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的壳变化万千,精巧美丽,因此人们对某些软体动物的认识远比对其他海滨动物的认识多。这群动物的特性和所有其他无脊椎动物都不同,虽然它们较原始的种类以及其幼虫的本质都显示它们的远祖特性可能和扁形动物很像。它们身体柔软,没有分节,通常有硬壳保护。其身体最引人注意也最特别的结构——“外套膜”(mantle),是如斗篷般的组织,包覆着身体,分泌出外壳,也是构成其复杂结构的装饰。
人们最熟悉的软体动物是蜗牛这类腹足动物,以及如蛤类的双壳贝。最原始的软体动物是动作慢吞吞、只会爬行的石鳖;最罕为人知的是象牙贝或掘足纲生物;而进化程度最高的是头足动物,以乌贼为代表。
腹足动物的壳是浑然一体的单壳,呈螺旋形卷曲,几乎所有的螺都是“右旋”,即壳口面向观赏者时,开口朝右。有一种例外的“左旋螺”,是佛罗里达海滨最常见的腹足动物。偶尔在原本为右旋的品种中,会出现左旋的变体。有些腹足类如海兔,壳只剩内部的遗迹,甚至如海蛞蝓和裸鳃类,壳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在裸鳃类动物中,卷曲的壳却出现在胚胎期)。
不论是在岩石上刮擦植物的素食类海螺,抑或是捕食动物的肉食性海螺,都生性活泼,唯有定栖的舟螺例外。它们依附在贝壳上或海底,就像牡蛎、蛤和其他双壳类生物一般,以过滤海水带来的硅藻为生。大部分的海螺都以扁平的肌肉“腹足”四处滑行,或者用同一器官在沙内掘洞。在受到惊扰或低潮之际,它们就缩回壳内,以称为“厣”的钙质或角质骨板封住开口。厣的形状和结构随螺类品种不同而互异,有时候也可用于辨识种类。
腹足动物和其他软体动物相同(双壳贝类除外),在咽的底部有长着牙齿的齿舌,有些品种的齿舌则生在长吻的末端。齿舌可以用来刮擦植物,或者在有壳的猎物身上钻孔。
双壳类多半营固着生活,罕有例外。有些(如牡蛎)把自己永久地固定在坚实的表面;贻贝和某些其他生物,则分泌出如丝绸一般的足丝,来固定自己的位置;海扇和狐蛤则是少数拥有游泳能力的双壳贝类。竹蛏拥有细长的足部,能够以惊人的速度深深钻入沙土中。
深埋在海底的双壳贝拥有长的呼吸管,它们运用这样的呼吸管吸纳水分,取得氧气和食物,得以生存。大部分的双壳贝类都以悬浮在水中的生物为食,自水中过滤微小的有机体,但包括樱蛤和斧蛤在内的一些贝类以堆积在海**的碎屑为食。双壳贝类中并无肉食性的种类。
腹足类和双壳贝类的壳是由外套膜所分泌的,组成软体动物壳的基本化学物质是碳酸钙,碳酸钙形成方解石的外层和文石的内层,后者虽和前者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却更厚、更坚硬。软体动物的壳中也含有磷酸钙和碳酸镁,而石灰质沉积在由角蛋白形成的贝壳素基质上。外套膜中包含形成色素的细胞,以及分泌壳的细胞,这两种细胞的活动造成了软体动物贝壳上奇妙的花纹和多彩的图案。虽然壳的形成受环境中许多因素和动物本身生理因素的影响,但遗传下来的基本图案早已固定,因此每种软体动物都有自己特别的壳可供辨识。
软体动物门的第三大纲是头足纲。它们和海螺及蚌蛤大不相同,让人很难由表面看出它们属于同一门。虽然古代的海洋中满是长有外壳的头足动物,但如今,只剩下鹦鹉螺还留着体外的壳,其他头足动物的壳全都留在体内,成为不起眼的遗迹。其中的十腕目类群,有圆柱状的身体,长有10只腕足,以枪乌贼、卷壳乌贼及墨鱼为代表。另一群头足生物八腕目,则有袋状的身体,长有8只腕足,以章鱼及船蛸为代表。
枪乌贼身体强健,动作灵敏,它们几乎是海洋中速度最快的短跑健将。它们以虹吸管喷出水流游泳,前后移动水管,即可控制方向。有些较小的品种成群结队。所有的枪乌贼都是肉食动物,以鱼、甲壳类和各种小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自己则是鳕鱼、鲭鱼和其他大鱼的食物,更是人们的最爱。巨型枪乌贼是所有无脊椎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人们曾在纽芬兰的大浅滩逮到包括腕足在内体长长达55英尺的大乌贼,是最大的乌贼标本。
章鱼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熟谙它们生活习性的人说,它们生性胆小羞怯,栖息在岩石间,以螃蟹、软体动物和小鱼为食。有时人们还可以从洞口成堆的软体动物的空壳中找出章鱼洞穴的位置。
石鳖属于软体动物中原始的双神经纲。它们的外壳大多是由8块互相重叠的骨板组成,由坚硬的环带联结在一起。它们慢吞吞地在岩石上爬动,刮食植物为生。它们栖息在凹洞之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此常遭忽略。西印度群岛的原住民时常捕捉它们为食。
软体动物的第五大类是罕为人知的掘足纲(亦称齿贝或象牙贝),这种生物长有类似象牙的壳,一至数英寸长,两端均有开口,它们用前端尖锐的小足在海底沙地探掘。有些专家认为,它们的身体构造和所有软体动物的古代祖先类似。但这只不过是猜测而已,因为软体动物主要的类别早在寒武纪就已经出现,而追溯其古代形体的线索又极端模糊。齿贝共有约200种,广泛分布在各处海域,不过人们从没有在潮间带发现过它们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