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为什么你会认为其他人和你想的一样(1 / 1)

虚假同感偏差

你更喜欢60年代的音乐还是80年代的音乐?你认为大家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想法替别人做出判断。如果你自己喜欢60年代的音乐,那么你会自动地认为大多数和你年纪相仿的人会和你喜欢的一样。而喜欢80年代音乐的人也会认为大多数人和自己一样。我们倾向于高估自己和他人的一致性,我们相信其他人的想法与感受和自己的都一样。这种思维错误被称为:“虚假同感偏差”。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李·罗斯在1977年偶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制作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引人注目的广告词:“欢迎来JOE用餐。”他随意选择了一些大学生,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在校园中举着这个牌子走30分钟,同时还要估计一下其他学生中有多少也愿意接受这项临时的工作。那些愿意举牌子的大学生估计,大多数(62%)被问到的学生会同意做这件事,而那些婉言拒绝这一工作的大学生认为大多数(67%)学生会觉得举着牌子走看上去就像移动的餐厅柱子。这两种大学生都认为自己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一致。

“虚假同感偏差”在那些利益组织和政治小派别中都有所体现。他们会将其意愿的迫切性自动地高估。例如,他们在公开场合提出问题,如何看待气候变暖的严重性。无论他们在这件事上的立场如何,他们可能都会相信,大多数人和他们的观点一样。如果政治家坚信民众会选择他,那这就不仅仅是盲目的乐观主义了,他们实际上会自动地无意识地高估自己得到民众选票的概率。如果是参加投票的人,则会高估其所中意的党派受支持的百分点。

在这个问题上表现更夸张的是艺术家们。他们几乎都期待着得到比实际更大的成功。比如我就十分坚信我的小说《MassimoMarini》会获得突破性的成功,我觉得它至少会和前几本一样好—前几本卖得都相当不错,但读者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也是自己欺骗了自己,这就是“虚假同感偏差”。

当然在经济领域也很难避开这种思维错误。每个研发部门都坚定支持自己的产品,但消费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在那些技术人员坚信消费者会喜欢其产品的公司,这一问题非常明显。那些爱钻牛角尖的人喜欢自己挖空心思想出的完美作品,并错误地认为消费者也会对此感兴趣。

“虚假同感偏差”还有另一个有趣的方面。对那些不同意我们观点的人,我们往往会认定他们“不是很正常”。这也从李·罗斯的实验中展现出来:那些同意举广告牌的学生认为对此拒绝的学生是“拘谨”和“不懂幽默”,而不同意举广告牌的学生会认为对此同意的学生是“白痴”和“想成为焦点的人”。

也许你还记得在《清醒思考的艺术》一书中提到的思维错误“从众心理”,“虚假同感偏差”和它是一回事吗?其实不是的。“从众心理”是无意识的群体压力,而“虚假同感偏差”是没有压力的,但后者有一种社交功能—这可能也是在人类进化中没有将其淘汰的原因。我们的大脑不是为了认识真相而进化,而是为了尽可能多地留下子孙后代,所以谁会借助“虚假同感偏差”勇敢而坚定地站出来,认为其他人和自己想的一样,谁就会得到更普遍的认同,获得更高比例的异性资源,并能留下更多的子孙后代,自己的基因被继承的可能性就会提高。对此表示怀疑的人都是不怎么受异性欢迎的人。

结论:你要认识到你对事物的观点不是被普遍认同的,而且你还要理解和你想的不一样的人并不是白痴。你不要先去怀疑他人,而是要先去怀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