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末有什么安排
一个人说话、做事太单纯,本身没有什么错。可是社会太复杂,你想要立足其中,就要懂得伪装自己,玩一点儿“心机”,以防被人欺骗。很多人善于从别人的嘴里套话,如果没有心机,就很容易被套进去。我的一个表弟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
表弟新到一家公司工作。周五快下班的时候,同事们都在讨论周末怎么安排。
就在这时,坐在表弟旁边的同事孙姐问他:“你周末有什么安排?”听到这话,表弟不假思索,直接回答:“周末没有什么事,我打算待在家里玩电脑。”
原本,这就是一个很平常的回答,但孙姐却借此套出了表弟的生活状态。
周末过后,当大家再到公司上班的时候,表弟听到了一种传言,说他没有什么朋友,性格内向孤僻,就算是周末也只能待在家里。开始,表弟根本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流言是从孙姐的嘴里传出去的。
孙姐传出的闲话显然来自她对表弟所说的“周末没有什么事”的推测。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孙姐的行为无异于在套表弟的话。
事实上,我们会经常遇到这种套话的暗语。要是你没心眼,按实际情况回答,对方将很容易推测出你的生活圈子、你有没有伴侣等基本信息。
我曾在房地产中介公司见到过这样的情景: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在接待一位顾客的时候,指着地图熟练地给顾客介绍房子。介绍过一些基本情况之后,这位房地产经纪人问客户:“请问您打算租什么样的房子?”
客户回答道:“我先看看,还没有决定呢,也许是两室一厅的,也许是三室一厅的。”
房地产经纪人听了,继续问道:“明天是周末,您有什么安排吗?如果没有安排的话,我可以带您去看看房子,这样再谈起价格来就比较方便了。”
客户一听,不假思索地说:“我答应了孩子,要和他一起去逛公园。我们改天吧,要不,等下周一也行。”
房地产经纪人一听,立刻接话道:“哦,原来您都有孩子了。看不出来,您看起来这么年轻。既然家里有孩子,那么最好是租三室一厅的房子,这样孩子有独立的空间,如果有亲戚过来,也有地方住,孩子的学习也不会因此受影响……”
这位精明的房地产经纪人不方便直接询问客户的家庭情况,怕引起对方的反感,于是采用暗语来套话。客户果然中计,顺着对方提出的“周末有什么安排”就把自己的情况说了出来,为这位房地产经纪人提供了真实的信息,更有助于他推销房子。
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信息被对方掌握,就一定要读懂这句暗语,防止在与对方平淡的对话中被对方剖析得彻彻底底。
“周末有什么安排”这句话看似很平常,但如果是对方专为你设下的“语言陷阱”,那就要小心了。要想绕开对方的语言陷阱,也不是那么简单。如果自己实在没有信心应付这种难题,不妨敷衍一下。比如说,你可以回答“哦,我还没有想好”“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好像不大合适”或“到时候再说吧,我这个人一向没有什么计划性的”,你也可以反问一句“你有什么建议”“你呢,有什么安排?说出来给我参考一下”。这样一来,对方如果识趣的话,就会放弃这个话题。
其实,“周末有什么安排”这类暗语还有很多。比如说,对方会用“你情人节打算怎么过”套出你是否有女友,与妻子的关系怎么样;用“你中秋节准备回老家吗”探知你的老家在哪里;用“你下班后通常做什么”探出你是否喜欢交际应酬,与朋友的关系如何,经常与哪类人打交道……
我曾听一位心理专家说过:“说话技巧的运用往往与讲话者本身的心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我认为这句话相当有道理。有心机的人,往往更善于用暗语,他们可以不动声色地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而那些天真率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往往容易在交谈中被别人套话,而且有时对方已经成功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依旧浑然不觉。所以,平时我们还是谨言慎行为妙,以防给自己惹来不必的麻烦。
02、你一定刚毕业不久
很多年以前,我并不认为在听别人说话这个问题会让人犯什么错误。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意识到,也许我们在聊天时对方貌似随意的一句问话,都可能隐藏着很深的用意,值得细细体会。
第一次去妻子家拜访时,我就遭遇了她父母的亲切套话。
我们刚谈恋爱的时候,她的父母并不知情。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觉得彼此的脾气相投,于是便想加深了解。那天我们一起逛街,她提起自己的父亲今天过生日,想让我一起去她家为她父亲庆祝生日。听到这个消息,我当然很高兴,于是买了一些礼物跟着她去了她家。
我的到来让两位老人感到十分惊喜。她的父亲和我亲切交谈起来,他对我说:“你一定刚毕业不久吧,看上去非常年轻,就像个大学生。”
我当时并没有多想,只答了一句:“哪里,我都毕业三年了。”
后来,她的父亲又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离开的时候,她出来送我,并笑呵呵地说:“我爸说你比我大一点,我们很般配。”
我当时吃了一惊,因为我从来没有在谈话中提到自己的年龄,而她也从来没有向她的父母说起这一点。后来我认真回想了一下,突然意识到,她父亲所讲的“你一定刚毕业不久吧”就是一句套问我年龄的暗语。我的回答很容易让他根据我的毕业时间推算出我的年龄。
我的岳父大人真的是“不简单”。当然,他这样做是出于客气。如果直接问“你多大了,毕业几年了,在什么地方工作”,相信我一定会感到不舒服,觉得像被审问一样!由此可见,这位老人还真的是很有心计呢!
