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理论效应
1991年以来,美国媒体都被禁止展示阵亡士兵棺材的照片。2009年2月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取消了这一禁令—因为照片在网上铺天盖地地流传,已无法阻止。尽管死者家属对于照片公开表示理解,但这一禁令的取消在媒体中却没有得到贯彻。那究竟为什么要禁止展示棺材的照片呢?是为了让战争显得不那么糟糕。但一场战争所造成的牺牲者数量,人人都可以在伤亡统计数据中查到。只是我们对统计数字的反应是冷淡的,对于人本身的反应—尽管是对已经去世的人—却相反带着很大的感情。
这一原因是:我们在原始社会只能以群居的方式生存下来。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我们对其他人如何思考、如何感觉已经形成了精细的感受,科学上称之为“心智理论”。对此可以作一个实验:我给你100欧元,你必须把这笔钱分一部分给一个陌生人,你来建议分配的比例,如果陌生人同意这个比例,那么就分了这100欧元,如果陌生人不同意这个比例,你就必须把这100欧元还给我,等于谁也没有拿到钱。那么你会建议以什么样的比例来分配呢?
按道理来说,可以给陌生人很小的一部分,比如1欧元。因为对于陌生人来说,1欧元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好,但80年代当经济学家在进行这个“最后通牒博弈”(这是其在科学研究上的名字)实验时,参与实验的人完全是另外的想法,他们建议给自己对面的陌生人的分配比例在30%到50%之间,并认为在30%以下是不太公平的。这一“最后通牒博弈”是“心智理论”最清楚的证明:人们会去感受对面的人的想法。
但如果对游戏做出微小的改动,就会使大部分参与实验的人不再有这种大方的想法。参加游戏的两个人被分在不同的房间,人们看不到那个陌生人而且之前也未见过,这样就不会去体会对方的感觉了。对方变得抽象,参加实验的人所建议的分配比例也下降到了20%以下。
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奇在一个实验中请人们进行捐款。斯洛维奇对第一组展示了一张来自马拉维的孩子洛其亚的照片,他骨瘦如柴,眼中带着哀求,这一组的人均捐款是2.5美元。斯洛维奇给另外一组展示了马拉维的饥荒统计数字—有超过300万的儿童营养不良。但这组捐款的数额比第一组下降了50个百分点。这个结果是令人吃惊的:理论上第二组捐赠的数量应该比第一组多,因为统计数字展示了灾难的真实程度。但人们不是这样理解的,统计数字使我们觉得冰冷,而人本身却不会。
媒体早就明白用事实报道和大块图表不能吸引读者,所以业界的口号是:文章不能没有标题,人物不能没有头像!如果文章是关于股票的,那么就会在中间位置放上这家公司总裁的照片(根据交易行情选择是微笑还是忧虑的表情);如果文章是关于一个国家的,那么就会印上其元首的照片;如果是关于地震的报道,那就要贴出受害者的照片。
这种“以人为本”的现象也解释了最重要的文化虚构产物—小说—的成功原因,这一文学体裁只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人物内心的矛盾集中在了少数个体上。关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清教徒的心理折磨方法本来都可以写一部博士论文了,但我们今天只在读着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关于人到30岁时易患的抑郁症?统计学上只是一串数字排列,但写成小说却让人难以忘记—就像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里所描述的。
结论:当有人给你介绍某个人物命运时,请你谨慎一些。请你问问其背后的事实和统计数据。你不会因此对这个人物的命运感同身受—但你至少可以了解到真实的背景信息。相反如果你不是听众,而是肩负着感动、震撼、激励他人的任务,那你就应该让事情以鲜活的形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