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 / 1)

沅甫九弟左右:

二十四日王得一归,接十六日信,具悉一切。以后有信,仍以专人送归为妥,只须一人,不必两人,择捷足如曾正七之类,更可迅速。

汪先生即邓汪琼,号瀛皆于初七日专人来订今冬上学,因迎其十五入馆。甲三于十八开课,二十三第二课,改文甚细心。甲五眼睛近日已好十分之七八,右目能认寸大字,左目则能读小注。每日静坐二次,以助药力之不及。邓先生向来亦多病,得力于静坐者深也。

弟所寄各件,代普将请饷,代黄太守上禀,均系顾全大局,即使上官未必批准,亦不失缓急相顾之道。请奖一禀,尚欠妥叶。湘后营一军,不知从何处筹饷?即宝营亦自难支持。弟辞总理之任,极是极是。带勇本系难事,弟但当约旨卑思,无好大,无欲速。管辖现有之二千人,宁可减少,不可加多。口粮业得一半,此外有可设法更好,即涓滴难求,亦自不至于脱巾溃散。但宜极力整顿,不必常以欠饷为虑也。

打仗之道,在围城之外,节太短,势太促,无埋伏,无变化,只有队伍整齐,站得坚稳而已。欲灵机应变,出奇制胜,必须离城甚远,乃可随时制宜。凡平原旷野开仗,与深山穷谷开仗,其道迥别。去吉城四十里,凡援贼可来之路,须令哨长、队长轮流前往该处看明地势,小径小溪,一丘一洼,细细看明,各令详述于弟之前,或令绘图呈上。万一有出队迎战之时,则各哨队皆已了然于心。古人忧“学之不讲”,又曰“明辨之”,余以为训练兵勇,亦须常讲常辨也。家中四宅平安,不必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