“你一定刚毕业不久”这句话如果不是在工作中被人提起,那么对方虽然表面是在说你年轻,其实是想等你说出自己的毕业年限,然后很快推算出你的年龄。可以说,这是一句套出别人年龄的暗语。
俗话说,女人的年龄是秘密。很多时候不方便问女人的实际年龄,但是可以从一些问话中套出想了解的情况。因此,“你一定刚毕业不久”这样的话往往在询问女性的时候更为常见一些。
当我们听到“你一定刚毕业不久”这句话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了。如果你不想把自己的实际年龄透露给对方,可以直接说“是啊”“没多久”,给对方模糊的答案,或者转移话题。
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不妨调动起自己敏锐的感觉,从对方的暗语中体会他的意图。类似这样的暗语还有很多,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一定会经常听到。比如:“你参加工作多长时间了?”“你在这家公司干了很久了吧?”“我想你对工作这么熟悉,一定是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了吧?”
我们也许并不需要用暗语去套别人的话,但是我们一定要能听懂套话的暗语,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社会如此复杂,不能做“单细胞生物”,学会听懂暗语,也算是多了一种防身之术,让自己免于被“套话”,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
03、那行特别好挣钱吧
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或者与朋友聚会的时候,彼此的薪资是一个非常的话题。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如此,直接询问对方的收入是非常不礼貌的。换句话说,即便你这样问了,恐怕也很难得到答案。因此,采用暗语来套出对方的收入情况,便成为一种常用的谈话技巧。
我的一位女学生小何曾和我谈起过她相亲的事情。
她在介绍人的指引下,与男方见了面。这位男士是个记者,长得很英俊,说话彬彬有礼,十分有教养,小何很满意。不过,她想知道眼前的这位男士收入怎么样,这是她比较关心的问题。但如果直接问,显得非常不礼貌,也容易招致对方的反感。于是,小何笑着说:“听说你们报社的记者工资非常高,你们那行特别好挣钱吧?每个月写上几篇稿子,就能有不菲的收入了。”
男士一听,笑着说:“哪有那么容易,也是需要根据在报纸上的上稿量来定工资的。”
小何继续追问:“那你一个月能上不少稿子吧?”男士笑了,谦虚了几句,给出了答复。就这样,小何三问两问就把对方的工资收入“套出来了”。
小何说的“你们那行特别好挣钱吧”是一句询问收入情况的暗语,这不是在咨询对方的行业,而是想打听对方的收入。这句话看上去问得轻描淡写,但往往让那些挣钱多的人听了有几分飘飘然,很容易把自己的收入情况透露出去。如果被问者同意对方的观点,自然会讲“还行,基本每个月能拿到……”。这样一来,就会顺着对方的思路走,给出对方想要的答案。如果否定对方,也会说“哪里,不像你说的那么简单,我才挣……”,这也会给出对方想要的答案。所以说,这句暗语用起来非常高明。
在报纸上,我曾看到过这样的一则新闻。一位记者乔装打扮去探访某黑油坊。他假装自己有意从这间作坊里批发“食用油”,于是开始和油坊的老板套近乎。
老板似乎对他没有什么好感。可是这位记者并不灰心,他又是递烟,又是说好话,很快作坊主便放松了警惕。记者借机问道:“你们这一行特别好挣钱吧?”老板立刻很开心地说:“当然了。别看作坊小,但成本低,要好好干的话,还真的能挣大钱。”随着谈话的深入,记者很快从他的口中套出了作坊主处理地沟油获得暴利的详情。
在这个案例中,这位记者是相当聪明的。他通过暗语渐渐套出了自己需要的实情,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其实,类似于“那行特别好挣钱吧”的话还有很多,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问话来旁敲侧击地询问。我们如果不想回答,可以说“还行吧”“也分情况,没准”等含糊其词地敷衍过去;可以反问“你听谁说的呀”“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也可以岔开话题,顾左右而言其他。只要你听得懂对方的暗语,就不要顺着对方的话题深入下去,这样一来,他们想套你的话,也没有机会。
04、我们顺路吗
前不久,一档电视节目播放了一个入室盗窃的案例,我认真地收看了这档节目。说起来这件事情真是让人感到惋惜,盗窃犯居然是用暗语从被害者老王的口中套出情况,并且成功地偷到了钱。
那天,老王去逛家具市场,打算买一套高档家具为儿子布置新房。当他走进市场的时候,一个留小胡子的顾客热情地和他聊起天来。
他问老王:“你是打算给自己买家具吗?”老王当时并没有多想,他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对方:“哪里,我们家破门烂窗的,几十年的老房子了,怎么可能买这么高档的家具,我是给儿子买的。”小胡子听了他的话,附和着说:“我是替我弟弟来看家具的,他没有时间过来。我也看中了这套家具。不过现在快到“五一”了,他们肯定会打折的,我们不如等打折的时候再来,那样会便宜点。”
老王想想小胡子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当时就没有买。小胡子跟老王一起走出了家具大厅。在停车场上,他假装随意地说:“我们顺路吗?要不,你搭我的电动车走?”
