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沟通本身依赖于内部的合作(1 / 1)

高效沟通 王鹏 1004 字 4个月前

沟通是双向的,一个人的交流不叫沟通。一方非常努力、非常认真地进行沟通,另一方却表现得非常冷淡也不主动配合,或者双方都缺乏沟通的欲望,那么沟通就会陷入困境。良性的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共同配合完成,只有双方相互满足,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整个沟通才会更加顺畅,才能够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并确保谈话双方和谐稳定的关系。

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保罗·格莱斯发现人们在日常的社交活动中都会遵守一些沟通交流方面的准则。针对沟通的双向配合特性,他提出了一套沟通的“合作准则”。在这套准则中,他重点提到了四条用于指导礼貌和效率沟通的基本准则。这四条准则分别是量的准则、关系准则、方法准则、质的准则。

格莱斯第一准则是量的准则,所谓量的准则就是指沟通时所需的信息量。这个准则中包含了两个次准则:第一,所表达的内容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第二,所表达的内容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如果有人提问:“你知道他父亲的名字吗?”而回答者给出的答案仅仅是“我知道”,那么这个答案明显存在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因为提问者所关心的并不是“你知不知道他父亲的名字”,而是“他父亲的真实名字叫什么”。很显然,一句“我知道”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的沟通需求。

同样一个问题“你知道他父亲的名字吗”,如果回答者说:“我知道,他父亲叫张××,母亲叫袁××,他还有一个姐姐叫张×,他们曾经就住在我的隔壁,我和他几乎从小一起长大,他以前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这样的回答明显超出了正常的信息需求,一些额外的信息透露属于沟通价值之外,说多了也就违背了量的准则。

格莱斯第二准则是关系准则,所谓关系准则指的就是相关性,它的重点在于必须保持叙述内容的相关性,沟通者不能毫无因由地改变方向或者主题,不能将一些毫不相关的内容强行牵扯进谈话主题当中来。违背关系准则的常见沟通方式是答非所问。比如有的人会这样问:“不知道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是晴天还是下雨?”回答者笑着说:“晚上吃的醉鹅味道很正宗。”醉鹅与天气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这样的沟通就明显违反了第二准则。

许多人在谈话时常常会跳出话题之外,或者加入一些无关的内容,比如沟通者对他人的言行举止进行质问,对答者可能会顾左右而言他,将问题扯到毫不相关的地方上。这种有意回避话题的方式,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悦。

格莱斯第三准则是方法准则,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在沟通中尽量避免复杂难懂的描述。比如晦涩难懂的描述、容易出现歧义的描述、复杂烦琐的描述、缺乏逻辑条理的描述,这些都属于违反方法准则的行为。对于沟通者来说,避免晦涩难懂,避免出现歧义,保持句式简练,保持描述井井有条是方法准则中最基本的内容。

“三个部门的主任参加了这次活动”,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有好几个:三个主任参加了活动,他们分别来自三个部门;一个主任来参加活动,他身兼三个部门的职务;三个部门的所有主任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当一句话存在歧义时,就违背了格莱斯第三准则。

“他每天都去湖心小区旁的公园晨跑,那个公园里的人并不多,在上午五点的时候更是寥寥无几。那时候最适合跑步。他起床后就会出发前往。跑步前会扭动一下膝盖和脚踝,防止在跑步时扭伤。他还会扭动一下腰部,扭动的频率一般不会太大。”这里的描述就显得太过啰唆,可以简述为“他每天早上五点就去公园晨跑,并且会特意活动一下筋骨”。

“你要准备好鱼、大蒜、生姜、辣椒,将锅里的油加热,当然,鱼要记得切片,大蒜生姜切成末,加入生抽做成芡汁。鱼可以先放在蒸屉上蒸熟,最后将芡汁浇在鱼上,芡汁的味道可以适当调浓一些,在烧的时候可以将其烧至高温。嗯,鱼在清洗之后最好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这里有关做鱼的讲解有些顺序颠倒、条理不清,让人觉得很混乱。

格莱斯第四准则就是质的准则,它要求人们在交流中叙述那些绝对真实的事物。主要包含了两点:第一点,不要说明知道是虚假的话;第二点,不要说缺乏足够依据和证据的话。有个人对着朋友吹牛说:“昨天早上我帮邻居搬家具,两三百斤的家具,我一把就扛在肩上,而且一口气上五楼。”然而事实是这个人可能连一百斤的东西也扛不起来,这就属于说假话,说话的内容根本就不存在,都是靠自己瞎编出来的。

有个人说:“我觉得这件事一定是×××做的,他对公司的怨气那么深,很有可能会在背后动手脚。”这样的话往往缺乏证据,谈话者没有亲眼见到对方做事,也没有找出相关的事实来证明对方做了这些事,一切只凭自己主观猜测。这样的话同样违反了质的准则。

格莱斯准则通常作为效率沟通的原则和标准来使用。对于那些致力于打造高效沟通的人而言,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但是有时候有些人也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并产生一些有趣的言外之意,这些被称为“特殊会话含义”。“特殊会话含义”往往是由表面含义引申出来的另外一层意思,它们通常伴随着强烈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