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再学习!
清晨的哈佛校园里,比鸟儿更忙碌的,是那些穿梭在林荫路上的哈佛人,他们怀抱书本,或独行、或三五成群地奔向教室。你若认为他们课后能偷个闲,那就错了,因为哈佛的课桌上也堆满了练习题,它的每一门功课都不好修,不仅作业负担重,而且评分等级严格,教授更是不会轻易让学生过关。在这,你几乎看不见优哉游哉的路人,他们大多步履匆匆,只为能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无论你信不信,哈佛人的勤奋都已经到了“疯魔”的地步:虽然每天上课的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而且只有周一到周五才上课,但学子们却要在课后提前预习以及完成作业。千万别觉得这很轻松,且不谈“刻薄”教授布置的那些作业,仅预习这一项就能把他们折磨得死去活来,他们每次课前都要阅读约130页的资料,这还是中等的阅读量,稍小一些也得阅读大约90页的资料。
如此巨大的阅读量,想不熬夜都难!哈佛女孩常帅就是这么挺过来的!
每当有人问常帅在哈佛学习时的感受,她都会深吸一口气后再说:“在哈佛的每一天,我都感觉像是在高考冲刺阶段!”对于这个回答,不少人觉得有夸大其词的嫌疑,只有常帅自己知道,其实真正的答案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国度,这一点完美体现在了哈佛的授课模式上。通常教授会采取启发式的授课,尤其是常帅所在的商学院,教授们会在开课伊始,就讲述大量的经济理论,然后再举些与理论相呼应的各式案例,便完事了,剩下的学生自己去琢磨。不仅如此,常帅还发现他们竟然没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习惯,压根不会重复书上的内容,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听中国模式课长大的她非常不适应。
作为一枚资深学霸,常帅也是有预习习惯的,但她发现,想要在课堂上完全听懂教授所讲的内容,自己所做的那点预习工作远远不够,她还得利用课余时间去找更多的资料。于是她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学习目标:每天“吃透”三个案例,以应对教授下一堂课的提问,准备5—6个问题第二天向教授“发难”!
这样的预习内容可不算少,要知道,一个经济案例就长达20页之多,更何况是要把它“吃透”,还要从中找到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少花一点时间和精力都甭想完成。
于是,熬夜成了常帅的家常便饭,她几乎没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早上更是4点就起来开始学习,有时实在是太困了,便趴在书桌上小憩一会,醒来后用凉水洗个脸,再接着发奋读书。
如此高强度的学习,让常帅在半年的时间里瘦了近30斤。幸而她的付出没有白费,在第一个学期的期末测评中,她大部分课业成绩都高于教授的要求,更值得高兴的是,她有3门成绩都获得了A或者A-。可别小瞧了这个“A”,在人少的班级里,A只会给状元,即便是在人数多的班级,得A的人数也不超过5%。
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帅也逐渐适应了哈佛的节奏,甚至在紧张而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她还能抽出时间来做助教。她虽然整天忙得昏天黑地,却依然乐此不疲,她说,这已经是她的常态了,尽管哈佛的学习强度大,课业负担也大,但自己依然深爱着它,因为是它培养了自己的勤奋,适应了这紧张而快速的学习节奏!
常帅并不是哈佛的个例,而是哈佛的常态。那么是什么让像她这样的学霸都如此拼命呢?是哈佛的淘汰机制!在这里,每年都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考试不及格或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他们课堂上的表现还直接跟成绩挂钩,平均能占到总成绩的一半。正是在这种强压之下,哈佛人才有了不敢懈怠的学习精神,也正是这种近乎疯狂的勤奋,成就了哈佛今日在学术界的地位。
若有人说,学习的好坏取决于其是否勤奋,也许会遭到反驳:人和人智商的差别那可大了去了!对此,哈佛的每一个学子都会告诉你,即便你的天分再高,也取代不了学习中所要付出的勤奋和努力。能进入哈佛的人,智商难道会低吗?可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喊出了“征服学习”的口号,他们虽然是学霸中的学霸,也照样将自己埋在习题堆里、丢在图书馆里,甚至每天都睡不到8个小时。
哈佛从没有随便学一学就能获得好成绩的人,而为了培养学生勤奋的习惯,它总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你现在流的口水,将会成为明天的眼泪”;“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你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没学到的痛苦却是终生的”……
没错,这就是哈佛人成功的秘诀——勤奋!今天,你努力了吗?
学习日志
从小到大,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恐怕就是: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的确,课堂45分钟非常重要,老师的详细分析与讲解,能帮我们更快、更精准地掌握知识,不过即使同学们都认真听讲,每个人的学习效率和最后的学习成果,也大不一样,有些人能很快理解所学内容,而有些人却依旧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对此,哈佛学子有妙招,那就是——做好课前预习!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往往都在背后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预习更是必不可少的课前准备,他们的预习通常有三个部分:熟悉课本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和延伸阅读,这能让他们对明天所学的内容有更深的认知,进而在有限的45分钟内获取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