老王乐呵呵地把自己的地址告诉了对方,小胡子一脸可惜地说:“唉,要不是不顺路,我还能捎你一程。”老王当时没有多想,就这样和对方告辞了。
让老王没有想到的是,小胡子从他口中套出地址之后,趁他不在家,将几万块钱的家具款偷走了。要不是小胡子落入法网,老王可能永远不知道他是刻意来套自己话的。
“我们顺路吗”看似平常,却是一句关系到许多信息的暗语,从这句话出发,可以问到一些基本的情况。“顺路”暗含了前行的路线、目的地等诸多信息,由此可以生发出无限的可能。这句暗语显然是利用了人的发散性思维。如果你的回答“发散”得厉害,往往正中对方下怀,会被对方成功地套到想要的信息。
小区有位小学教师金老师,教学水平非常好,对孩子也是视如己出,很多家长带着礼物来探望她。有一次,我在小区门口碰到了一个手中提着礼物的朋友,他并没有说这些礼物要送给谁,我也没好意思问。
我们聊了几句之后,他问我:“你去哪?我们顺路吗?要不一起走,边走边聊也不会让你走路时太枯燥。”
当我告诉他自己要回家的时候,这位朋友笑着说:“恰好顺路,一起走吧。”快到家门口了,我才知道原来他的这些礼物是送给金老师的。他不知道金老师具体住在哪里,但曾听人说起过金老师和我是邻居,所以就通过“我们顺路吗”这句暗语,成功地从我这里得知了金老师的住址。
听到“我们顺路吗”这类话要提高警惕,如果对方不是你的朋友,或者你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住址,不妨绕开这个话题。你可以主动问“你要去哪里”,或者干脆找个借口巧妙地避开这个话题。现在,人们的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如果对方不怀好意,只要认真分析,多费一点儿脑筋,不难从中判断出暗语的真正含义。
“你家离电影院近吗”“你回家路过哪个大超市”“你家附近还有哪家银行”“你平时去超市都怎么走”等问话,都与“我们顺路吗”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社会上虽然没有那么多小偷,但经常遇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类暗语套你的话,这时还是多个心眼为妙。当然,也许有人问这句话纯粹是出于好心,想给你提供帮助。因此,对于这样的话,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05、你们家都是谁做饭
家长里短的事情往往是大妈、大婶们关注的话题,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前几天购物的时候,遇到了小时候的一位街坊刘姐。刘姐和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她显然为这次相遇而感到惊喜。她看到我买了许多速冻食品,于是笑呵呵地说:“你们家都是谁做饭?”
我下意识地回答:“我老婆做饭啊!”
刘姐带着几分遗憾说:“啊!你都结婚了啊!我看你一表人才的,还想着把你介绍给我的小姑子呢。没想到你都结婚了。瞧,晚了一步。”
听了这话,我笑了。
“你们家都是谁做饭”这句话显然涉及家庭情况。所以,我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也许该意识到,这是一句暗语。其实,刘姐就是想问我有没有结婚。当然,她想要了解我是否有孩子的话,也能如愿以偿。如果她直接问我,我也会很高兴地告诉她,但女人们大多喜欢拐弯抹角,于是用暗语委婉地问就成了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
任珂嫁给张鸣后,常常被父母问道:“你们家都是谁做饭?”刚开始的时候,任珂对这句话并没有多想,总是据实回答。
后来,父母总是这么问,她就显得有些不耐烦了。
回家以后,她对张鸣谈起了这件事情。张鸣笑了,他劝妻子说:“其实,这是父母关心你的一种表现。他们想知道咱俩的关系怎么样,想知道我是不是对你好,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问,只好采用这种暗语,旁敲侧击地问。”听了老公的话,任珂心中有了小小的感动。是啊,这可是父母的一片爱女之心呀!
