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才,胆,学,识。胆为先,胆就是胆量和勇气,是一个人的气度和魄力。
就此而言,我最佩服的人是南野先生。虽然名字里有个“野”字,但是,他说他小时候安静的像个女孩子。不翻墙、不爬树;看到老鼠害怕得撒腿就跑,比老鼠溜得还快;不喜欢和人说话,见到陌生人没聊上几句就满脸通红;从不主动扎进人堆,人越多的地方他离得越远。可能从小就形成了这种性格以致很难改掉,直到二十岁的时候他还是这个样子。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英语的分享交流会上。交流会开始前,每个人轮流用英文介绍自己,我看到有的选手比他小很多,他们站在台上的时候,且不说发音是不是标准,至少给人的感觉上是气场很足,每个人都面带微笑而且声音洪亮。因为走进大厅的时候,南野先生特意选了最后一排靠近角落的地方,所以自我介绍流程是最后一个才轮到他。从第一个人发言,他就已经开始紧张,紧张到以秒倒计时来计算还有多长时间到他发言,甚至想要找个借口从后门直接溜掉,省得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出丑。
这些都是那天交流会结束后,南野先生亲口跟我说的。如果不是他跟我说,从外表上看,我根本猜不到他是一个这么害怕在公众场合讲话的人。
那天,南野先生的发言,能很明显地听出他说话时的喘息声,肢体的僵硬,表达也有些混乱。比赛之后,他跟我说了他很多过去的糗事。
他第一次做主持人是朋友邀请他去的,因为南野先生的外形气质很适合主持。可当时,他直言拒绝,可拗不过朋友还是硬拉了上去。答应后南野先生才知道,这场活动举行在一个可以容纳上千个人的大礼堂,场面很大,他本来打算再次拒绝朋友的,又怕临时拒绝会给朋友造成麻烦,所以便忍住想要逃跑的冲动。其实对南野先生来说,背主持稿是小菜一碟,他是那种有过目不忘本领的人。唯一让他胆怯的,就是面对那么多的观众说话。当聚光灯打在他身上,所有人把目光投向他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紧张到呆若木鸡。这应该属于严重的社交、演讲的恐惧症。
整场活动下来,他掌心出的汗把主持稿都浸透了,喉咙发干的时候,他就到后台狂喝水。幸好主持的过程很顺利,只是他的心理斗争太激烈了。
他还跟我说,有一次上台和女生一起唱歌,本来设计好到唱副歌的部分两个人牵起手来唱,结果他却紧张的把女生晾在一旁。等到女生主动过去牵他手的时候,全场一片笑声。
后来,我跟他聊过很多次,可以看出来他很自卑,和别人说话总是提心吊胆,生怕说错一个字被别人指责。
当然,我之所以说他是我一个很敬佩的同龄人,主要是因为他后面的故事。
有一次,我在地铁里戴着耳机听歌,忽然听到另一个车厢有人在大声说话,觉得声音很耳熟,便从人潮中挤了过去。当时地铁上的人特别多,加上列车行驶的声音,就近的两个人说话都得凑近对方耳朵大声喊,可他的声音却能清晰地传过来。而且他的个子很高,我一眼就认出他,不过当时他正背对着我,没有发现我。当时他**高昂的演说着,虽然没有几个人真正地在听他讲话,可他还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眼前的他和我刚开始在英语分享交流会上见到的他判若两人。我跟了他一路,到终点站才在他身后下了车。
晚上回去,我发消息逗他说:“你不觉得有人跟踪了你一路吗?”他发来一个很慌张的表情,并说:“是有人盯上我了吗?你怎么知道?”我给他发了他在地铁上演讲的视频和图片,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要好好留着,这些都是可以存档的,到时候记得好好感谢我。”他说:“好,好,好,改天请你吃饭。”其实不仅仅是他,那些图片和视频至今我都保存着,因为他做到了我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他告诉我,他已经很多次在地铁上尝试这样去讲话了。好几次计划去地铁上演讲时,从起始站坐到终点站,他每次都是站起来又坐下去,一句话也说不出。
我问他:“那你是怎么做到的?”
他说:“第一次开始的时候就当作全场一个人也没有,慢慢地,即使你知道有很多人就站在你面前,你也会觉得无所谓。”
仿佛昨天我还在安慰他别太紧张,今天他就变得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跟我讲如何去做。他还说他曾经在霓虹灯下的街头,跟着一个驻唱的乐队唱了一个晚上歌,面对来来往往的人群,即使唱得跑调,也没有把话筒放下。他也曾尝试着在路上跟陌生人“搭讪”,有很多次都被小姑娘误以为是在撩妹。
然而,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他自己的目标就是一步一步地训练自己的胆量,敢与人正面交流,敢在公众场合自信地发言。
后来,他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发展。他最新的一条动态里,可以看到,他正在筹备一场与读者见面的读书交流会。照片里的他西装革履,手握话筒站在发言台上,目视台下的听众,眼里炯炯有神。台下的观众则是聚精会神地听南野先生的发言。
胆量是一个人在战场上的利器。每个人一生当中总会面临需要用勇气去解决的问题,用胆量去完成的事情。我从来不认为胆量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甚至觉得一个人的胆量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培养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野先生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