习机会。
中山先生连夫人泡的茶也懒得碰,兴致勃勃地继续给我讲关于陶器的故事。
对话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中山先生的自言自语:
在滋贺县的一家陶器店中,被偶然看到的信乐烧迷住了。
那次旅行发生在他同夫人结婚以前,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旅行。
因为还没有小孩,所以赚的钱通通拿来买古董了。
不仅仅满足于收集陶器,多年前他还开始到陶艺班去上课。
退休以后,几乎每个月都要去滋贺县学习揉土的技艺……
我突然发现,从按下门铃那一刻起到现在,已经悄无声息地过去了两个小时。
我实在没办法集中精力了,下巴练习和“鹦鹉学舌”的练习也变得费劲起来。
中山先生好像完全没有注意到我的反应,他把自己最近创作的一件作品拿给我看,问道:“人们常说陶瓷艺术蕴含了极其深刻的道理,你怎么理解?”
“道理?”
“打比方说,我们创作一个茶碗。初学者以做出来一个这样的茶碗为目标,揉土、旋转陶盘。但是真正做出来的时候往往并不尽如人意。一经烧制,烧出来的茶碗的颜色、形状和质感如何事先完全无法想象。”
“要是做出来的东西是事先没有料想到的,那就应该算是一件失败的作品吧?”
“不对,并不是那样的。在那之后,继续按照自己想做的茶碗的样子创作,又做出了一件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再后来,以及后来的后来做出来的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不管你旋转陶盘的技巧多么娴熟、多么懂得控制烧制的火候,都做不出与你最初预期的一模一样的东西。这样不停地重复了几次以后,你才终于明白。”
“明白什么?”
“嗯,陶艺和人生是一样的。”
怪了,从这件事是怎么联想到人生的大道理的?
我真想直接反问他。
但是我忍住了,继续“鹦鹉学舌”:“和人生一样……”
“年轻的时候,谁都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努力奋斗过,但是人生又不可能完全按照原本设想的方向发展。于是很多人就在中途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样,他们的人生也变得一无是处。陶艺,特别是旋转陶盘与之十分相似。最初你下定决心做一个茶碗,但是做出来之后总觉得和预想的不一样。于是人们开始想,是不是不管怎么努力都做不出想要的东西,有的人中途放弃了;还有的人不再用心地揉土和旋转陶盘,最终只能是什么都做不出来。”
怎么感觉这番话就是在说我的人生呢?一阵强烈而沉重的情绪袭上了我的心头。
我开始感到坐立不安,低下头思考我该怎么告辞,中山先生又开口说道:“把东西拿出来吧。”
他的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我,我之前忘了给他名片。于是,我急急忙忙地从胸前口袋里取出名片递了过去。
中山先生把手伸到我面前用力晃了晃:“不是这个,你是推销吸尘器的吧?我在说买吸尘器的事!”
欸,又是意想不到的进展?!
我只是听他说了说话,他就要买我的产品。
和前3次把东西卖出去的模式完全一样。
不过,那也成了我不自信的原因。这样下去什么都不会改变。反正我也不打算卖出去了,我有点儿自暴自弃,于是说道:“嗯……我什么介绍都没作,您就买了我们的产品,要是您以后索赔或是退货什么的也麻烦,以防万一,可以让我先作一下商品说明吗?”
中山先生带着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我:“都跟你说要买了,你这人可真奇怪啊。算了,要是你实在想说,我洗耳恭听。”
“那么,我就赶紧……”我本来打算把事先背下来的推销语说一遍的,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另外的话。
“那个,如果陶土里混进了颗粒物的话,会影响到成品吗?”
“是这样啊。烧制的时候会有裂纹出现。”
“我在家也是用的我们公司的这款吸尘器。因为采取了水槽式的设计,所以不会像其他吸尘器一样起风,这样灰尘就不会四处飞,您可以在不开窗的情况下放心使用。打扫完了之后,房间里的空气很干净,正好适合您做陶艺呢……”
我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说明书。
“先让对方看看说明书,等对方对商品有了印象以后,再展开谈话。”
销售指南上虽然是这么写的,但是顺序已经被我打乱了。
而且,指南上还写道:“为了不让客户挑毛病,应该自己拿着说明书对产品进行介绍。”
中山先生一把夺过我手中的说明书仔细翻看了起来。这样应该卖不出去了吧。
在重复看了好几遍之后,中山先生扬声说道:“有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早说啊!我打算买两台,一台家里用,一台放到陶艺室去。哎呀,你介绍给我的这东西真好,谢谢!”
什么?
我已经理解不了了。仅仅配合了对方下巴的动作,又“鹦鹉学舌”了一番,在完全无视销售指南书上的谈话技巧的情况下,我竟然就把产品卖了出去!
而且一次就卖了两台,应该连“王牌销售员”青柳也没做到过吧。
此外,我在卖了35万日元的吸尘器之后,对方还对我说了声“谢谢”!
在回公司的车上,我激动的心情久久未能平复,一直回味着今天和中山先生的谈话内容。
卖出去1台应该归功于“下巴”和“鹦鹉学舌”。
同喜欢收藏钟表的坂本先生以及之后卖出去的两台一样,有着相同的发展趋势。
要是这样持续下去,我不得不承认“下巴”和“鹦鹉学舌”的效果确实不错。
只是,我真的觉得今天卖出去的第二台应该归功于我自己。
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顺序搞得一团乱,也没按照销售指南上写的那么做,事先背下来的东西一点儿也没派上用场。
但是,我按照自己独有的模式展开了对话。
从我自己都没预想到的一句话开始展开了对话,中山先生就决定买下两台吸尘器。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出了那一句我自己都没预想过的话呢?