事情不是明摆着吗?如果张鸣经常做饭,表明张鸣对她非常好!如果整天都是她做饭,岂不是张鸣有些大男子主义,让他们的宝贝女儿受了委屈吗?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遇到“你们家都是谁做饭”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想隐瞒实际情况,不妨直说。如果不想回答,可以绕开这个话题,你可以说“我经常出去吃”“我父母做饭的时候多一些”等,这样对方也就不好意思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你们家都是谁做饭”这类问话归根到底涉及一些家庭情况,也涉及家庭成员的地位如何,还涉及许多听者感兴趣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如果对方想套你的话,往往会挑一些平常的问题下手。这样的问题不会引起你的警惕,也比较好引申出更多的问题,同时可以渲染一种轻松的气氛,让你没有紧张的感觉,更容易被套出话来。要谨记,面对的问题越简单,越不能掉以轻心。
06、这件事我只告诉你
有句话想必大家非常耳熟,那就是“这件事我只告诉你”。这话通常是为了表现一种亲密关系,当然,这仅仅是表面上的亲密。那么这句话究竟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呢?
“这件事我只告诉你”并非仅仅是说话者想拉近与你的距离,而是想从你的口中套出你对他说的事情的看法。也许你会被这句话感动,以为对方是把你当成自己人,于是把自己的秘密也和盘托出,这样一来,就会轻易地被对方套出话。其实,说话者并非“只告诉你”,他还会告诉下一个人,永远也不要相信“只告诉你”这回事,因为它被兑现的几率太低了。
说话者把你当成世界上唯一可信任的人,而且只有你能承载这个秘密,这需要多么“铁”的关系?你相信对方会真的这样想吗?显然,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这件事我只告诉你”说明这件事本身是一件不宜外传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对你说了,你是否告诉别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有朝一日这个秘密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对方就会给你扣上一顶“辜负我的信任”的帽子。再者,对方为什么会“只告诉你”呢?如果没有什么好处他会白白地担着风险来告诉你吗?显然不会。因此,当对方说出这样的话时,其暗语往往是想从你那里得到同样的回报,让你把知道的秘密告诉他。所以,“这件事我只告诉你”确实是一句并不值得相信的话,千万别被“这件事我只告诉你”套出自己的秘密。
一位知名的娱乐节目主持人曾说:“总是遇到一些人对我说要告诉我一个秘密,而且这个秘密只告诉我,让我替他们保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们自己是个守不住秘密的人,让他们慎重。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会乖乖地闭上嘴,识趣地走开。”他的做法极其聪明,用半开玩笑的方式就轻松化解了尴尬。
对“这件事我只告诉你”这句话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我们还是及时提醒对方别说的好,这样也少了许多麻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心里装着太多的秘密,加重自己的负担,因此,在听到这句暗语的时候,可以直言“我这个人嘴不严,还是别说了吧,万一给你透露出去……”或者“瞧你说得挺严重的,算了,多个秘密多件心事,你还是别说了”。
我曾亲眼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关系特别好的同事吵架。原来,男同事说了关于经理要调走的秘密给女同事听。女同事听了之后,随即与他共享了一个“只告诉他”的秘密,那就是:不仅经理要调走,咱们部门的主任也会调走。男同事与主任的关系本就不太融洽,听到这样的消息,此后的几天他更是明目张胆地跟主任作对。
结果可好,没过几天,经理确实调走了,但是主任被升为经理了。这位男同事误以为当初告诉自己小道消息的女同事有意害自己,于是他们吵了起来。这件事情我们本来不知道,但他们一吵,大家全听到了,让这两个同事感觉非常难堪。后来,这两个同事再也不好意思在公司待下去,一前一后辞职了。
显然,这都是暗语惹的祸。如果当时女同事小心一点儿,管住自己的嘴,不传那些小道消息,也许现在两个人都会安安稳稳地待在公司里,也不会因此反目成仇。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这件事我只告诉你”这句话显得过于孤注一掷,而且可信度也不高,所以具有明显的想套你话的倾向。因此,遇到此类**的话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还是绕道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