我想起了优子说过的一句话。
“归根结底,了解对手是最重要的。”
我是怎么做到了解中山先生的呢?
我了解他是理所当然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一直在倾听他讲话,初次见面的人估计都能对他的脾性有所掌握。
只要认真听对方讲话?
酒馆老板都不好解答的问题,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Tips]
关于“鹦鹉学舌”,即“回溯”
首先是听对方讲话,做到“知己知彼”。
青年杉桥最终找到了答案。“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大有人在。在补习班里,听了关于“鹦鹉学舌”和“知己知彼”的介绍,表示是第一次听说的人也有。
但是,我们几乎很少看到一开始就能做得很好的人。
抛开销售的老手不说,即使学习了这些知识,能立马见效的情况基本上也没有过。
我们要学会“倾听”,以了解对手。
所有的交流都是从倾听开始的,优子对青年杉桥所说的话就是最好的证明:
归根结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对方。今天的授课就到此为止了。“鹦鹉学舌”,加油哦!
对了,作为了解对方的手段,“鹦鹉学舌”的效果特别显著。
“鹦鹉学舌”,在NLP中的专业术语是“回溯”。
回溯包括两种:一种是将对方的谈话内容原样进行重复的“语言的回溯”,另一种是将对方谈话内容中隐藏的意义进行重复的“意义的回溯”。
“语言的回溯”,如前文所说,即使是初学者也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但是,“意义的回溯”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时有一些注意事项。
只顾自己说,而不注重倾听对方说话的人,很容易重复对方说过的话,或者是在对方说的基础上掺杂自己的意见回复对方。他们以为这种做法很聪明,也容易掌握谈话的主导权。
然而,这种做法真的聪明吗?也不尽然。
即使使用同样的词语,但由于彼此的背景和经历不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打个比方,你熟悉上司和下属之间这样的谈话吗?
上司:上周周末,我们一家人去滑雪了。
下属:啊!你们家孩子还那么小,带上他一起去挺辛苦的吧。
上司:不会,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雪,所以他玩得很开心!我一直给他掌着雪橇,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去滑。
下属:是吧。拖家带口出去旅行,一点儿也不好玩。
听话人可能也考虑到了对方的心情,然后进行问话。但是那只不过是在自己经历的基础上,加上了一点儿个人意见而已,其实说出来的话和对方想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上司明明想说的是自家小孩玩得很开心,他作为父亲也觉得很开心,而单身下属的回话不可谓不糟糕。
这样自以为是的行为,很可能会弄错对方真正想表达的重点。
配合对方的步调,不应该混杂这样的自以为是,单纯挑对方谈话内容的重点“鹦鹉学舌”一番即可。
单纯用对方话语中的部分内容回应对方确实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把对方当作主角。
秘诀是不要加入自己的意见,有意识地单纯重复对方的话即可。这样,你对对方的认识就会不断加深,同时也向对方传递了“我深有同感”这一信息。
“鹦鹉学舌”的时候,由于句尾的结束语有好几种,请务必注意区别使用,它们分别是:
“是呢。”
“是吧!”
“是吗?”
这三种结束语使用的场合也完全不同。
比如说“是吗?”,给别人的潜在感觉是自己被质疑了而不是被接受了。
再回到刚刚滑雪的对话上,比起“您去滑雪了吗?”这种问法,“您去滑雪了吧!”这样的回应更能让人在潜意识里感觉到“我刚刚说的话他在认真地听”。我们不妨多尝试配合他人谈话的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不加词尾感叹词,而是直接回应对方。
这样一来,既不会打乱对方说话的节奏,又能很好地引出对方接下来所要讲的话。
总之,为了做到了解对方,重复对方的语言,能够很好地引起对方的共鸣和理解。
掌握了倾听的诀窍后,我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我体会到了销售工作的乐趣所在。
从事销售工作的乐趣在于,有机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能够听他们讲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
原本什么都卖不出去的我,将自己在培养职业咨询师的讲座中学到的倾听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我逐渐喜欢上了销售这份工作,也有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体验。
我还不太擅长与人交流的时候,每当听到客户讲我不感兴趣的话题时,就完全不知道应该以什么表情来回应,反应过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在一个劲儿地说着自己的事情。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自从我学了“鹦鹉学舌”之后,对那些自己不怎么感兴趣的事,我只需要用说话者说话的部分内容回应对方,我们的谈话基本上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事实上,学习倾听技巧最大的收效是,我对其他事物的关心程度逐渐加深,对客户的话题越来越感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喜欢上了对方讲的内容。
这样的话,就如同青年杉桥对中山先生那样,自然就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并提出意见。这一点可以说是这门技巧中最重要的地方。
在见识了这一招的威力之后,我终于认识到以前的自己为客户考虑得太少,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很是惭愧。
一旦你兴味盎然地仔细听对方讲他的经历和想法时,很多客户最后都会这么说:
“真不好意思,我光顾着自己说了。说说,你的商品到底怎样啊?”
终于对我想要说的东西表示了兴趣。
然后,我开始介绍吸尘器,对方也会很认真地听我说。
掌握调整节奏和回溯这两门技巧后,青年杉桥下意识地感觉到了倾听对方讲话的重要性。他在逐渐接近“王牌销售员”的目标,感到兴奋与喜悦的同时,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正在发生着变化。
最终,这种变化让青年杉桥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